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89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竖向的柱内连接筋从节点内的上部钢管柱底穿过整体现浇楼板,伸入节点区域内下部钢管柱柱顶。钢管在节点区钢梁翼缘相应位置设置对拉钢筋。节点竖向连接钢筋在楼层整体现浇楼板处设置有箍筋及对拉钢筋。钢管柱在节点区域内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高强灌浆料)灌实。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不仅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还可满足与其它构件,包括模块化预制构件的连接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传力可靠,且可实现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快速装配,提高施工效率,且确保工程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现场拼装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属于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模块化建筑的概念被人们所提出,这种建筑与传统装配式建筑相比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施工快速便捷等优点。此外,在保证快速装配的同时也需要牢固可靠的现场拼装节点做法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本专利技术不仅能保证模块化结构各构件之间的快捷安装,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还可保证模块化建筑中相连的构件的可靠传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包括有上层模块结构底板、上层模块钢梁、上层模块钢管柱、下层模块结构顶板、下层模块钢梁、下层模块钢管柱,其中上层模块结构底板支承在上层模块钢梁上,上层模块钢管柱的底部穿过上层模块钢梁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的顶部相接,上层模块钢管柱的上部穿过上层模块结构底板伸出上层模块结构底板顶部、与上层模块节点连接,下层模块结构顶板支承在下层模块钢梁上,下层模块钢管柱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钢梁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的底部相接,下层模块钢管柱下部与下层模块节点或结构基础相连接,上层模块钢管柱及下层模块钢管柱的管内设有柱内连接筋,柱内连接筋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结构顶板伸进上层模块钢管柱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柱内连接筋的下部置于下层模块钢管柱所设的中空腔体内,且柱内连接筋的上部锚固于上层模块钢管柱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柱内连接筋的上部锚固于下层模块钢管柱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竖向的柱内连接筋从节点内的上部钢管柱底的现浇混凝土区域穿过整体现浇楼板,伸入节点区域内下部钢管柱柱顶现浇混凝土区域内部。钢管在节点区钢梁翼缘相应位置设置对拉钢筋。节点竖向连接钢筋在楼层整体现浇楼板处设置有箍筋及对拉钢筋。钢管柱在节点区域内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高强灌浆料)灌实。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不仅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还可满足与其它构件,包括模块化预制构件的连接要求。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确保工程安全,便于实施的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B

B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

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包括有上层模块结构底板1、上层模块钢梁2、上层模块钢管柱3、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下层模块钢梁6、下层模块钢管柱7,其中上层模块结构底板1支承在上层模块钢梁2上,上层模块钢管柱3的底部穿过上层模块钢梁2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的顶部相接,上层模块钢管柱3的上部穿过上层模块结构底板1伸出上层模块结构底板1顶部、并与上层模块节点连接,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支承在下层模块钢梁6上,下层模块钢管柱7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钢梁6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的底部相接,下层模块钢管柱7下部与下层模块节点或结构基础相连接,上层模块钢管柱3及下层模块钢管柱7的管内设有柱内连接筋9,柱内连接筋9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伸进上层模块钢管柱3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柱内连接筋9的下部置于下层模块钢管柱7所设的中空腔体内,且柱内连接筋9的上部锚固于上层模块钢管柱3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12,柱内连接筋9的上部锚固于下层模块钢管柱7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13。
[0008]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内设有用于拉结柱内连接筋9的拉结钢筋10。
[0009]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层模块结构顶板4内设有用于拉结柱内连接筋9的箍筋及对拉钢筋10。
[0010]本实施例中,上述柱内连接筋9焊接在上层模块钢管柱3及下层模块钢管柱7的内壁上。
[0011]本实施例中,上述楼层整体现浇楼板4处设置有箍筋及对拉钢筋10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层模块钢管柱3及下层模块钢管柱7内设置有对拉钢筋8。
[0012]本实施例中,上述对拉钢筋8布置在上层模块钢管柱3及下层模块钢管柱7的钢梁翼缘处14。
[0013]本实施例中,上述对拉钢筋8穿孔塞焊在上层模块钢管柱3及下层模块钢管柱7内的钢梁翼缘处。
[0014]本实施例中,上述现浇混凝土13底部设有防止灌浆时漏浆的封堵钢板11。
[0015]本实施例中,钢管柱在节点区域内也可以采用高强灌浆料灌实。
[0016]本专利技术用于模块化箱体单元的现场快速安装;下部模块化箱体完成后,安装柱内连接钢筋,施工楼层现浇楼板并灌实柱内节点区域,放置上层箱体后,最后采用混凝土(或高强灌浆料)将上部箱体钢柱下节点区灌实。本专利技术不但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同时,与相连构件特别是预制构件连接合理,施工方便高效,可广泛推广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如下:容桂区政府工业4.0展厅位于广东省顺德市容桂区,建筑面积230平方米,结构类型为钢框架MIC。该建筑为模块化的钢框架MIC展厅,上部框架由预制框架单元快速拼装而成。为此,工程设计人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模块化建筑现场拼装节点做法,使得上部模块化建筑的快速安装及可靠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层模块结构底板、上层模块钢梁、上层模块钢管柱、下层模块结构顶板、下层模块钢梁、下层模块钢管柱,其中上层模块结构底板支承在上层模块钢梁上,上层模块钢管柱的底部穿过上层模块钢梁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的顶部相接,上层模块钢管柱的上部穿过上层模块结构底板伸出上层模块结构底板顶部、与上层模块节点连接,下层模块结构顶板支承在下层模块钢梁上,下层模块钢管柱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钢梁与下层模块结构顶板的底部相接,下层模块钢管柱下部与下层模块节点或结构基础相连接,上层模块钢管柱及下层模块钢管柱的管内设有柱内连接筋,柱内连接筋的上部穿过下层模块结构顶板伸进上层模块钢管柱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柱内连接筋的下部置于下层模块钢管柱所设的中空腔体内,且柱内连接筋的上部锚固于上层模块钢管柱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柱内连接筋的上部锚固于下层模块钢管柱所设中空腔体内的现浇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框架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层模块结构顶板内设有用于拉结柱内连接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韦念君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