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46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包括:车载导航仪的方形外壳、触摸显示屏、语音交互口、电源接线口、电源开关按钮、音量按钮、可活动支架、垫片、散热扇孔、相机口、光感装置口、投影条口、高清RG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R车载导航仪
,尤其是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导航仪(Car Navigation)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仪器的行车辅助设备。现有的车载导航仪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在定位、导航的基础上,现有的车载导航仪增加语音交互功能,使用更加便捷,使行驶更加智能化,也增加了娱乐性。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是一种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等,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和其他形式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的环境中,以此实现对真实环境的增强,给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虚实结合和三维注册以及实时交互。通过AR技术的加持,现有车载导航仪将路线导航叠加到屏幕显示的实景中,对现实世界进行增强,使导航路线显示更加准确,使驾驶员行车观察更加便捷。但是,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要进行车载导航仪屏幕和前向实景交替观察,来回的观察易产生眼睛的疲惫,降低了夜间行车安全性。尽管采用广角摄像头,但小屏的实景观测依旧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带有投影的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增强了AR车载导航仪夜间显示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包括:车载导航仪的方形外壳1、触摸显示屏2、语音交互口3、电源接线口4、电源开关按钮5、音量按钮6、可活动支架7、垫片8、散热扇孔9、相机口10、光感装置口11、投影条口12、高清RGB

D摄像头13、光感装置14、散热扇15、投影条16、语音交互装置17、主板19、蓄电池20和电源接线头21;外壳1前部设有触摸显示屏2,外壳1两侧设有语音交互口3,外壳1右侧设有电源接线口4,外壳1前部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按钮5,外壳1前部下方设有可调节交互音量的音量按钮6,外壳1后部两侧设有可活动支架7,外壳1下部设有具密集卡槽的可翻折垫片8供后部两侧活动支架7支撑,外壳1后部设有散热扇孔9,外壳1后部设有相机口10,外壳1后部设有光感装置口11,外壳1上部设有投影条口12,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高清RGB

D摄像头13,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光感装置14,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散热扇15,车载导航仪上部设有投影条16,车载导航仪两侧设有语音交互装置17,车载导航仪内部设有主板19,车载导航仪内部设有蓄电池20,车载导航仪内部设有电源接线头21。
[0005]优选的,触摸显示屏2通过光感装置14自动调节亮度。
[0006]优选的,音量按钮6实时调节语音交互装置17的音量。
[0007]优选的,垫片8设置多个卡槽供活动支架7获取角度,共同调节投影条16的投影角度。
[0008]优选的,投影条16能够直接投影到车前局部挡风玻璃18上。
[0009]优选的,蓄电池20能够储蓄电量,为主板19实时供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本车载导航仪上部装设AR投影系统,在夜间行驶时直接将行车信息投影至车前挡风玻璃上,减轻驾驶员夜间在导航仪和前景路面来回观察的压力,使行车更加便捷安全;(2)通过后部两侧活动支架和底部垫片进行角度设置,使信息更加准确,导航信息误差降到最低,使夜间驾驶路线更加精确;(3)通过语音交互查询规划车辆路线,驾驶员双手不必进行车载仪和方向盘的同时控制,让驾驶更加智能化。也可进行与车载仪语音交互进行音乐播放、收音调频等,增加行车娱乐性;(4)装有路面信息反馈,在不同速度下会有不同距离的紧急提示,便于提醒驾驶人员行车跟距。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方型外壳;2、触摸显示屏;3、语音交互口;4、电源接线口;5、电源开关按钮;6、音量按钮;7、可活动支架;8、垫片;9、散热扇孔;10、相机口;11、光感装置口;12、投影条口;13、高清RGB

D摄像头;14、光感装置;15、散热扇;16、投影条;17、语音交互装置;18、汽车前局部挡风玻璃;19、主板;20、蓄电池;21、电源接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包括:车载导航仪方型外壳1,所述外壳前部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屏2,该显示屏可以通过触碰来点击选项,显示日间行车的实景图像,以及AR导航内容图像;所述外壳两侧设有语音交互口3,方便语音交互装置声音的外放;所述外壳右侧设有电源接线口4,可以连接车载电源口以获取电源;所述外壳前部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按钮5以及同样前部下方设有可调节交互音量的音量按钮6,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控制音量的大小,同时,也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控制音量;所述外壳后部两侧设有可活动支架7,其可以通过所述外壳下部的具密集卡槽的可翻折垫片8来支撑起该车载导航仪,并且可以随时控制角度,调节在夜间时的投影角度,使投影更加精确;所述外壳后部设有散热扇孔9方便散热扇散热,保持车载导航仪自身温度,使控制更加敏锐;所述外壳后部设有相机口10以及光感装置口11;所述外壳上部设有投影条口12,供夜间投影;所述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高清RGB

D摄像头13,通过RGB

D相机追踪路面上车辆、行人和障碍物等,并且反馈深度距离,将反馈信息传入屏幕、投影以及语音警报器等;所述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光感装置14,可以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使亮度始终保持最舒适状态,减缓驾驶员眼部疲劳;所述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散热扇15,保持导航仪自身的温度,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反应不灵敏;所述车载导航仪上部设有投影条16,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该投影可以将路面信息投至车前挡风玻璃上;所述车载导航仪两侧设有语音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语音互动、音乐播
放、距离警报、实时导航语音等功能17。
[0016]所述触摸屏2可由后部光感装置14自动调节亮度,行车中驾驶员容易产生眼疲劳,屏幕亮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加剧驾驶员眼部的疲劳,通过光感装置控制屏幕来使亮度始终保持最舒适状态,减缓驾驶员眼部疲劳。
[0017]所述垫片8具有更多的卡槽供后部活动支架7获取角度,在安装时可以通过初始化设置装置并调节角度,来使投影的导航位置、前方物体框图距离等信息更加准确。
[0018]所述音量按钮6可即时调节语音交互装置17,联网时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调节音量大小,在不联网时也可以调节蓝牙连接的音乐和收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夜间使用效果的AR车载导航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导航仪的方形外壳(1)、触摸显示屏(2)、语音交互口(3)、电源接线口(4)、电源开关按钮(5)、音量按钮(6)、可活动支架(7)、垫片(8)、散热扇孔(9)、相机口(10)、光感装置口(11)、投影条口(12)、高清RGB

D摄像头(13)、光感装置(14)、散热扇(15)、投影条(16)、语音交互装置(17)、主板(19)、蓄电池(20)和电源接线头(21);外壳(1)前部设有触摸显示屏(2),外壳(1)两侧设有语音交互口(3),外壳(1)右侧设有电源接线口(4),外壳(1)前部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按钮(5),外壳(1)前部下方设有可调节交互音量的音量按钮(6),外壳(1)后部两侧设有可活动支架(7),外壳(1)下部设有具密集卡槽的可翻折垫片(8)供后部两侧可活动支架(7)支撑,外壳(1)后部设有散热扇孔(9),外壳(1)后部设有相机口(10),外壳(1)后部设有光感装置口(11),外壳(1)上部设有投影条口(12),车载导航仪后部设有高清RG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淇尧刘佳朱栋梁钱昌宇卞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