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电缆及电缆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2406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振动电缆及电缆连接系统,涉及电缆技术领域。该振动电缆包括芯线体、压敏膜、编织层和外套。上述外套、上述编织层、上述压敏膜和上述芯线体依次由外至内同轴设置。上述编织层包括若干编织导线,若干上述编织导线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的上述编织层。该振动电缆通过设置网状的编织层,其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也不会影响信号传递的精准性,其能使得该振动电缆在具备防电磁干扰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其信号传递的精准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该电缆连接系统具备上述振动电缆,具有其所有有益效果。具有其所有有益效果。具有其所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电缆及电缆连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动电缆及电缆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感应式振动电缆探测器,简称振动电缆。振动电缆由芯线、压敏膜、屏蔽层、外套组成。它主要被应用于周界安防行业。它可铺设在各种铁艺、围栏、围网、甚至嵌入墙体中,与开关量输出型电缆振动输出设备、一缆式电缆振动报警设备、网络型电缆振动报警设备结合使用对翻越和入侵破坏进行探测报警。其特性是感测压力和形变。当这种电缆按设计要求附在金属护栏网上时,就能感测任何真正的企图攀爬,切割,掀起或打破围墙的行为,并且通过报警器激活报警。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电缆大都没有设置编织层,仅采用简单的套状结构作为屏蔽层覆盖于芯线体上,对芯线体信号的屏蔽效果尚可,但信号传输的效率不佳。
[0004]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5]信号传输的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电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设置网状的编织层,其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也不会影响信号传递的精准性,其能使得该振动电缆在具备防电磁干扰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其信号传递的精准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000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系统,其包括上述振动电缆,具有该振动电缆的所有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电缆,其包括芯线体、压敏膜、编织层和外套。上述外套、上述编织层、上述压敏膜和上述芯线体依次由外至内同轴设置。上述编织层包括若干编织导线,若干上述编织导线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的上述编织层。
[0010]该振动电缆通过设置网状的编织层,其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也不会影响信号传递的精准性,其能使得该振动电缆在具备防电磁干扰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其信号传递的精准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芯线体包括若干芯线丝,若干上述芯线丝相互绞合形成条状的上述芯线体,上述芯线丝为无氧电解铜材料。
[0012]采用若干芯线丝相互绞合形成条状的芯线体,能够使得芯线体具备良好的信号传输功能,每根芯线丝均能对外界信号进行检测,提高对外接信号监测时的精准度,同时,高纯度无氧电解铜,具有电阻小,信号传输精度高的特性,尤其是弱电信号传输损耗小,精度高。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导线为铜线、镀锡铜线或镀银铜线,上述压敏膜包覆于上述芯线体,上述编织层包覆于上述压敏膜。
[0014]采用金属材料作为编织层,其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消除电力电缆表面电位的屏蔽作用和安全保护的屏蔽作用。在编织层作地线用时,能及时反应漏电情况。同时,其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精准度。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敏膜为高分子压电膜。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敏膜为包覆于上述芯线体的层状结构,且上述压敏膜一侧盖设于上述压敏膜的另一侧,以形成单层压敏膜结构和双层压敏膜结构,上述双层压敏膜结构占上述压敏膜的比例大于或等于40%。
[0017]电缆内层采用高分子压电膜绕包,搭盖压边率高达40%,最低能检测到 0.01HZ的微振动与冲击波信号,既保证了较高的绝缘强度的同时又提供了足够的振动信号。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套为聚乙烯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
[0019]采用聚乙烯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作为外套,其具有高硬度,防水,防紫外线,耐磨,耐老化的特性,使用寿命大于10年。该材料多用于煤矿井下,高速公路路基底下,移动通信基站铁塔等室外恶劣环境下的信号电缆。提高该电缆的适用环境。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系统,其包含上述的振动电缆,上述电缆连接系统还包括馈线电缆,上述馈线电缆包括馈线铜芯、馈线绝缘层、馈线屏蔽层和馈线护套层,上述馈线屏蔽层和上述编织层相互连接,上述馈线铜芯和上述芯线体相互连接。
[0021]该电缆连接系统包括上述振动电缆,具有振动电缆的所有有益效果。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馈线铜芯和上述芯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胶带,上述绝缘胶带绕设于上述馈线铜芯和上述芯线体。
[0023]绝缘胶带的设置能使得馈线铜芯和芯线体相互固定,避免其相互脱离影响信号的传输精度。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馈线屏蔽层和上述编织层相互焊接,上述馈线铜芯和上述芯线体相互焊接。
[0025]采用焊接的方式将馈线屏蔽层和编织层相互连接,以及馈线铜芯和芯线体相互连接,其连接紧密,同时不会影响后续产品在信号传输时的精准度。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馈线护套层和上述外套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
[0027]一体设置或固定连接的馈线护套层和外套,能保证对外界外力作用的抗干扰度,避免外界因素影响该电缆连接系统的使用。
[00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9]该振动电缆通过设置网状的编织层,其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也不会影响信号传递的精准性,其能使得该振动电缆在具备防电磁干扰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其信号传递的精准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振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标:100

振动电缆;10

芯线体;11

压敏膜;12

编织层;121

编织导线;13

外套;200

电缆连接系统;20

馈线铜芯;21

馈线绝缘层;22
‑ꢀ
馈线屏蔽层;23

馈线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线体、压敏膜、编织层和外套,所述外套、所述编织层、所述压敏膜和所述芯线体依次由外至内同轴设置;所述编织层包括若干编织导线,若干所述编织导线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的所述编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体包括若干芯线丝,若干所述芯线丝相互绞合形成条状的所述芯线体,所述芯线丝为无氧电解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导线为铜线、镀锡铜线或镀银铜线,所述压敏膜包覆于所述芯线体,所述编织层包覆于所述压敏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膜为高分子压电膜。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振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膜为包覆于所述芯线体的层状结构,且所述压敏膜一侧盖设于所述压敏膜的另一侧,以形成单层压敏膜结构和双层压敏膜结构,所述双层压敏膜结构占所述压敏膜的比例大于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伙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安周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