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61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属于压滤机滤板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板和配板,所述配板上的主进料孔和多功能孔的孔口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进料孔端面和多功能孔端面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的底面设置有断面呈T形的卡槽;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环形的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T型圈,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进料速度快,滤板受力更均衡,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以及耐压能力提高,适用于高压过滤,能够达到更高的过滤速度。能够达到更高的过滤速度。能够达到更高的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属于压滤机滤板


技术介绍

[0002]压滤机主要作用是实现固液分离,主要的过滤元件为滤板。滤板的进料和排液方式对物料过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物料过滤普遍使用滤板中心孔进料、单孔进料方式,物料经滤板腔室内的滤布截留物料形成滤饼,滤液由四角出液孔排出,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随着行业内过滤物料种类的增多,以及对滤饼更低含水率、更高过滤速度的要求,传统的滤板或者中心进料方式等已不能满足行业要求。越来越多的行业对物料过滤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达到更低的滤饼含水率,更高的过滤速度,而单纯使用现有的厢式板、中进料或者单孔进料方式等已不能满足行业要求,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滤板受力更均衡,滤板密封性能以及耐压能力提高,适用于高压过滤,能够达到更高的过滤速度。
[0005]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包括主板和配板,所述主板和配板的两侧表面中部均内凹形成腔室,所述主板和配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外挂耳;
[0007]所述主板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上及配板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主进料孔;所述主板的腔室左上角和右上角及配板的腔室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开设有单板进料孔,所述主板的每个单板进料孔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主板内部的分流通道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连通,所述配板的每个单板进料孔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配板内部的分流通道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连通;
[0008]所述主板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外挂耳上及所述配板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外挂耳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多功能孔;所述主板的腔室右下角及配板的腔室左下角均设置有若干个水/气进出孔,所述主板的水/气进出孔通过设置在主板内部的汇流通道连通主板右下角的多功能孔,所述配板的水/气进出孔通过设置在配板内部的汇流通道连通配板左下角的多功能孔;
[0009]所述配板上的主进料孔和多功能孔的孔口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
[0010]设置在所述主进料孔端面和多功能孔端面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的底面设置有断面呈T形的卡槽;
[0011]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环形的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T型圈,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径向宽度等于所述环形缺口的径向宽度。
[0012]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道凸环。
[0013]可选的,所述主板和配板的侧面均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两个引液口,两个所述引液口通过透明管连通。
[0014]可选的,所述主板和配板分别为隔膜式滤板和厢式滤板。
[0015]可选的,所述配板一体加工成型。
[0016]可选的,所述主板包括芯板和设置在芯板两侧的膜片,所述芯板和膜片之间形成鼓膜腔,所述主板的侧面设置有压榨孔,所述压榨孔与所述鼓膜腔连通。
[0017]可选的,所述芯板一体加工成型。
[00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19]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通过主板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主进料孔同时进料,进料速度快,而且滤板受力更均衡,不易损坏滤板;在配板上的主进料孔和多功能孔的孔口设置密封件,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以及耐压能力提高,适用于高压过滤,能够达到更高的过滤速度;主板为隔膜板,配板为厢式板,通过隔膜式主板可进一步挤压压榨滤饼,使滤饼含水率进一步降低;配板以及主板的芯板和均通过模具整体成型加工,板面整体性强、强度高,使滤板组合能够承受更大的物料压力,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主进料孔或多功能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中主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00、主板;110、芯板;120、膜片;130、压榨孔;200、配板;310、腔室;320、外挂耳;410、主进料孔;420、单板进料孔;430、分流通道;510、多功能孔;520、水/气进出孔;530、汇流通道;610、环形缺口;620、卡槽;630、密封圈;6301、密封圈主体;6302、T型圈;6303、密封唇;6303、凸环;710、引液口;720、透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1]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如图1

图4中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包括主板100和配板200,主板100和配板200的两侧表面中部均内凹形成腔室310,主板100和配板200的四角均设置有凸出的外挂耳320。外挂耳320设计可有效增加滤板的过滤面积,通常外挂耳320呈梯形,并且根部尺寸增大,提高了强度。
[0033]主板100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320上及配板200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320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主进料孔410;主板100的腔室310左上角和右上角及配板200的腔室310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开设有单板进料孔420。主进料孔410和单板进料孔420轴线平行,均垂直于主板100的板面,主板100上的单板进料孔420连通主板100两侧的腔室310,配板200上的单板进料孔420连通配板200两侧的腔室310。主板100的每个单板进料孔420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主板100内部的分流通道430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410连通,配板200的每个单板进料孔420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配板200内部的分流通道430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410连通,分流通道430平行于主板100和配板200的板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料快速高效滤板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和配板,所述主板和配板的两侧表面中部均内凹形成腔室,所述主板和配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外挂耳;所述主板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上及配板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外挂耳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主进料孔;所述主板的腔室左上角和右上角及配板的腔室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开设有单板进料孔,所述主板的每个单板进料孔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主板内部的分流通道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连通,所述配板的每个单板进料孔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配板内部的分流通道与对应位置的主进料孔连通;所述主板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外挂耳上及所述配板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外挂耳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多功能孔;所述主板的腔室右下角及配板的腔室左下角均设置有若干个水/气进出孔,所述主板的水/气进出孔通过设置在主板内部的汇流通道连通主板右下角的多功能孔,所述配板的水/气进出孔通过设置在配板内部的汇流通道连通配板左下角的多功能孔;所述配板上的主进料孔和多功能孔的孔口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进料孔端面和多功能孔端面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的底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希刚魏忠峰曹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