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洋专利>正文

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91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孔洞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上方配合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靠近底板的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顶板靠近底板的侧壁设有与凹槽一一端相通的凹槽二,所述的凹槽二另一端穿过顶板边缘,所述的凹槽二的水平宽度小于凹槽一的水平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棚用脱皮蝎窝能够有效减少蝎子的互相蚕食,增加蝎子的成活率。增加蝎子的成活率。增加蝎子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


[0001]本技术涉及蝎子养殖
,具体是指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

技术介绍

[0002]蝎子虽然在我国分布很广,但随着中药市场的繁荣和人类对蝎子经济价值的逐步开发,作为传统名贵药材的全蝎,社会需求量日趋增多;此外,一方面人工过度捕获使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导致蝎子的自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食物来源下降,导致社会需求与产量供出矛盾的加剧,所以人工养殖蝎子顺应人们的需要,迅速的发展起来。
[0003]目前,在蝎子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幼蝎子要经过15个月到20个月的时间、经5到6次脱皮后才能变成成品蝎子,而由于人工养殖的蝎子采用混养方式,脱皮的蝎子会被不脱皮的蝎子吃掉,使蝎子的成活率大大降低,成活率一般小于20%,现有的大棚用蝎窝操作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养殖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避免蝎子互相蚕食,提高蝎子成活率的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孔洞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上方配合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靠近底板的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顶板靠近底板的侧壁设有与凹槽一一端相通的凹槽二,所述的凹槽二另一端穿过顶板边缘,所述的凹槽二的水平宽度小于凹槽一的水平宽度。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大棚用脱皮蝎窝能够有效减少蝎子的互相蚕食,增加蝎子的成活率,同时,装置的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将蜕皮的蝎子安置,通过蝎子的习性使蝎子自行进入到装置内,减少生产成本。
[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凹槽二竖直高度小于凹槽一的竖直高度,使装置的进口空间狭小,适合即将蜕皮的蝎子根据自然习性进入其中。
[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顶板远离底板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凹槽三,方便握持,能够轻松的打开装置进行清扫。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孔洞分别与凹槽一配合,所述的孔洞靠近底板中心的部分与凹槽一相通,使蝎子能够进入孔洞中。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底板与顶板皆采用水泥材质,具有良好的吸热散热能力,使装置内能够保持恒温。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底板相对侧壁设有握环,所述的握环上设有防滑纹,方便平稳的移动装置,避免影响其中的蝎子。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的顶板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的顶板的仰视图。
[0015]如图所示:1、底板,2、孔洞,3、顶板,4、凹槽一,5、凹槽二,6、凹槽三,7、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结合附图1

3,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1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孔洞2,所述的孔洞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1上方配合设有顶板3,所述的顶板3靠近底板1的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一4,所述的顶板3靠近底板1的侧壁设有与凹槽一4一端相通的凹槽二5,所述的凹槽二5另一端穿过顶板3边缘,所述的凹槽二5的水平宽度小于凹槽一4的水平宽度,所述的凹槽二5竖直高度小于凹槽一 4的竖直高度,用于吸引即将蜕皮的蝎子根据自然习性进入装置内,所述的孔洞2分别与凹槽一4配合,所述的孔洞2靠近底板1中心的部分与凹槽一4相通,使蝎子爬入凹槽一4内后分别进入到孔洞2内。
[0018]所述的底板1与顶板3皆采用水泥材质,吸热、散热性能好,能够使装置保持恒温。
[0019]所述的顶板3远离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凹槽三6,方便握持,能够轻松的打开装置进行清扫,所述的底板1相对侧壁设有握环7,所述的握环7上设有防滑纹,方便平稳的移动装置整体。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用于大棚的脱皮蝎窝,将底板1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在孔洞2内填满细沙土,将顶板3盖在底板1上,凹槽一4与孔洞2对应,仅通过凹槽二5进入装置内,蝎子根据自然习性自己通过凹槽二5进入装置内,从凹槽一4分别进入到相通的孔洞2内,扒开孔洞2内的沙土进入其中,并通过沙土将入口封堵,避免受到其他蝎子威胁,完成脱皮后自己扒开沙土从孔洞2内爬出,从而做到脱皮期间安全隐蔽,有效避免脱皮期间残杀,减少生产成本。
[0021]同时,底板1与顶板3皆采用水泥材质,有良好的温度与湿度的传导作用,装置在大棚内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热,晚上释放热量,窝内接近于恒温,这样为蝎子脱皮创造了良好的温度条件,实现加温零成本,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顶板3远离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凹槽三6,方便握持,能够轻松的打开装置进行清扫;底板1相对侧壁设有握环7,所述的握环7上设有防滑纹,方便平稳的移动装置整体,可将多个装置放在一起重叠使用,实现规模化养殖,为做大做强创造有利条件。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1)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孔洞(2),所述的孔洞(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底板(1)上方配合设有顶板(3),所述的顶板(3)靠近底板(1)的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一(4),所述的顶板(3)靠近底板(1)的侧壁设有与凹槽一(4)一端相通的凹槽二(5),所述的凹槽二(5)另一端穿过顶板(3)边缘,所述的凹槽二(5)的水平宽度小于凹槽一(4)的水平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用脱皮蝎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二(5)竖直高度小于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