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34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涡流选粉机、旋风筒、袋式收尘器、引风机系统、排烟筒,涡流选粉机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一,旋风筒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二,袋式收尘器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三。进料仓通过螺旋给料机与涡流选粉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实现钢渣微粉RO相的有效脱除,不需添加任何添加剂,整体工艺成本低,进而实现提高钢渣微粉的水化活性和产品附加值等技术效果。钢渣微粉原粉的比表面积降低意味着钢渣微粉生产能耗的明显降低,有利于节约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渣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钢渣(以下简称钢渣)含有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相似的水化活性矿物,如β

C2S、C3S、铁铝酸钙、铁酸钙、f

CaO等,这些矿物成分使得钢渣具有胶凝性。由于钢渣矿物学特征复杂,矿物相鉴定和矿物相定量检测难度大,关于钢渣显微结构分析的基础研究最新进展不理想,对钢渣矿物学特征包括钢渣的矿物组成和构造特征等缺乏系统研究。
[0003]目前钢渣主要用作水泥生料原料、水泥混合材或混凝土掺和料。因钢渣中含有与水泥熟料类似的水化活性矿物,其最主要利用方式作为水泥混合材或混凝土掺合料。同时钢渣中还含有金属Fe、Fe3O4和RO相(指钢渣中FeO、MgO、CaO、MnO等物质形成的连续固溶体)这一类水化惰性矿物,它们完全不具备水化活性,若不将其有效分离,钢渣微粉的水化活性将明显低于矿渣微粉,也不能满足GB/T 20491

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的要求,无法实现钢渣微粉的规模化应用。惰性矿物一般占钢渣矿物含量约30%,而RO相为钢渣的主导水化惰性矿物。钢渣中惰性矿物(RO相),导致活性矿物相对含量降低,钢渣活性指数低,掺入钢渣的水泥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影响水泥力学性能,这是影响钢渣在水泥中应用量以及钢渣总利用量的关键难题。
[0004]相对于钢渣微粉中β

C2S、C3S、铁铝酸钙、铁酸钙、f

CaO等物相,RO相有弱磁性,硬度相对较大,密度较大,若通过粉磨工艺使RO相与其它物相有效剥离,由于其硬度高,同等条件下其颗粒粒度较大,加上密度较大,则可以通过风选等物理方式进行分离。
[0005]现有技术中的钢渣微粉比表面积一般为450

600m2/kg,但其中的RO相被过粉磨,且没有被选出,由于RO相完全不具备水化活性,导致钢渣微粉的整体水化活性较低,不能满足GB/T28293

2012《钢铁渣粉》要求。
[0006]专利CN202010931383.X一种超细钢渣粉的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超细钢渣粉的生产方法,将比表面积在400

600m2/kg之间的钢渣细粉,先进入第一分级机分选出比表面积为700m2/kg以上的合格产品,剩余粗粉再进入球磨机粉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生产工艺,该比表下的钢渣粉活性接近或达到S95级矿渣粉的水平。用此比表面积下的钢渣粉可以与S95级矿粉进行1:1复合,生产超过S95级的改性矿粉。该专利技术以高细度的钢渣微粉为原料,其中的RO相等惰性矿物在球磨机等作用下将被强制粉磨至过细粒度,使得RO相的粒度、质量与其它矿物高度接近,通过风选方式进行超细粉体物理分离的效率很低,且粉磨耗能高,实用性较差。
[0007]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较低成本下实现钢渣水化活性提升和惰性矿物分离,解决钢渣微粉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为钢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可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钢渣微粉RO相的有效脱除。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涡流选粉机、旋风筒、袋式收尘器、引风机系统、排烟筒,涡流选粉机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一,旋风筒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二,袋式收尘器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三。
[0011]所述的进料仓通过螺旋给料机与涡流选粉机连接。
[0012]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启动引风机,使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0014](2)装料:将钢渣微粉原粉装入进料仓,在负压作用下螺旋给料至涡流选粉机;
[0015](3)分步分选:涡流分选机将分选出的粗料回收至收料仓一,称为粗粉;分选出的细料在负压风作用下继续进入旋风筒,旋风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将分选出的粗料回收至收料仓二,称为中粉;分选出的细料在负压风作用下继续进入袋式收尘器回收至收料仓三,称为细粉;气体通过排烟筒排出。
[0016]所述钢渣微粉原粉的比表面积为260

380m2/kg,RO相含量为25%

50%;
[0017]所述钢渣微粉原粉掺量为30%时的水化活性指数为50%

69%。
[0018]所述下料器频率设定为8

10Hz;引风机系统的风机频率45

75Hz。
[0019]所述涡流选粉机频率7

40Hz。
[0020]所述粗粉的比表面积≤100m2/kg;密度>3.50g/cm3,RO相含量占比≥60%。
[0021]所述中粉的比表面积为360

600m2/kg;密度为3.15

3.50g/cm3,RO相含量占比≤30%。
[0022]所述细粉的比表面积≥1000m2/kg;密度<3.15g/cm3,RO相含量占比≤10%。
[0023]所述袋式收尘器收尘后的气体粉尘浓度≤10mg/m3。
[0024]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可将钢渣微粉中的RO相等惰性矿物进行分离,并将其有效富集至粗粉中,粗料RO相和TFe含量高,可作为炼铁原料。中粉和细粉的RO相含量明显下降,水化活性明显提升,可达到矿渣微粉的水化活性标准,中粉和细粉RO相含量低,水化活性高,可作为矿渣微粉掺和原料。
[002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渣微粉原粉比表面积范围可确保其中的RO相不会被过粉磨,使其保持一定的粒度。相对于钢渣微粉中可水化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物质,RO相的硬度和密度均较大,因此可在涡流选粉机、旋风筒等装置中被选出,多数进入粗粉中,而具备水化活性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物质多数进入中粉和细粉中。这样中粉和细粉的RO相含量明显降低,而RO不具备水化活性,则RO的脱除必然会导致中粉和细粉的水化活性提升,直至可达到GB/T28293

2012《钢铁渣粉》要求。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实现钢渣微粉RO相的有效脱除,不需添加任何添加剂,整体工艺成本低,进而实现提高钢渣微粉的水化活性和产品附加值等技术效果。钢渣微粉原粉的比表面积降低意味着钢渣微粉生产能耗的明显降低,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进料仓1、涡流选粉机2、旋风筒3、袋式收尘器4、下料器5、引风机系统6、排烟筒7、料仓一8、收料仓二9、收料仓三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涡流选粉机、旋风筒、袋式收尘器、引风机系统、排烟筒,涡流选粉机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一,旋风筒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二,袋式收尘器通过下料器连接收料仓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仓通过螺旋给料机与涡流选粉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启动引风机,使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处于负压状态;(2)装料:将钢渣微粉原粉装入进料仓,在负压作用下螺旋给料至涡流选粉机;(3)分步分选:涡流分选机将分选出的粗料回收至收料仓一,称为粗粉;分选出的细料在负压风作用下继续进入旋风筒,旋风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将分选出的粗料回收至收料仓二,称为中粉;分选出的细料在负压风作用下继续进入袋式收尘器回收至收料仓三,称为细粉;气体通过排烟筒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渣微粉RO相气力分选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微粉原粉的比表面积为260

380m2/kg,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锋马光宇刘常鹏徐鹏飞刘莹杨大正耿继双钱峰赵俣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