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流量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2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流量的过滤器,其具有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的变流结构,所述变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阀片(20),能在所述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过滤器的壁活动,以改变允许所述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和止挡件(30),用于给所述阀片(20)施加阻碍被所述流体推动的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器结构简单且能自发地根据流体的流量大小而调节气流截面积进而调节流体的流速,提供的离心力大,分离效果好。分离效果好。分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流量的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流量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例如工程用车辆,其作业环境可能是建筑工地或露天煤矿等环境,环境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容易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进气系统阻塞,使得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油耗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为上述车辆的发动机进气系统设置如图1所示的过滤器(通常作为预滤器使用)。
[0003]图1所示的过滤器C(也称旋风分离器)包括两个相互嵌套的筒,并具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内筒与外筒的一端相连。入口C1设置在外筒的周壁上,且沿大致外筒的切向开放;内筒和外筒的彼此背离的端部分别形成为第一出口C2和第二出口C3。带有大量粉尘的空气(下文简称脏空气)从入口C1进入过滤器,脏空气在内外筒之间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粉尘将被分离并从第二出口C3流出,带有较少粉尘的空气(下文简称干净空气)从第一出口C2流出,由此实现对空气的过滤。
[0004]通常,在设计过滤器C的尺寸以确定其额定流量时,参考发动机额定进气量(一般指发动机的最大进气量)。
[0005]然而,发动机工作时的实际进气量是动态的,并不总等于额定进气量。尤其是上述工程用车辆,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大多处于中低负荷,即发动机大多数时候处于中低进气量的工作状态。
[0006]因此,上述过滤器C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变流量的过滤器。r/>[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流量的过滤器,其具有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的变流结构,所述变流结构包括:
[0009]至少一个阀片,所述阀片能在所述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过滤器的壁活动,以改变允许所述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和
[0010]止挡件,用于给所述阀片施加阻碍被所述流体推动的力。
[0011]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截面面积小于最大截面面积的情况下,所述流体的流量越大,所述截面面积越大。
[00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为弹性件。
[00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为扭簧或压簧。
[00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入口。
[001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包括筒形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6]所述过滤筒包括彼此嵌套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外筒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在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筒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出口,所述外筒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出口,
[0017]所述过滤筒还包括入口筒,所述入口筒与所述外筒的周壁相连且沿所述外筒的切向开放而形成所述入口,
[0018]所述流体能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过滤器,并被分离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密度,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所述过滤器。
[001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片能相对于所述过滤器的壁转动,所述阀片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过滤筒的所述轴向平行或垂直。
[002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口筒具有内侧和外侧,在垂直于所述入口筒的轴向的平面内,所述内侧比所述外侧更靠近所述过滤筒的中心轴线,
[0021]所述阀片的转动轴线设置在所述入口筒的内侧。
[002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在所述入口所在区域处的内径是所述第一出口的内径的2至3倍,且是所述第二出口的内径的2倍,和/或
[0023]所述外筒在所述入口所在区域处的内径为30mm至200mm。
[002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轴向上,所述内筒的延伸区域覆盖且超出所述入口所在的区域,且所述内筒朝所述第二端超出所述入口的距离不小于5mm。
[0025]根据本技术的过滤器结构简单且能自发地根据流体的流量大小而调节气流截面积进而调节流体的流速,提供的离心力大,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一种可能的过滤器的部分剖开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中的过滤筒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对流体过滤的原理性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主视图。
[0032]图7是图6的k

k向剖视图。
[0033]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止挡件的示意图。
[0034]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0035]图10是图9的主视图。
[0036]图11是图10的p

p向剖视图。
[0037]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主视图。
[0038]图13是图12的q

q向剖视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a1中心轴线;a2转动轴线;A轴向;R径向;
[0041]10过滤筒;10a入口;10b第一出口;10c第二出口;11外筒;11a变径段;12内筒;13入口筒;13a第一安装槽;131孔;132缺口;133限位槽;134筒挡条;
[0042]20阀片;21阀主体;21a第二安装槽;22凸部;23阀片挡条;
[0043]30止挡件;31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45]以应用于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过滤器为例,结合图2至图13,介绍根据本技术的可变流量的过滤器。
[0046]除非特别说明,参照图2,A表示过滤器的轴向,该轴向A与过滤筒10的轴向一致;R表示过滤器的径向,该径向R与过滤筒10的径向一致。
[0047]由于过滤器的分离效率取决于粉尘受到的离心力的大小。根据离心力公式可知:离心力F=mv2/r,分离效率主要取决于:
[0048](1)粉尘颗粒的质量m(或等同于空气含尘浓度);
[0049](2)进气流速v(等于发动机进气流量除以进气口截面积);和
[0050](3)过滤器的筒径r。
[0051]上述的进气流速v和筒径r为可控变量,提高进气流速v或减小筒径r均能增大离心力。
[0052]技术人发现,若减小筒径r,则实际应用中容易形成堵塞。若将预滤器设计进气量降低又会造成在发动机需要高负荷发力时,进气系统阻力会过大导致发动机无力、油耗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量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的变流结构,所述变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阀片,所述阀片能在所述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过滤器的壁活动,以改变允许所述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和止挡件,用于给所述阀片施加阻碍被所述流体推动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面面积小于最大截面面积的情况下,所述流体的流量越大,所述截面面积越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为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为扭簧或压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入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旋风分离器,所述过滤器包括筒形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过滤筒包括彼此嵌套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外筒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在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筒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出口,所述外筒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出口,所述过滤筒还包括入口筒,所述入口筒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超郑旭峰郭元凤姜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