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迪专利>正文

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25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包含:平衡车部,所述平衡车部包含运动控制组件、电机、主动轮、平衡车架,运动控制组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所述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绕相对于平衡车架固定的第一轴线转动;拖车部,所述拖车部包含拖车架、从动轮,所述拖车架架设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拖车架包含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衡车架相连接;卡孔部,所述卡孔部与所述拖车架相对固定连接;专用装置部,所述专用装置包含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孔部可拆卸的嵌合连接。据此,能够利用运动控制组件控制平衡车部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灵活特性,适用于狭小空间的场内运输或作业,并且结合相应的专用装置部,能够适用于相应场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内场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场内运输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内场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平衡车只能进行单人的代步,而且随着在道路上行使的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平衡车在公共道路上行使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平衡车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0003]由于现有技术的平衡车的使用功能单一,其相关的技术优势没法发挥,导致了平衡车产品的滞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内场电动车,且能够利用平衡车的相关原理进行操控,充分发挥内场电动车的机动性、灵活性等特点优势。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内场电动车,能够给相应的应用场景提供便利的代步、运输、作业功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包含:
[0007]平衡车部,所述平衡车部包含运动控制组件、电机、主动轮、平衡车架,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所述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绕相对于平衡车架固定的第一轴线转动;
[0008]拖车部,所述拖车部包含拖车架、从动轮,所述拖车架架设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拖车架包含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衡车架相连接;
[0009]卡孔部,所述卡孔部与所述拖车架相对固定连接;
[0010]专用装置部,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孔部可拆卸的嵌合连接。r/>[0011]优选地,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包含控制杆和控制踏板,所述控制杆用以使用者腿部夹持,所述控制踏板用以使用者脚部踩踏,所述控制杆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于控制踏板的中部,所述控制杆能够绕平行于前进方向的第二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偏转设定角度,所述控制踏板能够绕平行于主动轮所绕的第一轴线方向的第三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偏转设定角度;
[0012]所述平衡车架包含轮边轴座,所述轮边轴座上设有车轴孔,所述主动轮具有车轴,所述主动轮的车轴套设于所述车轴孔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轮边轴座的外壳面枢接或固接。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踏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连接有拉簧。
[0014]优选地,所述从动轮为万向球轮,所述万向球轮包含转动球和转动球座,所述转动
球座与所述拖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球座包含球形包孔,所述球形包孔部分地包围所述转动球,所述转动球在所述转动球座中球面转动,所述转动球未被所述转动球座包围的部分与行驶面接触;或者,
[0015]所述从动轮为万向圆柱轮,所述万向圆柱轮包含转动圆柱、转动圆柱座、圆柱形轮,所述转动圆柱座与所述拖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柱座包含圆柱孔,所述转动圆柱套设于所述圆柱孔中,所述圆柱形轮包含车轴,所述转动圆柱与所述车轴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柱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轮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圆柱形轮绕车轴旋转且与行驶面接触;
[0016]所述拖车架还包含可伸缩的端部框架。
[0017]优选地,所述多用途内场电动车,还包含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安装于所述拖车架处,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电机提供能源。
[0018]优选地,所述多用途内场电动车,还包含电接口,所述电接口能为外部设备进行电力或数据传输,接口形式有双孔插座式和/或三孔插座式和/或USB接口式和/或Lightning接口式,所述电接口与所述拖车架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卡孔部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卡孔部为偶数个,每两个卡孔部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布置;
[0020]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至少四根立柱,所述立柱数量N为偶数,所述立柱的一端为所述卡柱,每两根立柱在第一轴线方向上成对布置,所述N/2对两根立柱的两端部处分别在同一高度处布置有横杆,所述专用装置部还包含托盘;所述托盘两端具有扣子,所述扣子与所述横杆的分别卡合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卡孔部数量为至少四个,其中的四个卡孔部的每两个卡孔部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布置;
[0022]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四棱锥形座椅架和座椅面,所述四棱锥形座椅架的底部设有四个所述卡柱,四个卡柱与四个卡孔部分别嵌合连接,所述四棱锥形座椅架与所述座椅面相对固定连接;
[0023]在所述座椅面处还设有安全带。
[0024]优选地,所述卡孔部数量为至少四个,其中的四个卡孔部的每两个卡孔部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布置;
[0025]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四棱锥形座椅架、转轴和座椅面,所述四棱锥形座椅架的底部设有至少四个所述卡柱,其中四个卡柱与四个卡孔部分别嵌合连接,所述四棱锥形座椅架和转轴可转动并定位地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座椅面连接;
[0026]所述专用装置还包含抬脚器,所述抬脚器包含绕抬脚器转轴旋转的连杆,所述抬脚器转轴位于所述连杆中部,所述抬脚器转轴相对所述座椅面位置不变,所述连杆一端为操作把手、一端设有托脚板;
[0027]所述专用装置还包含置物孔,所述置物孔相对于所述座椅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孔用以套设杆状物;
[0028]在所述座椅面处还设有安全带。
[0029]优选地,所述专用装置部包括储物部,所述储物部的底部设有所述卡柱。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包含:平衡车部,所
述平衡车部包含运动控制组件、电机、主动轮、平衡车架,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所述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绕相对于平衡车架固定的第一轴线转动;拖车部,所述拖车部包含拖车架、从动轮,所述拖车架架设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拖车架包含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衡车架相连接;卡孔部,所述卡孔部与所述拖车架相对固定连接;专用装置部,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孔部可拆卸的嵌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利用运动控制组件控制平衡车部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灵活特性,适用于狭小空间的场内运输或作业,并且结合相应的专用装置部,能够适用于相应场景。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立面)。
[0032]图2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0033]图3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现了专用装置部为横杆

