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12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分解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燃气产生装置、窑体及燃气回收装置,窑体的形状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形,窑体包括具有主燃气腔壳体,壳体内侧设有若干沿壳体轴向延伸的搅拌叶片,窑体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管,窑体转动连接在固定管上,固定管上滑动连接有卸料板,卸料板由往复驱动装置驱动,卸料板上设有搅拌叶片通过槽,固定管上设有主撑板,主撑板上设有分撑板,分撑板上设有能够封堵搅拌叶片通过槽的堵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靠近窑体的煤粉充分搅拌,使煤粉受热均匀,热量充分,保证物料长时间加热及搅拌,提高煤分解产品煤焦油的质量及生产效率,该分解产品可用于橡胶的生产原料炭黑的制备。的制备。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分解设备

[0002]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

技术介绍

[0003]为了提高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通常对天然煤进行热分解,制得煤焦油、焦炭、煤气、粗苯等产物。其中,分解产物中的煤焦油可以用作炭黑的生产原料,炭黑对橡胶具有补强作用,作为补强剂和染色剂在橡胶制造行业应用广泛。
[0004]现有的煤分解设备包括封闭的窑体,窑体内安装有加热装置,使用时,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其中:500~600℃为低温干馏、700~900℃为中温干馏、900~1100℃为高温干馏。加热装置一般包括与燃烧器相连通的散热管,燃料在燃烧器中燃烧后,高温燃气进入散热管,然后对窑体中的煤进行加热。
[000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煤分解的产物与温度相关,现有散热管中燃气的热量传递难以控制,造成不同温度下的分解产物混在一起,影响炭黑的生产原料煤焦油的提取效率。
[0006]为了使煤受热均匀,提高炭黑的生产原料煤焦油的质量及生产效率,目前有在窑体内侧安装搅拌轴及搅拌叶片,使用时,电动机驱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转动。
[0007]然而使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如中国专利CN110240913A所披露技术方案中:窑体竖直设置,物料位于窑体下部,热量使用不充分,且搅拌叶片与窑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搅拌叶片转动时,靠近搅拌叶片的物料运动速度快,靠近窑体内壁的物料运动速度慢,甚至不运动,导致物料受热不均匀;2、如中国专利CN212687962U所披露技术方案中:窑体水平设置,同样的,搅拌叶片与窑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搅拌叶片转动时,靠近搅拌叶片的物料运动速度快,靠近窑体内壁的物料运动速度慢,甚至不运动,导致物料受热不均匀,同时,其搅拌叶片在搅拌物料的同时会向前推动部分物料,物料随之排出窑体,物料加热时间短,在进行长时间的加热时和不能同时进行搅拌,导致物料受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热量使用充分、搅拌效果好,且物料受热及搅拌能够同时进行,物料受热均匀。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燃气产生装置、窑体及燃气回收装置,所述窑体的形状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形,所述窑体包括具有主燃气腔的壳体,所述窑体的圆周壁一端开设有第一料口,所述第一料口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窑体的圆周壁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料口,所述第二料口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壳体内侧设有若干沿壳体轴向方向延伸的搅拌叶片,还包括窑体支架,所述窑体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管,所述窑体转动连接在固定
管上,所述窑体支架上设有驱动窑体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所述固定管上滑动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由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卸料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搅拌叶片的搅拌叶片通过槽,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主撑板,所述主撑板上设有分撑板,所述分撑板上设有能够封堵搅拌叶片通过槽的堵块,所述卸料板上开设有容纳主撑板的主撑板容纳槽及容纳分撑板的分撑板容纳槽,所述燃气产生装置与主燃气腔相连通,所述燃气回收装置与主燃气腔相连通,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有煤分解气回收口,所述煤分解气回收口与煤分解气储存装置相连通。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管一端与燃气产生装置相连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燃气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均套接在固定管上,所述壳体左、右两端与固定管之间设有轴承及密封圈,所述固定管上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第二气孔相对应的第一气孔。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均设有具有端管燃气腔的端管,所述端管燃气腔与主燃气腔相连通。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位于窑体支架上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端管外侧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煤分解气回收口连接有煤分解气回收管,所述煤分解气回收管伸入固定管后向窑体外侧延伸、并在固定管位于窑体外侧的部分伸出固定管,所述煤分解气回收管伸出固定管的一端与煤分解气储存装置相连通。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卸料板上开设有容纳煤分解气回收管的煤分解气回收管容纳槽及容纳煤分解气回收口的煤分解气回收口容纳槽。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卸料板上开设有朝向固定管的滑槽,所述滑槽远离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铜块,所述铜块上连接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端部是形状与固定管侧壁相适应。
[00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安装在油缸支架上,所述窑体端部开设有容油缸的顶杆穿过的顶杆过孔,所述顶杆过孔与油缸的顶杆之间密封设置,所述油缸的顶杆与卸料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001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叶片内侧具有搅拌燃气腔,所述搅拌燃气腔与主燃气腔相连通。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窑体转动,所述搅拌叶片将窑体底部的煤粉带起,随后落下,使靠近窑体的煤粉也被充分搅拌,使煤粉受热均匀,热量使用充分、煤粉的分解产物一致,提高煤热分解产物的质量及生产效率,尤其是炭黑生产原料煤焦油。
[0019]2、在煤分解过程中,所述卸料板位于窑体内侧的一端,如靠近第一料口的一端,此时搅拌叶片通过槽脱离搅拌叶片,所述窑体转动时,所述卸料板不转动,保证物料能够同时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及搅拌,堵块减少煤粉通过搅拌叶片通过槽流动到卸料板另一侧的风险,提高煤热分解产物的质量及生产效率,尤其是炭黑生产原料煤焦油;当煤分解完成后,所述往复驱动装置驱动卸料板运动,将窑体内侧的煤粉通过第一料口及第二料口排出。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中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3是图2中截面A

