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3955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该正反面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安装部及一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一端,所述第二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其动力输出端上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接件一端和第二连接件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该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设有所述正反面翻转装置。面翻转装置。面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池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进行正反面翻转,以实现特定的加工工艺。现有技术路线为:从输送线上将电芯抓取到专用翻转工位后再进行翻转,输送线与专用翻转工位之间的距离一般都相对比较远,导致占用工位节拍时间较多、运动模组行程长、运行成本高,且在较长的电芯抓取过程中掉落风险大大增加,使得电芯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理念。现有的通常做法是,为提高节拍,增加相应的配置机构,而该设计增加了安装调试内容、且调试难度较高、以及不利于后期的快速维护。
[0003]故亟需开发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实现电芯的线上翻转,以节约运行成本,减小电芯生产的不确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实现了线上对电芯的正反面翻转,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需将电芯抓取至翻转工位进行翻转的情况,节约了运行成本,且大大降低了电芯掉落的风险,符合安全生产的理念。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安装部及一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一端,所述第二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其动力输出端上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接件一端和第二连接件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均包括:吸盘底板、若干吸盘以及一固定块,所述若干吸盘设于所述吸盘底板上,所述吸盘底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穿过一固定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一固定块上。
[0007]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固定块的主体为一长条块状,其一端分出两端点,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一固定块的一端点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转动连接于一固定块的另一端点上;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吸盘底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的吸盘数量均为4,4个吸盘均匀分布于所述吸盘底板上,每一吸盘连通于一真空管道。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横部和一竖部,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横部上,其动力输出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横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竖部的水平的两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竖部的两端上还分别伸出一水平的支板,每一支板的末端安装一限位块,每一所述限位块对应每一所述固定块设置,所述限位块为一方形,当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处于水平位时,每一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与每一所述固定块的顶面相抵触;当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处于竖直位时,每一限位块的内侧面与每一固定块的顶面相抵触。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包括:安装支架、第二驱动器、运动X轴和以上所述的翻转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横梁,所述运动X轴安装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驱动器滑动连接于所述运动X轴上,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反面翻转装置,所述正反面翻转装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作用下升降运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器为一滑台气缸,所述正反面翻转装置固定于所述滑台气缸的活塞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还包括一第三驱动器和一滑动件,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一面上,所述滑动件的另一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嵌于所述运动X轴上,并可沿所述运动X轴滑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滑动件上。
[0014]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正反面翻转装置通过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完成对物品的正反面翻转,其设计精巧,可用于任何正反面可吸附的物品的翻转,应用范围广。
[0016](2)该正反面翻转装置结构设计紧凑,与各类生产输送线衔接调试简单,维护和更换方便。
[0017](3)该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利用所述正反面翻转装置,可实现对电芯的线上正反面翻转,无需对电芯抓取下线后到翻转工位进行翻转,提高了生产节拍,降低了电芯掉落的风险,符合安全生产的理念,
[0018](4)简化了翻转流程,免去了翻转工位的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a处正反面翻转装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本技术的正反面翻转装置采用新型的翻转设计,可将产品抓取后在原位完成正反面翻转。将该翻转装置应用于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中后,实现了从输送线上直接抓取
电芯完成正反面翻转后再放入输送线中,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需将产品抓取到翻转工位进行翻转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节拍,并大大降低了电芯掉落的风险,减少了电芯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保证了产品质量。
[0024]本技术具体提供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及电芯正反面翻转机构,下面先介绍正反面翻转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1

3,该正反面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组件10、第二吸盘组件20、安装部30及一第一驱动器41,所述第一吸盘组件10通过一第一转轴51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30一端,所述第二吸盘组件20通过一第二转轴52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30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41安装于所述安装部30上,其动力输出端上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接件61一端和第二连接件62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6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10,所述第二连接件6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组件20;所述第一吸盘组件10在所述第一驱动器41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51转动,所述第二吸盘组件20在所述第一驱动器41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转轴52转动。如图1和3所示,首先第一吸盘组件10从电芯的输送线上抓取电芯70的正面,所述第一驱动器41的动力输出端上升,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6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2一端上升,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吸盘组件10绕所述第一转轴5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吸盘组件20绕所述第二转轴52顺时针转动,当两吸盘组件均转动至竖直位时,第二吸盘组件20的吸盘吸附电芯70的反面,第一吸盘组件10的吸盘松开电芯70,而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安装部及一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一端,所述第二吸盘组件通过一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其动力输出端上转动连接一第一连接件一端和第二连接件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均包括:吸盘底板、若干吸盘以及一固定块,所述若干吸盘设于所述吸盘底板上,所述吸盘底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穿过一固定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一固定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块的主体为一长条块状,其一端分出两端点,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一固定块的一端点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转动连接于一固定块的另一端点上;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吸盘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的吸盘数量均为4,4个吸盘均匀分布于所述吸盘底板上,每一吸盘连通于一真空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横部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荣杨锦彬陈锦潘镇鸿岳武陈文运农光成周博剑谭小勇赵振宇张红兵杨杰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龙智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