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97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它包括储气容器、输气管路、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调节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储气容器中设有适于向外供气的出气口;所述输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并适于检测所述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输气管路的出口端并适于检测输气管路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装置控制连接,并适于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动作以调节所述出气口的开合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及时地调节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进而使气体压力始终保持稳定。始终保持稳定。始终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侧面平面度会影响电芯涂胶后胶水的延展程度,进而影响电芯在模组中位置的稳定性,决定模组的使用寿命,而电芯侧面平面度的大小取决于充氦造凸的程度。
[0003]在充氦造凸的工序中,需要利用氦气对电芯内部施加一定压力。但充氦过程中,氦气流量一般波动较大,而氦气的流量是影响充氦压力的主要因素,进而会导致电芯侧面平面度较差。针对这一情况,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手动调节氦气的流量来稳定充氦压力。但是手动调节存在滞后性,且只能保证短期内氦气流量的稳定性,时效很短,在长期持续生产的过程中,仍会由于氦气流量的不稳定而导致充氦压力不稳定,进而导致电芯凸度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它能够快速及时地调节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进而使气体压力始终保持稳定。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它包括储气容器、输气管路、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调节装置和控制器;其中,
[0006]所述储气容器中设有适于向外供气的出气口;
[0007]所述输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输气管路的出口端适于向外供气;
[0008]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并适于检测所述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09]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输气管路的出口端并适于检测输气管路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10]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
[001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装置控制连接,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动作以调节所述出气口的开合度。
[0012]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为气压表。
[0013]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调节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自动调节阀。
[0014]进一步,所述储气容器为气瓶,所述气瓶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
[0015]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出气管上;
[0016]所述输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
[0017]进一步,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适于检测所述储气容器中的气压的第三压力检测装置。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沿所述出气管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列并连接在所述出气管上。
[0019]进一步为了保证气源充足,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警报装置;其中,
[0020]所述第三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2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警报装置控制连接,并适于当接收到的第三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低于预警值时控制所述第一警报装置动作以发出警报。
[0022]进一步为了防止所述输气管路泄漏,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警报装置;其中,
[0023]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警报装置控制连接,并适于当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之差大于报警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警报装置动作以发出警报。
[0024]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板。
[002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装置控制连接,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动作以调节所述出气口的开合度,进而控制所述出气口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以便快速及时地调节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进而使气体压力始终保持稳定;并且调节迅速,不会出现滞后现象,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在充氦造凸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节,进而使气流量和气压长期保持稳定。其中,所述气体为氦气,所述输气管路的出口端与电芯相连,从而使电芯充氦造凸的凸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0026]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低于下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调大开合度;当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高于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调小开合度,进而使出气口的气体压力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它包括储气容器1、输气管路2、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调节装置5和控制器;其中,
[0030]所述储气容器1中设有适于向外供气的出气口;
[0031]所述输气管路2的入口端与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适于向外供气;
[0032]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并适于检测所述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33]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连接在所述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并适于检测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34]所述调节装置5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
[0035]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装置5控制连接,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调节装置5动作以调节所述出气口的开合度,进而控制所述出气口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以便快速及时地调节向外供气的气体流量,进而使气体压力始终保持稳定;并且调节迅速,不会出现滞后现象,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在充氦造凸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节,进而使气流量和气压长期保持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为氦气,所述输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气容器(1)、输气管路(2)、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调节装置(5)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储气容器(1)中设有适于向外供气的出气口;所述输气管路(2)的入口端与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适于向外供气;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并适于检测所述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连接在所述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并适于检测输气管路(2)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适于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调节装置(5)连接在所述储气容器(1)的出气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装置(5)控制连接,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调节装置(5)动作以调节所述出气口的开合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3)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为气压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自动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气体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容器(1)为气瓶,所述气瓶的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铭周世界谢媛媛张琦包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