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启烽专利>正文

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0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下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提高了加热的效率,热腔体水汽分离明显,从而使水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蒸汽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蒸汽发生器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功能、各种结构的蒸汽发生器也越来越多,但基本原理还是通过对水的加热产生蒸汽,因此大多数的蒸汽发生器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加热效率不理想,加热效率不高,加热腔体水汽分离不明显,存在部分水不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的现象,或蒸汽喷出不稳定、不连续喷出或蒸汽温度不高,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所述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所述下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所述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
[0005]所述下外壳上固定有下温控器和保险丝,所述下温控器伸入所述蒸汽腔内,所述上外壳上固定有上温控器和保险丝,所述上温控器伸入所述加热空腔内。
[0006]所述蒸汽腔和加热空腔内设置有除水垢钢珠,所述除水垢钢珠在水压作用下滚动实现除水垢。
[0007]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均为n形发热管体。
[0008]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蒸汽分隔板,将蒸汽腔和加热空腔相分离,并且在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水在加热空腔内加热,并使水蒸汽从蒸汽导孔进入蒸汽腔内再次加热,从而产生过热蒸汽,不但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而且热腔体水汽分离明显,从而使水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不但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可以保证喷出蒸汽的温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0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图1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下等方向性词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定。
[0014]见图1和图2,一种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1和上外壳2,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3,所述发热结构3包括下发热壳31和上发热壳32,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33,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34,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35,所述下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4,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5,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由于此孔的孔径较小,故未详细画出,但并不影响技术人员理解与实现),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6,所述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7。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可以同时发热,也可以只其中第一发热管或第二发热管单独发热,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发热功率的调节,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0015]所述下外壳上固定有下温控器8和保险丝9,所述下温控器伸入所述蒸汽腔内,所述上外壳上固定有上温控器和保险丝,所述上温控器伸入所述加热空腔内。
[0016]所述蒸汽腔和加热空腔内设置有除水垢钢珠10,所述除水垢钢珠在水压作用下滚动实现除水垢。
[0017]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均为n形发热管体。
[0018]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蒸汽分隔板,将蒸汽腔和加热空腔相分离,并且在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水在加热空腔内加热,并使水蒸汽从蒸汽导孔进入蒸汽腔内再次加热,从而产生过热蒸汽,不但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而且热腔体水汽分离明显,从而使水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不但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可以保证喷出蒸汽的温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0019]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接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0020]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所述下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烽
申请(专利权)人:何启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