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其内部设有内腔,金属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卷芯,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上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贯穿绝缘盖板;金属盖板;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正极端面通过金属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或正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负极端面通过金属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正极端面或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外壳和金属盖板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方便连接,使用更灵活。使用更灵活。使用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超级电容器具有优良的功率特性,可耐受瞬间大电流充放电,广泛应用于启动器件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功率性能,要求超级电容器具备更小的内阻,其中,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电容结构为目前常用的低内阻结构。
[0003]但是,目前的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电容结构需要在电容的两侧分别引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外部器件需要连接电容器的两侧,连接较复杂,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采用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超级电容器,其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电容器的一侧,使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为两侧引出,连接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
[0006]金属外壳,其内部设有内腔,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端板;
[0007]卷芯,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所述卷芯设于所述内腔内;
[0008]绝缘盖板,其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绝缘盖板上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贯穿所述绝缘盖板,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
[0009]金属盖板,其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
[0010]所述负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或
[0011]所述正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0012]绝缘盖板上设置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卷芯的正极端面或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外壳和金属盖板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方便连接,使用更灵活。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一导块上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块与所述卷芯的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二导块上的第二导柱,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开口形状适配设置,所述金属盖板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
第一导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导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块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
[0014]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均位于绝缘盖板的远离卷芯的一侧,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为超级电容连接外部电路的部位;第一导块位于绝缘盖板的靠近卷芯的一侧,第一导块方便与卷芯电性连接,第一导柱的底部连接第一导块,第一导柱穿出绝缘盖板的另一侧;第二导块没有设置在绝缘盖板的靠近卷芯的一侧,避免与卷芯电性连接,第一导块没有设置在绝缘盖板的远离卷芯的一侧;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穿过金属盖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金属盖板可方便地与第二导块电性连接,第一通孔与第一导柱之间设有间隙,金属盖板实现与第一导柱和第一导块不接触。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为铝质构件,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的表面上均设有镀锡层。
[0016]现有的超级电容器的端子为铝质,需要用激光焊接连接端子,但是激光焊接需要使用的设备成本较高,采用激光焊接使用也不够灵活。本技术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镀锡,可用焊锡连接外部电路,使用方便灵活。
[0017]优选地,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设于所述绝缘盖板与所述卷芯的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折弯设置的第一折弯片和第二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与所述卷芯的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折弯片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0018]为了使第一折弯片与卷芯的端面、第二折弯片与第一导电端子连接更方便,在连接第一折弯片与卷芯的端面、第二折弯片与第一导电端子之前,先使第一折弯片和第二折弯片处于展开状态,连接好后对折第一折弯片和第二折弯片相互靠近,使绝缘盖板位于靠近卷芯的端面的位置。
[0019]优选地,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包括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设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卷芯的远离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卷芯的远离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性连接。利用第二连接片先与卷芯的端面连接,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再把第二连接片与外壳连接,实现卷芯与外壳的电性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上向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卷芯具有中通孔,所述中通孔套接在所述定位柱上。设置定位柱对卷芯进行定位,可以减小卷芯的晃动幅度,降低产品短路的概率。
[0021]优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绝缘盖板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的外周,所述内翻边与所述绝缘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还设有束腰环,所述束腰环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束腰环上。
[0022]放入绝缘盖板时,绝缘盖板抵接在束腰环上;在绝缘盖板的顶面的外周放上密封圈,再在开口处成型内翻边,使内翻边压住密封圈和绝缘盖板,内翻边和束腰环可固定绝缘盖板,同时密封圈可对绝缘盖板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漏液。
[0023]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可密封所述注液孔的密封件。通过注液孔可往内腔内注入电解液;注入电解液后,密封件可封闭注液孔避免漏液。
[0024]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橡胶塞和密封帽,所述橡胶塞与所述注液孔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密封帽设于所述橡胶塞的外侧,所述密封帽的外周与所述注液孔焊接密封。在注入电解液后,用橡胶塞先初步封住注液孔,再通过密封帽与外壳焊接实现最终密封。
[0025]优选地,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防爆阀。设置防爆阀可在电容器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泄压,避免电容器内压力过大而爆炸。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具有注液孔的超级电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中,没有注液孔的超级电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1
‑
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其内部设有内腔,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端板;卷芯,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所述卷芯设于所述内腔内;绝缘盖板,其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绝缘盖板上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贯穿所述绝缘盖板,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金属盖板,其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或所述正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一导块上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块与所述卷芯的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二导块上的第二导柱,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开口形状适配设置,所述金属盖板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导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块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为铝质构件,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的表面上均设有镀锡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声日,刘泳澎,卢剑良,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