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及汽油加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74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及汽油加氢装置,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汽油加氢方法,其通过在一个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气相加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包括:将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通入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以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气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上行进行气相加氢反应,液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下行进行液相加氢反应。气相加氢反应具有氢耗低、反应热低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设置氢气循环系统的前提下完成反应,液相加氢反应具有床层温升小、催化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费用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费用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及汽油加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及汽油加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汽油刚性需求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需要严格控制汽油中的硫含量,以满足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排放污染的要求,而加氢技术的进步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
[0003]随着延迟焦化装置和乙烯加工规模的扩大,焦化汽油、裂解汽油等加氢处理装置和规模也不断增加。焦化汽油中烯烃、二烯烃、硫、重金属和焦粉等的含量较高,单独加氢时易出现反应器顶部结焦、床层压降上升、反应部分换热器结构等问题,会缩短操作周期。裂解汽油加氢通常采用两段加氢方法进行处理,设备投资也较大。
[0004]目前的加氢工艺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存在较多的分馏设备与加氢设备;(2)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液相加氢方法所需反应压力较高。基于上述问题,改进油品的加氢工艺可以降低投资和延长装置运转周期是当前油品加氢技术升级的重点。
[0005]此外,目前国内加氢精制主要在滴流床上进行,但传统滴流床加氢具有一系列的不足之处:(1)氢气至液相的传质过程存在润湿因子的影响;(2)反应器温度梯度较大,存在反应热点与结焦,影响催化剂使用周期;(3)反应器内压降与床层温差较大,存在加氢裂化等副反应,影响液体收率;(4)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装置投资和操作能耗较高。
[0006]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加氢方法,旨在实现深度加氢精制,有效降低精制产品硫含量,并降低加氢生产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加氢装置,旨在降低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
[0009]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其通过在一个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气相加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包括:将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通入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以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气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上行进行气相加氢反应,液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下行进行液相加氢反应。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进入组合床塔式设备时的进料温度为220~350℃,优选为220~340℃。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气相加氢反应区域装填至少1

3层气相加氢催化剂床层,在液相加氢反应区域装填2

4层液相加氢催化剂床层;优选地,在液相加氢反应区域中相邻的两个催化剂床层间补充氢气。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组合床塔式设备的操作温度为240~350℃,操作压力
为3~10MPa;氢油比为200~1000,体积空速为0.5~5.0h
‑1。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组合床塔式设备的塔顶输出气相加氢产物,将气相加氢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排放气和液相产品;优选地,在液相加氢反应的区域进行侧线采集,以收集排出的气体并与排放气混合输出。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组合床塔式设备的塔底输出液相加氢产物,将液相加氢产物与原料油进行换热之后,部分液相加氢产物与原料油和氢气混合进入组合床塔式设备进行精馏,剩余液相加氢产物与液相产品混合输出。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实施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汽油加氢方法的汽油加氢装置,包括组合床塔式设备,组合床塔式设备自上而下依次为气相加氢反应段、精馏段和液相加氢反应段,精馏段设置有用于向塔内输入原料油和氢气的进料口,气相加氢反应段装填有气相加氢催化剂床层,液相加氢反应段装填有液相加氢催化剂床层。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对原料油加热的换热器、用于进行原料油和氢气混合的静态混合器和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输送管线,换热器的原料油出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连通,氢气输送管线的出口分别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和液相加氢反应段上的氢气入口连通;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精馏段上的进料口连通。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器上设置有用于流入和流出热源的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液相加氢反应段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加氢产物出口,液相加氢产物出口与换热器的热源进口连通,换热器上的热源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料管路和第二输料管路连通,以将液相加氢产物分为两路,其中,第一输料管路的出口与汽提分馏单元连通,第二输料管路的出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连通,以利用部分液相加氢产物回流至组合床塔式设备中。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器,气相加氢反应段的顶部设置有气相加氢产物出口,气相加氢产物出口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器的底部液相出口与第一输料管路连通。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一个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气相加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气相加氢反应具有氢耗低、反应热低等优点,依靠原料油进料时达到充分的溶氢量,无需采用氢气循环系统即可完成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设置氢气循环系统的前提下完成反应,液相加氢反应具有床层温升小、催化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汽油加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汽油加氢装置;110

组合床塔式设备;111

气相加氢反应段;112

精馏段;113

液相加氢反应段;120

原料泵;130

换热器;140

静态混合器;150

分离器;001

原料油输送管线;002

氢气输送管线;003

第一输料管路;004

第二输料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5]请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其通过在一个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气相加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包括:将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通入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以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气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上行进行气相加氢反应,液相组分在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下行进行液相加氢反应。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在一个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气相加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包括:将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通入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中进行精馏以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所述气相组分在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上行进行气相加氢反应,所述液相组分在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内下行进行液相加氢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和氢气混合之后进入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时的进料温度为220~350℃,优选为220~3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气相加氢反应区域装填至少1

3层气相加氢催化剂床层,在液相加氢反应区域装填2

4层液相加氢催化剂床层;优选地,在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区域中相邻的两个催化剂床层间补充氢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的操作温度为240~350℃,操作压力为3~10MPa;优选地,氢油比为200~1000,体积空速为0.5~5.0h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的塔顶输出气相加氢产物,将所述气相加氢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排放气和液相产品;优选地,在所述液相加氢反应的区域进行侧线采集,以收集排出的气体并与所述排放气混合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的塔底输出液相加氢产物,将所述液相加氢产物与所述原料油进行换热之后,部分所述液相加氢产物与所述原料油和氢气混合进入所述组合床塔式设备进行精馏,剩余所述液相加氢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李治宋军超陈新宇高银福刘文新董晓伟田进锋马强黄乐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