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驱动器、含该微驱动器的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51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偏转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露了安装有该微驱动器的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盘驱动单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磁头折片组合或其它类似装置中的具有改良结构的微驱动器。
技术介绍
磁盘驱动单元通过将磁性读/写头置于旋转的磁性媒介,比如磁盘上而实现数据的存取。参考图1a-1b,一种典型的磁盘驱动器包括驱动臂105及一组同心且高速旋转的磁盘106。该驱动臂105用于驱动安装有磁头202的磁头折片组合104(HGA)。所述磁盘106安装在主轴马达103上并由其驱动而旋转。一个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102控制驱动臂105的运动,进而驱动磁头折片组合104,从而使得具有读/写传感器的磁头202在磁盘106表面上的磁轨之间移动,进而实现将数据写入磁盘106或从磁盘106读出数据。然而,由于源自音圈马达102的固有的存在于磁头202的位移中的误差及/或存在于驱动臂105内的制造误差,使得磁头202无法获得精确的位置调整。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磁盘驱动单元中使用一个附加的驱动器,如压电微驱动器,来调整上述磁头的位移。即,压电微驱动器以更小的幅度来校正磁头202的位移,以便补偿上述音圈马达产生的误差及驱动臂内组件的制造误差。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小的磁轨记录宽度,并增加磁盘驱动单元的TPI值(tracks per inch)(同时增加了表面记录密度),从而大大提高磁盘驱动单元的存储容量。参考图1c-1e,传统的磁头折片组合104包括悬臂件904、具有读/写传感器(图未示)并安装在上述悬臂件904末端的磁头202及安装在悬臂件904上用于微调磁头202位移的微驱动器205。该悬臂件904包括互相组装在一起的基板201、挠性件207、负载杆203及枢接件206。该磁头折片组合104借助悬臂件904上的安装孔101而固定到前述驱动臂105上(参考图1a)。该磁头202位于所述微驱动器205的两侧臂2042、2044之间,其末端设有若干连接触点(未标号),这些连接触点通过复数电连接球209(金球焊接或锡球焊接方式,GBB或SBB)与位于上述挠性件207两侧的外悬臂电缆108a(suspension trace)电性连接。所述挠性件207一端设有若干连接触点107,所述连接触点107一端和内外悬臂电缆108a、108b相连接,另一端与伺服控制系统(未图示)相连接。该微驱动器205两侧臂上安装有压电片210,这些压电片210通过若干电连接球208(金球焊接或锡球焊接方式)与位于挠性件207内侧的内悬臂电缆108b电性连接,进而与挠性件207上的连接触点107相连接。藉由上述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可通过所述内外悬臂电缆108a、108b控制所述磁头202和微驱动器205。所述微驱动器205由一个U形框架204及安装在该框架两侧臂2042、2044上的压电片210组成。通过在两侧臂2042、2044上的压电片210上施加适当的电压,使得这些压电片210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框架204变形,所述框架204变形使得安装在框架204两侧臂2042、2044之间的磁头202在旋转磁盘106表面(参图1a)上的磁轨之间产生移动,进而实现磁头202的位置微调。所述每个侧臂2042、2044上均安装有压电片210,两侧臂2042、2044的一端通过底板2046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顶板2048而互相连接。该微驱动器205通过该底板2046而固定到挠性件207上,该顶板2048则用于保持上述磁头202。该顶板2048在靠近两侧臂2042、2048的位置上形成的颈部2048a、2048b。该宽度较小的颈部与所述侧臂2042、2048相连接。然而,上述传统技术中具有许多缺点。首先,由于微驱动器用于微调磁头位移,因而属于非常关键的部件,其精度对于改善磁盘的读写性能及提高磁盘的存储容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须具有非常高的制造精度。特别是微驱动器顶板两侧的颈部须具有非常高的制造精度,这是由于颈部2048a、2048b的宽度越小,其冲程幅度性能(stroke amplitude performance)越好,但真实的制造能力或公差有限,所以该具有高冲程性能的关键尺寸的制造质量不容易控制,另外,颈部2048a、2048b的宽度太小使得其在受到冲击时可能发生断裂现象,因此其加工及组装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其次,由于这种微驱动器的U形框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固有误差,使得两侧臂的位置无法达到完全一致,即两侧臂并非理想地互相对称,相应地,安装在两侧臂上的压电片也并非理想地互相对称,这样当施加电压到压电片时,两侧臂无法产生幅度一致的变形,进而使安装于两侧臂之间的磁头无法实现精确的位置调整;另外,当压电微驱动器被激发时,由于微驱动器的U形框架的限制,所述磁头将作单纯的平动而无法获得较大幅度的位移;另外,在传统技术中,所述压电微驱动器必须利用诸如环氧树脂胶等粘结剂将其U形框架的底板物理粘结到悬臂件的挠性件上,因而装配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微驱动器、含有该微驱动器的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及组装、调整磁头位置的能力强的微驱动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微驱动器的、装配更加方便、磁头位置调整能力更强的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单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旋转运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驱动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另一端的磁头支撑板。其中,所述磁头支撑板与所述间隔体分设于所述横梁的相反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两侧均安装有压电元件。所述横梁由金属、合金或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压电元件为薄膜压电片或陶瓷压电片,其可具有多层结构或单层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头折片组合,包括磁头;微驱动器;及承载上述磁头与微驱动器的悬臂件;其中该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旋转运动。其中,所述微驱动器通过其上的压电元件与悬臂件的电性连接而同时实现所述微驱动器与悬臂件之间的物理连接。所述间隔体夹设于所述悬臂件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一种磁盘驱动单元,包括磁头折片组合;与该磁头折片组合连接的驱动臂;磁盘;用于驱动该磁盘的主轴马达,其中该磁头折片组合包括磁头;微驱动器;及承载上述磁头与微驱动器的悬臂件;其中该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旋转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微驱动器采用单片式或横梁式框架取代了传统的U形框架,使得压电元件可以精确的、以背靠背的形式安装在所述单片式框架的两侧,从而提高了压电元件的位置安装精度;其次,本专利技术将磁头安装在单片式框架的末端,因而在相同的偏转角度下,磁头的偏移幅度更大,亦即磁头的位置调整能力更强;另外,单片式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微驱动器,包括:    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偏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部;其中,所述横梁当所述压电元件被激发时产生偏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另一端的磁头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头支撑板与所述间隔体分设于所述横梁的相反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侧均安装有压电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由金属、合金或陶瓷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压电元件为薄膜压电片或陶瓷压电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压电元件为多层结构或单层结构。8.一种磁头折片组合,包括磁头;微驱动器;及承载上述磁头与微驱动器的悬臂件;其中该微驱动器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横梁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一端的间隔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