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43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属于铜箔卷翘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热压架,所述热压架朝向铜箔的一侧面上分别相对设置有上悬架和下悬架,上悬架和下悬架分别位于铜箔上下两侧面;在上悬架上设置有凸轮热压组件,在下悬架上设置有与凸轮热压组件相配合的凹轮热压组件;所述凸轮热压组件中凸轮轮面弧长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铜箔卷翘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箔生产过程中,会因工艺参数或配方参数等因素产生翘曲且经常出现偏翘的现象。因生产过程是连续的,无法取样检测,只能等到下卷才可以检测翘曲具体数值。生产一卷铜箔的时长在15

30个小时,生产过程中的翘曲波动范围无法测试,过程稳健性较差。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因卷首和卷尾翘曲不一致而导致无法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包括热压架,所述热压架朝向铜箔的一侧面上分别相对设置有上悬架和下悬架,上悬架和下悬架分别位于铜箔上下两侧面;在上悬架上设置有凸轮热压组件,在下悬架上设置有与凸轮热压组件相配合的凹轮热压组件;所述凸轮热压组件中凸轮轮面弧长为2.5

4cm,凸轮轮面圆弧对应其所在圆的圆心角为22

60
°

[0005]上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中,所述凸轮热压组件包括沿竖向固定在上悬架上的上气缸,在上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通过上弹性联动机构连接有上保温罩。
[0006]在上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上U形架,在上保温罩上设置有与上U形架相适应的让位通孔,在让位通孔与上安装座之间连接有上伸缩保温套。
[0007]在上保温罩内设置有上压轮架,在上压轮架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凸压轮,凸压轮连接有上减速微电机;在凸压轮沿铜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边的上保温罩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棒,两个第一加热棒的中轴线与凸压轮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0008]待机状态下,凸压轮位于上保温罩内;当处理铜箔卷翘时,上气缸带动上保温罩和凸压轮同时下行,上保温罩在上弹性联动机构作用下悬停在铜箔上侧同时上气缸带动凸压轮继续下行与铜箔端部卷翘位置接触。
[0009]上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中,所述上弹性联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焊接在上安装座相对的其中两侧端的上安装板,在各上安装板两端近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在导向孔上端的上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套,在各第一导向套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截面呈T形的第一导向连杆,各第一导向连杆下端与上保温罩背面固定连接。
[0010]在上保温罩与上安装板之间的第一导向连杆外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在上保温罩背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倒L形的第一限位钩部,在上悬架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一限位钩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钩部;待机时,第一限位钩部和第二限位钩部分离;处理铜箔卷翘时,
上气缸带动上保温罩和凸压轮同时下行,当第一限位钩部和第二限位钩部接触时,上保温罩悬停在铜箔上侧同时上气缸带动凸压轮继续下行与铜箔端部卷翘位置接触。
[0011]上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中,在上U形架下端设置有让位通孔,在让位通孔上端的上U形架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套,在第二导向套内活动穿设有轴向截面呈T形的第二导向连杆,所述第二导向连杆下端与上压轮架固定连接;在上U形架与上压轮架之间的第二导向连杆外围套设有缓冲弹簧。
[0012]上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中,所述凹轮热压组件包括沿竖向固定在下悬架上的下气缸,在下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通过下弹性联动机构连接有下保温罩。
[0013]在下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下U形架,在下保温罩上设置有与下U形架相适应的让位通孔,在让位通孔与下安装座之间连接有下伸缩保温套。
[0014]在下保温罩内设置有下压轮架,下压轮架通过连接柱与下U形架固定连接,在下压轮架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与凸压轮相配合的凹压轮,凹压轮连接有下减速微电机;在凹压轮沿铜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边的下保温罩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加热棒,两个第二加热棒的中轴线与凹压轮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0015]待机状态下,凹压轮位于下保温罩内;当处理铜箔卷翘时,下气缸带动下保温罩和凹压轮同时上行,下保温罩在下弹性联动机构作用下悬停在铜箔下侧同时下气缸带动凹压轮继续上行与凸压轮接触配合对铜箔端部卷翘位置进行热压。
[0016]上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中,所述下弹性联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焊接在下安装座相对的其中两侧端的下安装板,在各下安装板两端近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在导向孔下端的下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套,在各第三导向套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截面呈T形的第三导向连杆,各第三导向连杆下端与下保温罩背面固定连接;
[0017]在下保温罩与下安装板之间的第三导向连杆外围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在下保温罩背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倒L形的第三限位钩部,在下悬架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三限位钩部一一对应的第四限位钩部;待机时,第三限位钩部和第四限位钩部分离;处理铜箔卷翘时,下气缸带动下保温罩和凹压轮同时上行,当第三限位钩部和第四限位钩部接触时,下保温罩悬停在铜箔下侧同时下气缸带动凹压轮继续上行与铜箔端部卷翘位置接触。
[0018]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上下悬架将相配合的凸轮热压组件和凹轮热压组件安装在铜箔两端卷翘区域。通过设计凸轮轮面的合理参数给合热量改变铜箔端部应力,实现对铜箔端部的快速修复,显著提高了铜箔的品质及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凸轮热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凹轮热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热压架;2、上悬架;3、下悬架;4、凸轮热压组件;4a、上气缸;4b、上安装座;4c、上保温罩;4d、上U形架;4e、上压轮架;4f、凸压轮;4g、第一加热棒;4h、上安装板;4i、第
一导向套;4j、第一导向连杆;4k、第一复位弹簧;4l、第一限位钩部; 4m、第二限位钩部;4n、第二导向套;4o、第二导向连杆;4p、缓冲弹簧;5、凹轮热压组件; 5a、下气缸;5b、下安装座;5c、下保温罩;5d、下U形架;5e、下压轮架;5f、凹压轮; 5g、第二加热棒;5h、下安装板;5i、第三导向套;5j、第三导向连杆;5k、第二复位弹簧; 5l、第三限位钩部;5m、第四限位钩部;6、上减速微电机;7、下减速微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1.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包括热压架1,所述热压架1朝向铜箔的一侧面上分别相对设置有上悬架2和下悬架3,上悬架2和下悬架3分别位于铜箔上下两侧面。
[0025]在上悬架2上设置有凸轮热压组件4,在下悬架3上设置有与凸轮热压组件4相配合的凹轮热压组件5。
[0026]所述凸轮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包括热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架(1)朝向铜箔的一侧面上分别相对设置有上悬架(2)和下悬架(3),上悬架(2)和下悬架(3)分别位于铜箔上下两侧面;在上悬架(2)上设置有凸轮热压组件(4),在下悬架(3)上设置有与凸轮热压组件(4)相配合的凹轮热压组件(5);所述凸轮热压组件(4)中凸轮轮面弧长为2.5

