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30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部,内管包括耐热不锈钢管,耐热不锈钢管的外侧表面上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内导热绝缘层、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和外导热绝缘层,以及涂料吸收层,耐热不锈钢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导丝,内管的两端还连接有不锈钢波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热电热泵管,集太阳能集热、半导体热电和半导体热泵三位于一体的三重功能,既可与热媒循环系统组成太阳能温差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双功能系统,又可以与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热力电力的兼容和热力集成,还可以与太阳能热发电的热力集热系统兼容匹配,实现其热系统热力补偿和热量质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能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进入应用领域的中高温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功能是高聚光集热,其本身不具备发电功能,需要与热能动力装置组成太阳能热能发电系统,但其系统集成复杂、投资运行成本大。
[0003]现有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基本上是低品位热能利用,其本身不具备能量增强和能级提升的功能。太阳能热利用装置与吸收式热泵或压缩式热泵热力集成,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品位供热,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其可行性及可靠性尚在研究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既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同步进行温差发电和热能供应,又能直接与光伏发电兼容匹配和热力集成的热电热泵管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部,内管包括耐热不锈钢管,耐热不锈钢管的外侧表面上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内导热绝缘层、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和外导热绝缘层,以及涂料吸收层,耐热不锈钢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导丝,内管的两端还连接有不锈钢波纹管;
[0006]外管包括耐热玻璃管,耐热玻璃管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反射层,耐热玻璃管的一端连接有玻璃接线管口,电极导丝通过玻璃接线管口引出外管,外管的两端密封设置有真空金属封盖。
[0007]进一步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空腔,真空金属封盖上设置有真空金属充气嘴,空腔通过真空金属充气嘴与外界空气连通。
[0008]进一步地,玻璃接线管口与电极导丝之间高温熔接且形成的熔接口处设置有金属端盖。
[0009]进一步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架。
[0010]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太阳能热电热泵管,集太阳能集热、半导体热电和半导体热泵三位于一体的三重功能,既可与热媒循环系统组成太阳能温差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双功能系统,又可以与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热力电力的兼容和热力集成,可规模化和资源化汇集太阳能资源,以适用于高能量能级品位的太阳能热能发电和热能利用的场合,还可以与太阳能热发电的热力集热系统兼容匹配,实现其热系统热力补偿和热量质调节。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在具体应用中的工作状况图;
[0014]图中:1

内管、7

外管、1
‑1‑
耐热不锈钢管、1
‑2‑
内导热绝缘层、1
‑3‑
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1
‑4‑
外导热绝缘层、1
‑5‑
涂料吸收层、1
‑6‑
电极导丝、1
‑7‑
不锈钢波纹管、7
‑1‑
耐热玻璃管、7
‑2‑
玻璃接线管口、3

真空金属封盖、5

空腔、4

金属端盖、6

弹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如图1所示,这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1和外管7,外管7套设于内管1的外部。内管1包括耐热不锈钢管1

1,其外侧表面上由内向外通过半导体微加工工艺依次覆盖有内导热绝缘层1

2、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1

3 和外导热绝缘层1

4,以及涂料吸收层1

5,其中,内导热绝缘层1

2和外导热绝缘层1

3均为耐高温导热绝缘陶瓷涂料,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1

3为p型n型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涂料吸收层1

5为抗氧化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料层,由此使得集太阳能集热、半导体热电和半导体热泵三位于一体的三重功能,既可与热媒循环系统组成太阳能温差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双功能系统,又可以与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热力

电力的兼容和热力集成,可规模化和资源化汇集太阳能资源,以适用于高能量能级品位的太阳能热能发电和热能利用的场合,还可以与太阳能热发电的热力集热系统兼容匹配,实现其热系统热力补偿和热量质调节。
[0017]耐热不锈钢管1

1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导丝1

6,内管1的两端还连接有不锈钢波纹管1

7,由此形成了整体的热电热泵管的内管结构。
[0018]外管7包括耐热玻璃管7

1,耐热玻璃管7

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反射层,耐热玻璃管7

1的一端连接有玻璃接线管口7

2,电极导丝1

6通过玻璃接线管口7

2引出外管7,由此形成了整体的热电热泵管的外管结构。
[0019]整体上,本技术方案中的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可直接利用太阳能方面的前沿技术和材料,具有技术先进性,且工艺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性好,具有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同步发电和热能供应的功能,还具备了可直接与光伏发电兼容和电力

热力集成、实现太阳能热电热泵供热的功能,可直接应用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应用,且具有系统集成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方便维护保养等优点。
[0020]外管7的两端密封设置有真空金属封盖3,由此通过真空金属封盖3实现了整体内部的密封。
[0021]在本实施例中,内管1与外管7之间形成有空腔5,真空金属封盖3上设置有真空金属充气嘴2,空腔5通过真空金属充气嘴2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从而可以在盖上真空金属封盖3后,通过真空金属充气嘴2对空腔5内做抽真空密封处理。
[0022]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接线管口7

2与电极导丝1

6之间高温熔接且形成的熔接口处设置有金属端盖4,玻璃接线管口7

2与电极导丝1

6之间的穿线孔缝隙填注可伐合金填料及玻璃粉高温熔接并用耐热绝缘玻璃胶和金属端盖4密封保护,由此实现了玻璃接线管口7

2与电极导丝1

6熔接处的真空密封。
[0023]在本实施例中,外管7与内管1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架6,由此可以保证整体之间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0024]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电热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1)和外管(7),所述外管(7)套设于所述内管(1)的外部,所述内管(1)包括耐热不锈钢管(1

1),所述耐热不锈钢管(1

1)的外侧表面上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内导热绝缘层(1

2)、半导体热电薄膜芯片(1

3)和外导热绝缘层(1

4),以及涂料吸收层(1

5),所述耐热不锈钢管(1

1)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导丝(1

6),所述内管(1)的两端还连接有不锈钢波纹管(1

7);所述外管(7)包括耐热玻璃管(7

1),所述耐热玻璃管(7

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反射层,所述耐热玻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恺姚湘张喆陈旻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