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及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06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及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包括内管;外管,其套设于内管外侧,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为真空层;发热件,其设置于真空层内。本申请通过设置真空层以及在真空层中设置发热件,使得输送行程中既能对介质加热,又能保温,原油能在较长距离进行保温输送从而避免杂质在输油管内凝结,从而提高输送能力;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比现有的包缠或涂敷隔热保温材料的输油管的热阻更大,保温效果更好,从而不使用加热泵站分段接力的方式,使加热输油的距离增大、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及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管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及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管道输送
,由于重质原油中沥青和石蜡的含量较高,在管道输送时会凝结在管道的内壁,久而久之就会使管道的有效管径大幅减少甚至出现堵塞。
[0003]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都会在石油管线中分段设置若干个加热泵站,采取加温的方法使沥青和石蜡熔融从而进行重质原油的管道输送。然而现有的输油管的隔热结构简单,均为输送管外包覆隔热材料作为隔热层,一旦隔热层被损坏,管道的隔热效果就会急剧下降,加热泵站出来的热油很快温度就会降低,所以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加热泵站进行接力,从而造成输送成本的提高和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油管隔热结构简单易损坏,隔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包括
[0006]内管;外管,其套设于内管外侧,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为真空层;
[0007]发热件,其设置于真空层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外侧绕设安装层,所述发热件设于安装层。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于真空层内以分隔内管与外管,真空层内还设有用于防止支撑环在真空层内活动的支撑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一端设置有弹性管,所述内管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入弹性管的插入部。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密封真空层的封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封头为弹性封头、平面封头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封头为弹性封头、所述外管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外管与连接法兰固定密封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与外管为互相匹配的直管或弯管。
[0015]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其由若干真空隔热保温输油管组装而成,所述真空隔热保温输油管包括:
[0016]内管A;外管A,其套设于内管A外侧,所述内管A与外管A之间为真空层A;真空层A内设有用于分隔内管A与外管A的支撑环A;所述内管A一端设置有弹性管A,所述内管A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入弹性管A的插入部A,还包括用于密封真空层A的封头A,
[0017]至少一个真空隔热保温输油管的真空层A内设置有发热件A。
[0018]进一步地,相邻的真空隔热保温输油管连接后,于弹性管A外绕设隔热材料层,所
述隔热材料层外套设垫圈。
[0019]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发热件的产生热通过热传导作用于内管,加热内管中的介质,使得沥青和石蜡熔融不堵塞管道,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夹层形成真空层,真空可以有效的阻断热传导防止温度向外的传播损失。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真空层以及在真空层中设置发热件,使得输送行程中既能对介质加热,又能保温,原油能在较长距离进行保温输送从而避免杂质在输油管内凝结,从而提高输送能力;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比现有的包缠或涂敷隔热保温材料的输油管的热阻更大,保温效果更好,同时因发热件在真空层内不易损坏,从而不使用加热泵站分段接力的方式,使加热输油的距离增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两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的组装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垫圈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垫圈的侧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上述附图中:1、敞口部;2、弹性管;211、弹性管A;3、弹性封头;31、弹性封头A;4、第一螺纹孔;5、连接法兰甲;51、连接法兰丙;6、内管;61、内管A;7、外管;71、外管A;8、支撑件;9、支撑环;91、支撑环A;10、平面封头;101、平面封头A;11、第二螺纹孔;12、连接法兰乙;121、连接法兰丁;13、插入部;131、插入部A;14、安装层;141、安装层A;15、发热件;151、发热件A;16、真空密封连接器;161、真空密封连接器A;17、螺钉;171、螺钉A;18、隔热材料层;181、隔热材料层A;19、垫圈;191、垫圈A;20、焊接点;21、凹陷部;211、弹性管A;22、凸出部;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包括内管6;外管7,外管7套设于内管6外侧,内管6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管或钛合金管,外管7采用内壁光亮的且壁厚较大的钢管,能有效抵御一般的非剧烈碰撞,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双层设定的管路能够显著增强管道的防护能力。所述内管6与外管7为互相匹配的直管或弯管,以适应各种场合,本实施例所述的内管6与外管7均为直管。内管6外侧绕设绝缘、导热材料制成的安装层14,在安装层14内设置发热件15,具体地,安装层14材料为云母玻纤带,发热件15为发热电阻丝,参见图1,发热电阻丝呈螺旋状地缠绕在云母玻纤带中以使发热电阻丝与内管6绝缘,继续参见图1,在外管7上焊接有真空密封连接器16,发
热电阻丝两端的引出线与真空密封连接器16真空侧端子连接,加热作业时,可将电源线通过插头与真空密封连接器16连接,通电后发热电阻丝发热并通过云母玻纤带将热传递到内管6,继而加热内管6内的原油。优选地,将外管7内壁打磨抛光电镀为光滑的反光面,外管7内壁为反光面能有效的反射来自内管的热辐射。加工时,为了降低外管7的制造成本,可以在外管7内壁贴敷一层反光薄膜,以省却外管内壁的抛光电镀工艺。
[0031]为了使内管6与外管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在安装层14外壁套设若干个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为较硬的且不会析出气体的隔热材料制成,比如水玻璃蛭石管;若干个支撑环9间隔套设于安装层14上且同时抵接外管7内壁,为了防止支撑环9在真空层内沿内管6或外管7的轴向窜动,可以在安装层14与外管7之间,设置有填充这部分空间从而对支撑环9起固定作用的的支撑件8,具体地,支撑件8为隔热岩棉,隔热岩棉抵住支撑环9使之不能活动。
[0032]为了将若干真空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6);外管(7),其套设于内管(6)外侧,所述内管(6)与外管(7)之间为真空层,所述内管(6)外侧绕设安装层(14);发热件(15),其设置于安装层(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设于真空层内以分隔内管(6)与外管(7),真空层内还设有用于防止支撑环(9)在真空层内活动的支撑件(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一端设置有弹性管(2),所述内管(6)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入弹性管(2)的插入部(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密封真空层的封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为弹性封头(3)或平面封头(10)。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保温加热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外管(7)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少波李杰马玉春李凤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英利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