A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4是图2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5是图4中截面C

C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6是图4中截面D

D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7是图2中局部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8是图7中截面F

F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窑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10是图2中截面G

G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11是图10中局部H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中窑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煤分解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燃气产生装置(1)、窑体(5)及燃气回收装置(10),所述窑体(5)的形状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形,所述窑体(5)包括具有主燃气腔(14)的壳体(13),所述窑体(5)的圆周壁一端开设有第一料口(37),所述第一料口(37)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封盖(16),所述窑体(5)的圆周壁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料口(36),所述第二料口(36)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封盖(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内侧设有若干沿壳体(13)轴向方向延伸的搅拌叶片(38),还包括窑体支架(4),所述窑体支架(4)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管(2),所述窑体(5)转动连接在固定管(2)上,所述窑体支架(4)上设有驱动窑体(5)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所述固定管(2)上滑动连接有卸料板(21),所述卸料板(21)由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卸料板(2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搅拌叶片(38)的搅拌叶片通过槽(30),所述固定管(2)上设有主撑板(23),所述主撑板(23)上设有分撑板(32),所述分撑板(32)上设有能够封堵搅拌叶片通过槽(30)的堵块(26),所述卸料板(21)上开设有容纳主撑板(23)的主撑板容纳槽(22)及容纳分撑板(32)的分撑板容纳槽(31),所述燃气产生装置(1)与主燃气腔(14)相连通,所述燃气回收装置(10)与主燃气腔(14)相连通,所述壳体(13)内侧上部设有煤分解气回收口(20),所述煤分解气回收口(20)与煤分解气储存装置(1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煤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一端与燃气产生装置(1)相连通,所述固定管(2)另一端与燃气回收装置(10)相连通,所述壳体(13)左、右两端均套接在固定管(2)上,所述壳体(13)左、右两端与固定管(2)之间设有轴承及密封圈,所述固定管(2)上开设有第二气孔(34),所述壳体(13)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第二气孔(34)相对应的第一气孔(39)。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猛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海欣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