4cm,凸轮轮面圆弧对应其所在圆的圆心角为22

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热压组件(4)包括沿竖向固定在上悬架(2)上的上气缸(4a),在上气缸(4a)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上安装座(4b),所述上安装座(4b)通过上弹性联动机构连接有上保温罩(4c);在上安装座(4b)底部固定连接有上U形架(4d),在上保温罩(4c)上设置有与上U形架(4d)相适应的让位通孔,在让位通孔与上安装座(4b)之间连接有上伸缩保温套;在上保温罩(4c)内设置有上压轮架(4e),在上压轮架(4e)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凸压轮(4f),凸压轮(4f)连接有上减速微电机(6);在凸压轮(4f)沿铜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边的上保温罩(4c)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棒(4g),两个第一加热棒(4g)的中轴线与凸压轮(4f)的中轴线相互垂直;待机状态下,凸压轮(4f)位于上保温罩(4c)内;当处理铜箔卷翘时,上气缸(4a)带动上保温罩(4c)和凸压轮(4f)同时下行,上保温罩(4c)在上弹性联动机构作用下悬停在铜箔上侧同时上气缸(4a)带动凸压轮(4f)继续下行与铜箔端部卷翘位置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箔端部卷翘热压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联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焊接在上安装座(4b)相对的其中两侧端的上安装板(4h),在各上安装板(4h)两端近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在导向孔上端的上安装板(4h)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套(4i),在各第一导向套(4i)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截面呈T形的第一导向连杆(4j),各第一导向连杆(4j)下端与上保温罩(4c)背面固定连接;在上保温罩(4c)与上安装板(4h)之间的第一导向连杆(4j)外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k),在上保温罩(4c)背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倒L形的第一限位钩部(4l),在上悬架(2)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一限位钩部(4l)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钩部(4m);待机时,第一限位钩部(4l)和第二限位钩部(4m)分离;处理铜箔卷翘时,上气缸(4a)带动上保温罩(4c)和凸压轮(4f)同时下行,当第一限位钩部(4l)和第二限位钩部(4m)接触时,上保温罩(4c)悬停在铜箔上侧同时上气缸(4a)带动凸压轮(4f)继续下行与铜箔端部卷翘位置接触。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子萍杨弘潘干平凌超军郭丽平丘创桐曾尚南温梓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