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碎浆机转子,所述碎浆机转子包括转子轮毂和从转子轮毂伸出的若干叶片,其中,在每对前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上边沿处,前一个叶片的上边沿通过开口向所述叶片之间的圆弧过渡到后一个叶片的上边沿。的圆弧过渡到后一个叶片的上边沿。的圆弧过渡到后一个叶片的上边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碎浆机转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碎浆机转子,尤其是用于造纸制浆的碎浆机的碎浆机转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OCC废纸回用领域,常用OCC线的生产设备布置依次为:碎浆机、除渣器、粗筛、分级筛、低浓除渣器、精筛、浓缩机、热分散系统、磨浆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碎浆机的性能和效率决定着整个生产线的产能,而且碎浆机在整个生产线的设备系统中属于能耗较高的设备。
[0003]在中国市场上用于OCC废纸处理的大型碎浆机(桶槽体积90立方米以上)主要为美国KBC公司的DR型碎浆机,转子形式为三件式Votex转子,除此之外,还有Voith和Valmet公司的相关设备,但是其转子的形状与KBC 公司所生产的转子不同。
[0004]中国技术专利CN209584715U公开了一种碎浆机叶轮,其结构包括轮盘和沿轮盘外圆周面均匀设置的六个叶片,每个叶片分别包括迎浆面、底面和背面,所述的背面设置在迎浆面的后部,底面设置在迎浆面的下部。六个叶片中包括间隔排列的三个第一叶片和三个第二叶片,第一叶片为蜗壳状以渐开线轨迹向轮盘中心旋绕,第二叶片的截面呈三角形。
[0005]中国技术专利CN207079415U公开了一种碎浆机转子,包括轮毂和环绕于所述轮毂的多个叶片和多个泵送翼片。叶片和泵送翼片由板材分别成型且均以叶根固定于所述轮毂。泵送翼片均以底面竖立连接于各叶片上。
[000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178077B公开了一种转子,用于造纸工业废纸碎浆工段进行废纸碎浆处理,以将废纸原料离解分离出有用纤维和杂质。该转子具有转子底板和转子中轴,在所述转子底板的周边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刀片,所述的刀片向外伸展的方向偏离所述转子底板和转子中轴的轴心,且每个所述的刀片的伸展方向一致。在其可选实施例中,还公开了转子设置有翻浆叶片,所述的翻浆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转子底板上,其一端与所述的转子中轴的外圆周面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刀片上。
[0007]图1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的碎浆机转子,如图1所示,碎浆机转子100的大部分结构形式是将弧形立筋板110焊接在铸件叶片120上,其中,立筋板 110为碎浆机转子100的导流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碎浆机转子的结构形式并没有改进,出现了碎浆机对原料的适应性不足、实际能耗偏高、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碎浆机转子,包括转子轮毂和从转子轮毂伸出的叶片,其中:在每对前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上边沿处,前一个叶片的上边沿通过开口向所述叶片之间的圆弧过渡到后一个叶片的上边沿。
[0009]因此,所述碎浆机转子上的每个叶片都不是独立地从转子轮毂伸出的,而是在根部相连并通过圆弧过渡。这种结构设计的优点是明显改善了前一个叶片的背侧与后一个叶
片的作为迎浆面的的前侧之间区域的整体导流效果,有助于涡流的形成并施予流体向转子背侧的推压,与现有技术下主要通过竖立的泵送翼片或翻浆叶片本身的搅动进行的导流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叶片的叶型剖面在叶片背侧具有凹陷、在叶片前侧与所述凹陷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平滑的凸起形状,以共同形成叶片的平滑弯折形状。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叶片的上边沿在所述转子轮毂的渐开线与所述转子轮毂的圆周所成的锐角区域内伸出所述转子轮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碎浆机转子还包括在所述转子轮毂底部径向伸出、与所述叶片的下边沿相邻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径向最大尺寸不超出所述叶片的径向延伸范围。
[0013]现有技术下迎浆面导流多是通过在叶片本体之外额外安装的立筋板、泵送翼片等实现,即便在叶片迎浆面上通过凹陷形成了弯折的技术方案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并没有提出要将叶片前侧设计为平滑的凸起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碎浆机转子的叶片背侧的凹陷和叶片前侧的平滑的凸起形状共同形成了叶片的平滑弯折形状,这种形状相比于现有技术下由叶片迎浆面下部的底面和叶片迎浆面后部的背面共同形成的折角形状,改善了叶片的导流特性。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此还注意到,相比于现有技术下的沿转子轮毂的渐开线伸出的叶片,适当减小叶片伸出角度,也即将叶片的上边沿伸出所述转子轮毂的角度限制于所述转子轮毂的渐开线与所述转子轮毂的圆周所成的锐角区域之内,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并降低能耗。
