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49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块,两组所述第一连块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有套箱,所述套箱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丝杆的上方位置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将需要安装的主动安全设备夹持在框形支架的内部,再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调节设备的高度位置,使其对其并贴近车辆上需要安装的位置,最后旋转第一旋钮可以主动安全设备的水平倾角进行调节,当气泡校准器内部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时主动安全设备就处于平衡状态,避免了主动安全设备因安装歪斜而无法正常工作。斜而无法正常工作。斜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


[0001]本技术涉及平衡调节仪领域,具体为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

技术介绍

[0002]主动安全设备包括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盲区监测等等,其中包含了各种传感器、控制模块、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帮助驾驶者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率。
[0003]现有的主动安全设备进行安装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手持的方式将其安装于车辆上,此种方式难以将其平衡的安装于车辆上,歪斜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能会造成监测的数据失准,从而影响主动安全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
[0005]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0006]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块,两组所述第一连块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有套箱,所述套箱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丝杆的上方位置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框形支架,所述框形支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夹持板,所述框形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气泡校准器;
[0007]其中,所述底座与两组所述第一连块之间均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块滑动的第一导向装置,两组所述第一连块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第一连块水平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框形支架的内部设置有供两组所述夹持板滑动的第二导向装置,两组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框形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夹持板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气泡校准器、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气泡校准器上并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连块固定连接的滑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第二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表面的两组外螺纹、转动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连块上且分别与两组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一螺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的转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框形支架内部的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的滑块。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框形支架顶端的第二螺套、转动设置于所述框形支架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螺套相配合的螺杆、固定于所述螺杆顶端的第二旋钮、分别铰接于两组所述夹持板顶端的第二连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
述螺杆的底端并与两组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二连块。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00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将需要安装的主动安全设备夹持在框形支架的内部,再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调节设备的高度位置,使其对其并贴近车辆上需要安装的位置,最后旋转第一旋钮可以主动安全设备的水平倾角进行调节,当气泡校准器内部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时主动安全设备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就可以将其平衡的安装于车辆上,从而避免了主动安全设备因安装歪斜而无法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转轴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第一连块;3、第一连杆;4、套箱;5、丝杆;6、第一旋钮;7、第一转轴;8、齿轮;9、固定板;10、框形支架;11、夹持板;12、气泡校准器;13、滑套;14、第二转轴;15、外螺纹;16、第一螺套;17、转柄;18、滑轨;19、滑块;20、第二螺套;21、螺杆;22、第二旋钮;23、第二连杆;24、第二连块;2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另外,本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块2,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顶端铰接有套箱4,所述套箱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6,所述丝杆5的上方位置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上固定套接有与所述丝杆5相配合的齿轮8,所述第一转轴7上还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端固定有框形支架10,所述框形支架10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夹持板11,所述框形支架10上固定安装有气泡校准器12;
[0021]其中,所述底座1与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之间均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块2滑动的第一导向装置,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与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水平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框形支架10的内部设置有供两组所述夹持板11滑动的第二导向装置,两组所述夹持板11与所述框形支架10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夹持板11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22]当夹持板11受到驱动作用时会在第二导向装置的作用下保持水平方向滑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使两组同时夹持板11受到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方向移动的驱动作用,当第一连块2受到驱动作用时会在第一导向装置的作用下保持水平方向滑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使两组第一连块2同时受到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方向移动的驱动作用,当需要对主动安全设备进行安装时,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使两组夹持板11相互靠近就可以将需要安装的主动安全设备夹持住,再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使两组第一连块2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方向移动,就可以使两组第一连杆3带动套箱4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对主动安全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将主动安全设备对齐并贴近至车辆上需要安装的位置,再通过控制第一旋钮6带动5旋转,丝杆5会带动与其相配合的齿轮8旋转,此时第一转轴7会在齿轮8的带动下旋转,最终,固定板9会带动框形支架10进行旋转,从而对框形支架10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框形支架10的水平角度使气泡校准器12中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此时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块(2),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顶端铰接有套箱(4),所述套箱(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6),所述丝杆(5)的上方位置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上固定套接有与所述丝杆(5)相配合的齿轮(8),所述第一转轴(7)上还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端固定有框形支架(10),所述框形支架(10)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夹持板(11),所述框形支架(10)上固定安装有气泡校准器(12);其中,所述底座(1)与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之间均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块(2)滑动的第一导向装置,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与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第一连块(2)水平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框形支架(10)的内部设置有供两组所述夹持板(11)滑动的第二导向装置,两组所述夹持板(11)与所述框形支架(10)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夹持板(11)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安全设备安装平衡调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气泡校准器(12)、以及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北斗星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