托盘形式(立面)。
[0034]图4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的横杆

托盘形式的专用装置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左视)。
[0035]图5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现了专用装置部为座椅形式(立面)。
[0036]图6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现了专用装置部为座椅形式(俯视)。
[0037]图7为本技术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现了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平衡车部,所述平衡车部包含运动控制组件、电机、主动轮、平衡车架,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所述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绕相对于平衡车架固定的第一轴线转动;拖车部,所述拖车部包含拖车架、从动轮,所述拖车架架设于所述从动轮上,所述拖车架包含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衡车架相连接;卡孔部,所述卡孔部与所述拖车架相对固定连接;专用装置部,所述专用装置部包含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孔部可拆卸的嵌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包含控制杆和控制踏板,所述控制杆用以使用者腿部夹持,所述控制踏板用以使用者脚部踩踏,所述控制杆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于控制踏板的中部,所述控制杆能够绕平行于前进方向的第二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偏转设定角度,所述控制踏板能够绕平行于主动轮所绕的第一轴线方向的第三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偏转设定角度;所述平衡车架包含轮边轴座,所述轮边轴座上设有车轴孔,所述主动轮具有车轴,所述主动轮的车轴套设于所述车轴孔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轮边轴座的外壳面枢接或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踏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连接有拉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为万向球轮,所述万向球轮包含转动球和转动球座,所述转动球座与所述拖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球座包含球形包孔,所述球形包孔部分地包围所述转动球,所述转动球在所述转动球座中球面转动,所述转动球未被所述转动球座包围的部分与行驶面接触;或者,所述从动轮为万向圆柱轮,所述万向圆柱轮包含转动圆柱、转动圆柱座、圆柱形轮,所述转动圆柱座与所述拖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柱座包含圆柱孔,所述转动圆柱套设于所述圆柱孔中,所述圆柱形轮包含车轴,所述转动圆柱与所述车轴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柱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轮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圆柱形轮绕车轴旋转且与行驶面接触;所述拖车架还包含可伸缩的端部框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内场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安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迪乔泽辰金佑宸
申请(专利权)人:金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