[0015]而且,通过在所述转子轮毂底部径向伸出、与所述叶片的下边沿相邻接的延伸板进一步强化了导流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延伸板与叶片的叶型剖面的共同作用下,在转子运行时产生恰如其分的涡流,提升了碎解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碎浆机转子特别适用于低浓度、立式碎浆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碎浆机的节能降耗问题,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碎浆机转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够用于更换现有技术中的碎浆机转子,解决了现有设备中的效率低下、能耗高、对原料的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碎浆机转子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叶片的上边沿沿所述转子轮毂的切线伸出所述转子轮毂。由此,叶片的上边沿以一个明显小于转子轮毂渐近线与转子轮毂夹角的角度伸出转子轮毂。
[001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碎浆机转子的各种实施形式中,在延伸板的径向最大尺寸不超出叶片的径向延伸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种变型。例如,延伸板可以呈圆形形状,这使得延伸板在各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具有一致的径向尺寸形状并大致呈扇形。当然,延伸板亦可以呈正多边形形状。但是,也可以考虑延伸板在各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具有变化的径向尺寸。此时,延伸板伸出端的边缘可以具有不同于圆弧形的形状,例如内凹或外凸的曲线形状,或者在靠近延伸板前侧叶片的区域比靠近延伸板后侧叶片的区域具有明显更大的径向尺寸,反之亦然。再例如,在各叶片之间形成的一部分扇区中延伸板边缘具有内凹的曲线形状,而在另一部分扇区中延伸板边缘具有外凸的曲线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使延伸
板在各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以不同径向尺寸伸出。
[0019]优选的是,所述叶片的叶片外缘与叶片根部的高度差在所述转子轮毂的高度的30%
‑
65%之间。
[0020]优选的是,所述叶片的转子轮毂的外径为所述叶片的外径的距离的 25%
‑
50%。
[0021]优选的是,所述延伸板的径向最大尺寸为所述叶片的外径的60
‑
80%。
[0022]优选的是,所述延伸板的径向最大尺寸为所述叶片的外径的73
‑
74%。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碎浆机转子,适用于现有OCC线中的碎浆机设备,特别是低浓度、立式碎浆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碎浆机转子,利用独特的结构形式,在碎浆过程中产生涡流,提高了碎浆效率,在相同的产能和质量的条件下,可以节省10%以上的能耗,为造纸碎浆生产线的改进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0024]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碎浆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浆机转子,所述碎浆机转子包括转子轮毂和从转子轮毂伸出的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每对前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上边沿处,前一个叶片的上边沿通过开口向所述叶片之间的圆弧过渡到后一个叶片的上边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浆机转子还包括在所述转子轮毂底部径向伸出、与所述叶片的下边沿相邻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径向最大尺寸不超出所述叶片的径向延伸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边沿在所述转子轮毂的渐开线与所述转子轮毂的圆周所成的锐角区域内伸出所述转子轮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叶型剖面在叶片背侧具有凹陷、在叶片前侧与所述凹陷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平滑的凸起形状,以共同形成叶片的平滑弯折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边沿沿所述转子轮毂的切线伸出所述转子轮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在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具有一致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在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具有不同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在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的扇区内具有不同径向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伸出端的边缘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