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针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不易于安装、拆卸非常方便,散热效果差,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接触有上盖,上盖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装配孔,装配孔内卡装有装配框,装配框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装配框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板,装配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设置开口的适配槽,适配板的底部与适配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上盖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好,方便将底壳和上盖拆开,并且方便拆下装配框对装配框内的防尘网进行清洗。框对装配框内的防尘网进行清洗。框对装配框内的防尘网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管理系统是一种能够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电子装置,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以及SOC等参数采集、计算,进而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
[0003]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不易于安装、拆卸非常方便,散热效果差,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不易于安装、拆卸非常方便,散热效果差,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接触有上盖,上盖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装配孔,装配孔内卡装有装配框,装配框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装配框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板,装配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设置开口的适配槽,适配板的底部与适配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上盖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底壳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调节轴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内,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方板,调节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随动板,随动板的顶部与方板的底部相接触,调节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部与一个适配板的顶部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位移槽,位移槽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位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限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板与固定槽相卡装,两个位移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焊接于两个位移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上盖的顶部相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适配板的顶部与上盖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0010]优选的,两个位移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位移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相接触,对位移板进行限位。
[0011]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底壳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板与定位槽相卡装,对上盖进行限位。
[0012]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通过设置装配孔便于进行散热处理,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防尘网的设置防止外界粉尘进入,当需要将底壳和上盖拆开并需要对防尘网进行清洗时,拉动固定板,使得固定板移出固定槽,固定板
带动位移板进行移动,位移板挤压弹簧,解除对限位板的限定,然后转动限位板,调节轴带动随动板进行转动,使得随动板与方板相分离,此时限位板与一个适配板相分离,然后将底壳和上盖拆开,并将装配框从装配孔内取出,方便对装配框内的防尘网进行清洗。
[0013]本技术实用性好,方便将底壳和上盖拆开,并且方便拆下装配框对装配框内的防尘网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壳;2、上盖;3、装配框;4、防尘网;5、适配板;6、定位板;7、调节轴;8、方板;9、随动板;10、限位板;11、位移板;12、固定板;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
3,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1,底壳1的顶部接触有上盖2,上盖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装配孔,装配孔内卡装有装配框3,装配框3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装配框3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板5,装配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设置开口的适配槽,适配板5的底部与适配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上盖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7,底壳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调节轴7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内,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方板8,调节轴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随动板9,随动板9的顶部与方板8的底部相接触,调节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底部与一个适配板5的顶部相接触。
[0020]本实施例中,上盖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位移槽,位移槽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11,位移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两个限位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板12与固定槽相卡装,两个位移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弹簧13,两个弹簧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焊接于两个位移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
[0021]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0的底部与上盖2的顶部相接触。
[0022]本实施例中,适配板5的顶部与上盖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0023]本实施例中,两个位移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位移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相接触,对位移板11进行限位。
[0024]本实施例中,上盖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底壳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板6与定位槽相卡装,对上盖2进行限位。
[0025]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装配孔便于进行散热处理,提高电池的使用寿
命,防尘网4的设置防止外界粉尘进入,当需要将底壳1和上盖2拆开并需要对防尘网4进行清洗时,拉动固定板12,使得固定板12移出固定槽,固定板12带动位移板11进行移动,位移板11挤压弹簧13,解除对限位板10的限定,然后转动限位板10,限位板10带动调节轴7进行转动,调节轴7带动随动板9进行转动,使得随动板9与方板8相分离,此时限位板10与一个适配板5相分离,然后将底壳1和上盖2拆开,并将装配框3从装配孔内取出,方便对装配框3内的防尘网4进行清洗。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部接触有上盖(2),上盖(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装配孔,装配孔内卡装有装配框(3),装配框(3)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装配框(3)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板(5),装配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设置开口的适配槽,适配板(5)的底部与适配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上盖(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7),底壳(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调节轴(7)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内,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方板(8),调节轴(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随动板(9),随动板(9)的顶部与方板(8)的底部相接触,调节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底部与一个适配板(5)的顶部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位移槽,位移槽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勤,李然,赵鹏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新量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