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30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用以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充电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电气模块与散热装置,其中: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侧板开设有出风口;电气模块设置于壳体内;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风扇,散热片设置于电气模块的一侧,散热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连通,出风侧与出风口之间连通;风扇设置于进风侧和/或出风侧。风扇设置于进风侧和/或出风侧。风扇设置于进风侧和/或出风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对产品工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功率产品。以充电设备为例,充电设备的功耗越大,释放的热量就越多,散热需求也随之增大。现有的充电设备存在散热不彻底、散热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应对高功率所带来的散热需求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以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电气模块与散热装置,其中: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侧板开设有出风口;电气模块设置于壳体内;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风扇,散热片设置于电气模块的一侧,散热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连通,出风侧与出风口之间连通;风扇设置于进风侧和/或出风侧。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散热装置不仅可以利用散热片对电气模块进行间接散热,还可以使冷空气与电气模块直接热交换而实现直接散热,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000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散热片的进风侧朝向第一侧板设置,散热片的出风侧朝向第二侧板设置,这样可以使气流有序地由第一进风口流动向出风口,有利于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效率。
[000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邻设置;电气模块设置于第一侧板上避开第一进风口的区域,散热片设置于电气模块背离第一侧板的一侧。采用这种设置,可以增长冷空气的流通路径,使冷空气与壳体内的热空气能够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风扇设置于第一进风口与电气模块之间,风扇的进风面背向电气模块设置,风扇的出风面朝向电气模块设置。采用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加快空气的流通速度,进而可以提升充电设备的散热效率。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充电设备还包括导流构件,导流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将第一进风口圈定于第一导流板与电气模块之间,第一导流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流板连接;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与风扇的进风面连接。导流构件可以将由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的冷空气引导至风扇的进风面,使冷空气有序地进入与散热片换热后再排出,避免冷空气在换热不彻底或未经换热的情况下直接流向出风口排出,从而有利于可以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导流构件为一体成形结构,以降低其制作工艺难度。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板背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一侧板间隔设置,且挡板遮蔽进风口;挡板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错位设置。采用这种设计,可以减小外界雨水进入壳体内的风险,从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风口处设置有折弯板,折弯板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侧板连接,第二折弯部连接于第一折弯部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且第二折弯部在第二侧板上的投影覆盖出风口。折弯板可以对出风口处进行防护,减小杂质或者雨水进入到壳体内部的风险,提高充电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散热片与电气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这样可以使电气模块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散热片可以为铝挤型散热片、铝铸造散热片、铝切削散热片、铜切削散热片、嵌铜散热片、镶铜散热片、插齿散热片或者嵌合散热片中的一种,这样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散热片,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散热需求。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风扇为静音风扇,这样可以降低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充电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且有利于使充电设备应用于对噪音要求较为严格的一些环境,从而拓宽充电设备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充电设备在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散热时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0

充电设备;10

壳体;20

电气模块;30

显示屏;11

面板;
[0021]12

第一侧板;13

第二侧板;121

第一进风口;131

出风口;40

散热片;
[0022]41

进风侧;42

出风侧;50

风扇;60

导流构件;61

第一导流板;
[0023]62

第二导流板;70

挡板;71

第二进风口;80

折弯板;81

第一折弯部;
[0024]82

第二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提高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设备具体可以为充电桩。充电设备100可安装于公共建筑,例如写字楼、商场、公共停车场等,或者也可以安装于居民小区停车场或者充电站内,用于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设备10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可用于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出端则设置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可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座插接,为电动汽车充电。
[0027]图2为图1中的充电设备在A

A方向的剖视图。一并参考图1和图2,充电设备100可包括壳体10和电气模块20,电气模块20设置于壳体10内的,可用于为充电设备100的整体功
能实现提供支撑。示例性地,电气模块20可以包括整流器和功率转换器,其中,整流器可用于将由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功率转换器则可用于调节直流电的功率,并将转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输出端,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电充汽车的充电需求。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30,显示屏30设置于壳体10的外表面,例如壳体10的面板11。显示屏30可用于显示充电量、充电时间以及费用等信息。另外,显示屏30还可以集成触摸功能,用户可通过点击显示屏30上的相关控件进行人机交互,实现自助充电或者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电气模块与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电气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风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气模块的一侧,所述散热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连通,所述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连通;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进风侧和/或所述出风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片的进风侧朝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所述散热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第二侧板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邻设置;所述电气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避开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区域,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气模块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于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电气模块之间,所述风扇的进风面背向所述电气模块设置,所述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所述电气模块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导流构件,所述导流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