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绕设机构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绕线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容线槽;所述轮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线槽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最小宽度为第一宽度的第一输线孔道和最小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二输线孔道;所述第一输线孔道通过所述第二输线孔道与所述容线槽连通;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由于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使得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端头位于第一输线孔道内时不容易通过第二输线孔道滑入到容线槽内,保障了端头位置的稳定。保障了端头位置的稳定。保障了端头位置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轮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绕设机构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绕线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经常需要将线缆缠绕在绕线轮上进行收纳(比如晾衣架/窗帘的线缆收纳)。线缆缠绕在绕线轮上之前先要将线缆的端头(线缆的端头:线缆的端部/固定在线缆上一个物体(比如长方体)(通常物体的横截面大于线缆横截面))固定在绕线轮上,现有线缆的端头通常固定在绕线轮的表面上,线缆端头占据了绕线轮表面空间并影响线缆的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端头占据了绕线轮表面空间并影响线缆的缠绕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容线槽;所述轮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线槽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最小宽度为第一宽度的第一输线孔道和最小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二输线孔道;所述第一输线孔道通过所述第二输线孔道与所述容线槽连通;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一限位件和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二限位件;所述轮体具有柱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所述柱面围合形成所述容线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柱面为光滑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线孔道为开设在所述轮体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输线孔道为开设在所述轮体上的凹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线孔道内设置有止挡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柱面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第二输线孔道通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容线槽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柱面为圆柱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置腔对称地设置在对称面的相对两侧;所述对称面经过所述柱面的轴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柱面的轴线垂直设置;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柱面的轴线垂直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
[0014]本技术提供的绕线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绕线轮,线缆绕设在环形的容线槽内,容线槽能够对容线槽内的线缆进行限位和保护,也减少线缆在缠绕过程中被外部元件弄伤;容置腔内可以放置线缆的端头,避免线缆端头占用
容线槽内空间而造成线缆在容线槽内绕线时弄伤线缆;线缆的端头可以放置在第一输线孔道内对线缆定位,线缆通过第二输线孔道进入到容线槽内,由于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使得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端头位于第一输线孔道内时不容易通过第二输线孔道滑入到容线槽内,保障了端头位置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轮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轮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的立体示意图三;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的立体示意图四;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的立体示意图五。
[00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4]1‑
轮体;11
‑
柱面;111
‑
过线孔;21
‑
第一限位件;22
‑
第二限位件;3
‑
容线槽;4
‑
容置腔;41
‑
第一输线孔道;42
‑
第二输线孔道;5
‑
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绕线轮进行说明。绕线轮包括轮体1;轮体1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容线槽3;轮体1上开设有与容线槽3连通的容置腔4;容置腔4包括最小宽度为第一宽度的第一输线孔道41和最小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二输线孔道42;第一
输线孔道41通过第二输线孔道42与容线槽3连通;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0030]如此,线缆绕设在环形的容线槽3内,容线槽3能够对容线槽3内的线缆进行限位和保护,也减少线缆在缠绕过程中被外部元件弄伤;容置腔4内可以放置线缆的端头,避免线缆端头占用容线槽3内空间而造成线缆在容线槽3内绕线时弄伤线缆;线缆的端头可以放置在第一输线孔道41内对线缆定位,线缆通过第二输线孔道42进入到容线槽3内,由于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使得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端头位于第一输线孔道41内时不容易通过第二输线孔道42滑入到容线槽3内,保障了端头位置的稳定。
[0031]其中,第一宽度为:在第一输线孔道41的线缆输送方向上,第一输线孔道41横截面的最小宽度。
[0032]其中,第一宽度为:在第二输线孔道42的线缆输送方向上,第二输线孔道42横截面的最小宽度。
[0033]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线缆的端头为铝块。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铝块呈长方体状。
[0034]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线槽3为圆环型。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容线槽;所述轮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线槽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最小宽度为第一宽度的第一输线孔道和最小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二输线孔道;所述第一输线孔道通过所述第二输线孔道与所述容线槽连通;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一限位件和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二限位件;所述轮体具有柱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所述柱面围合形成所述容线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为光滑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线孔道为开设在所述轮体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输线孔道为开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妙玉,李啟聪,赵金凤,凌伟禧,黄安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