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6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属于防爆消防侦察技术领域。该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行走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车体和履带轮,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挡板、转动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挡板和第一喷淋头,使用时,履带轮带动车体进行移动,当前方地面存在因爆炸或燃烧产生的障碍物,履带轮带动车体前进,车体前端的第一挡板通过自身的锥形设计将障碍物向两侧移动,使该装置可以通过障碍物,第二挡板起到对履带轮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履带轮因外界的碰撞而造成损伤,第一喷淋头起到对该装置底部进行喷淋的作用,防止该装置在经过燃烧物上方时,燃烧物对该装置底部造成损害,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防爆消防侦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时,若没有相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会徒增人员伤亡,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不断增加。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过程复杂、危害巨大、防治困难等特点,已成顽疾。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现场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其反馈结果,及时对灾情作出科学判断,并对灾害事故现场工作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0003]在进行消防作业时,地面可能会存在因爆炸或燃烧产生的障碍物,部分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不方便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清理,且部分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两侧缺乏保护装置,爆炸物在撞击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两侧时容易对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的履带轮造成破坏,当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行走至燃烧物上方时,燃烧物容易对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底部造成损害,影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旨在改善在进行消防作业时,地面可能会存在因爆炸或燃烧产生的障碍物,部分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不方便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清理,且部分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两侧缺乏保护装置,爆炸物在撞击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两侧时容易对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的履带轮造成破坏,当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行走至燃烧物上方时,燃烧物容易对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底部造成损害,影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行走组件和防护组件。
[0007]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车体和履带轮,所述履带轮设置于所述车体两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挡板、转动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挡板和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车体一端,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一侧和所述车体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一侧和所述车体靠近所述第一挡板一端,所述第二挡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两
侧,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位于所述履带轮远离所述车体一侧,所述第一喷淋头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远离所述第一挡板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喷淋头固定连通于所述进水管。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车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车体一端设有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头通过所述支撑管连通于所述进水管。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挡板一端设有探照灯,所述探照灯朝向所述车体靠近所述第一挡板一端。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设有消防水炮,所述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消防水炮一端转动贯穿于所述机壳内伸入所述车体内部,所述消防水炮连通于所述进水管。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消防水炮伸入所述机壳内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消防水炮伸入所述机壳内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截面为锥形,所述转动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转动杆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一侧。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车体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滚动杆,所述滚动杆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滚动杆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一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使用时,履带轮带动车体进行移动,当前方地面存在因爆炸或燃烧产生的障碍物,履带轮带动车体前进,车体前端的第一挡板通过自身的锥形设计将障碍物向两侧移动,使该装置可以通过障碍物,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一挡板上下移动,使第一挡板在清理障碍物时更加灵活,第二挡板起到对履带轮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履带轮因外界的碰撞而造成损伤,第一喷淋头起到对该装置底部进行喷淋的作用,防止该装置在经过燃烧物上方时,燃烧物对该装置底部造成损害,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第一视角结构剖视
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的A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第二视角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第三视角结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5中B的放大图。
[0025]图中:100

行走组件;110

车体;111

支撑杆;112

支撑管;113

机壳;120

履带轮;130

进水管;140

摄像头;150

第二喷淋头;160

探照灯;170

消防水炮;171

第一锥形齿轮;180

驱动电机;181

第二锥形齿轮;200

防护组件;210

第一挡板;211

滚动杆;220

转动杆;230

电动推杆;2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组件(100),所述行走组件(100)包括车体(110)和履带轮(120),所述履带轮(120)设置于所述车体(110)两侧;防护组件(200),所述防护组件(200)包括第一挡板(210)、转动杆(220)、第一电动推杆(230)、第二挡板(240)和第一喷淋头(250),所述第一挡板(210)设置于所述车体(110)一端,所述转动杆(220)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210)和所述车体(110)之间,所述转动杆(22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210)一侧和所述车体(110)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3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220)一侧和所述车体(110)靠近所述第一挡板(210)一端,所述第二挡板(24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110)两侧,所述第二挡板(240)另一端位于所述履带轮(120)远离所述车体(110)一侧,所述第一喷淋头(250)设置于所述车体(110)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0)远离所述第一挡板(210)一端设有进水管(130),所述第一喷淋头(250)固定连通于所述进水管(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0)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远离所述车体(110)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0)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112),所述支撑管(112)远离所述车体(110)一端设有第二喷淋头(150),所述第二喷淋头(150)通过所述支撑管(112)连通于所述进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潇华航霸俞亮亮郁鸿涛金冬梅冯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中开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