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154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它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传送装置,下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有电动机一,所述电动机一的输出轴端连接二级减速装置,所述下料斗内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圆柱滚筒,所述圆柱滚筒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下料斗内壁,所述圆柱滚筒前侧设有圆盘切刀,所述圆盘切刀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下料斗前端的侧板,所述二级减速装置的输出轴端分别传动连接圆柱滚筒和圆盘切刀的中心轴,所述圆柱滚筒和圆盘切刀的正下方设置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该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完成切块、喷药、收集的工作。收集的工作。收集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是指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以其耐旱、耐瘠薄、高产高效、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而丰富、产业链长等特点,倍受世人的青睐和重视。近年来,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全国平均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马铃薯品质差、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马铃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竞争力,质量和品质也相对较差。
[0003]在我过广大的土地上,在对马铃薯种薯处理时,种植户多数还是采用较传统的方法,手工切种、拌种来制备种薯,效率低,消毒不严格,在保证所制备铃薯种薯品质的前提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形成大批量的马铃薯种薯处理生产链,这就一部分限制了我们马铃薯种植产业的发展,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该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完成切块、喷药、收集的工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它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传送装置,下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有电动机一,所述电动机一的输出轴端连接二级减速装置,所述机架主体上端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内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圆柱滚筒,所述圆柱滚筒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下料斗内壁,所述圆柱滚筒前侧设有圆盘切刀,所述圆盘切刀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下料斗前端的侧板,所述二级减速装置的输出轴端分别传动连接圆柱滚筒和圆盘切刀的中心轴,所述圆柱滚筒和圆盘切刀的正下方设置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传送支架固定在机架主体上,所述传送带通过固定在传送支架上的电动机二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前端延伸出机架主体,且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所述传送带前端上方设有喷药头。
[0006]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圆盘切刀和若干个圆柱滚筒交错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前侧设有透明挡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滚筒中心轴一端设有双齿轮,且分别通过齿轮链条连接二级减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和圆盘切刀中心轴一端的齿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药头通过药管连接齿轮泵的出口端,所述齿轮泵的进口端连接药箱,所述齿轮泵通过电动机一连接驱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切刀的边缘处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切刀刃。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机,通过依次设计集体框架、进料装置、传送装置、切块装置、喷药装置、分类收集装置,可实现马铃薯种薯从切块
到收集的集约化、机械化和高效化,减少人工投入,提高作业效率。
[0012]本技术中收集装置采用了人工辅助的方式,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后,马铃薯种薯块茎通过传送带运输到达收集装置部分,这时需要人工将盛放马铃薯种薯块茎的容器放置在收集装置下方,使其顺利进入容器,为后期的存储利用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整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圆盘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下料斗下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中喷药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如图所示:1、电动机一,2、二级减速装置,3、电动机二,4、下料斗,5、圆柱滚筒,6、圆盘切刀,7、传送装置,8、传送带,9、喷药头,10、收集装置,11、透明挡板,21、切刀刃,41、药箱,42、齿轮泵,43、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它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传送装置7,下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有电动机一1,所述电动机一1的输出轴端连接二级减速装置2,所述机架主体上端设有下料斗4,所述下料斗4内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下料斗4前侧设有透明挡板11,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圆柱滚筒5,所述圆柱滚筒5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下料斗4内壁,所述圆柱滚筒5前侧设有圆盘切刀6,所述圆盘切刀6的边缘处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切刀刃21,若干个所述圆盘切刀6和若干个圆柱滚筒5交错设置,所述圆盘切刀6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下料斗4前端的侧板,所述二级减速装置2的输出轴端分别传动连接圆柱滚筒5和圆盘切刀6的中心轴,所述圆柱滚筒5中心轴一端设有双齿轮,且分别通过齿轮链条连接二级减速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和圆盘切刀6中心轴一端的齿轮,所述圆柱滚筒5和圆盘切刀6的正下方设置传送装置7,所述传送装置7包括水平的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通过传送支架固定在机架主体上,所述传送带8通过固定在传送支架上的电动机二3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8前端延伸出机架主体,且下方设有收集装置10,所述传送带8前端上方设有喷药头9,所述喷药头9通过药管43连接齿轮泵42的出口端,所述齿轮泵42的进口端连接药箱41,所述齿轮泵42通过电动机一1连接驱动。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包括电动机一1、二级减速装置2,电动机一1的转速经过二级减速装置2再通过齿轮链条传动,使圆柱滚筒5以及圆盘切刀6的转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装置运行过程中马铃薯种薯从下料斗4内的进料口进入,经过进料口下方的切削装置(圆柱滚筒5和圆盘切刀6)被切成均匀的种薯块茎,然后掉落在由电动机二3驱动的传送装置7的传送带8上,通过传送带8的运输经过喷药头9的下方,喷药头9对种薯块茎进行均匀的喷药处理,再次由传送带8运输使种薯块茎掉落在其下方的收集装置10,完成一系列连贯的机械加工。
[0022]如图4所示,马铃薯从进料口落下,经过圆柱滚筒5与切刀间隙时被切刀快速高效的连续切割成块茎,切刀使用圆盘状设计,其切刀刃21为锯齿状,减少间断的打击防止切削表面以及表面边缘的破损,保证马铃薯种薯块茎的质量,便于后期的储存运输。
[0023]如图5所示,喷药装置由药箱41、齿轮泵42、药管43以及喷药头9组成,当被切削的马铃薯种薯块茎经过传送带的运输到达喷药头9下方时,电动机一1驱动齿轮泵42,齿轮泵将药液通过药管输送至喷药头9,喷药头9采用的是旋转式喷头,通过液体流动自身产生的力驱动使其转动,旋转式喷头可以将药液均匀的喷洒在马铃薯种薯块茎上,避免了药物漏喷的情况发生。
[002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传送装置(7),下层的机架主体内固定设有电动机一(1),所述电动机一(1)的输出轴端连接二级减速装置(2),所述机架主体上端设有下料斗(4),所述下料斗(4)内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圆柱滚筒(5),所述圆柱滚筒(5)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下料斗(4)内壁,所述圆柱滚筒(5)前侧设有圆盘切刀(6),所述圆盘切刀(6)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下料斗(4)前端的侧板,所述二级减速装置(2)的输出轴端分别传动连接圆柱滚筒(5)和圆盘切刀(6)的中心轴,所述圆柱滚筒(5)和圆盘切刀(6)的正下方设置传送装置(7),所述传送装置(7)包括水平的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通过传送支架固定在机架主体上,所述传送带(8)通过固定在传送支架上的电动机二(3)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8)前端延伸出机架主体,且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书杨然兵陈栋泉王志超田雅婷王婕王朝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