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35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耐热老化性优异、硬度和机械物性也优异、并且成型性也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解决方案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其包含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由包含橡胶成分、树脂成分等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成型体,已知在构成成型体的基体的表面(例如,需要滑动性的部位)形成有具有滑动性的被覆体的多层结构的成型体。作为这样的多层结构的成型体的例子,可举出汽车的玻璃导槽。
[0003]对于汽车的玻璃导槽的具有滑动性的被覆体所使用的材料,要求平衡良好地具有各种特性。作为这样的特性,特别是可举出耐油性、高温下的油渗出少(以下也称为“耐热老化性”。)、硬度、机械强度等。
[0004]关于该耐热老化性,存在以下这样的想法:在将由包含软化剂的材料形成的上述被覆体层叠于由包含软化剂的材料形成的上述基体(玻璃导槽主体)时,由于被覆体中的软化剂浓度与基体中的软化剂浓度之差而导致软化剂(油)移动,产生渗出现象。
[0005]专利文献1中,尝试了通过对层叠体的构成下功夫,具体而言,通过设为“表层材料(滑动材料)中的油性软化剂(油)相对于非晶成分量的比例≥下层材料中的油性软化剂相对于非晶成分量的比例”,从而改良耐热老化性(抑制暴露于高温时的表面粘性(
ベタ
)的产生)。作为构成表层材料和下层材料的热塑性弹性体,记载了将聚烯烃树脂10~60重量份、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30~70重量份和油性软化剂5~50重量份(将它们的合计设为100重量份。)在交联剂的存在下进行动态地热处理而得的产物。
[0006]进一步,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在基体表面形成有被覆体的多层结构弹性体成型体中,设为“被覆体中的软化剂(油)的比例/基体中的软化剂的比例为0.00以上且小于0.30”。在实施例的被覆体材料中,相对于EPDM100phr,配合有200phr聚丙烯。另外,在该文献中,没有记载成型体的强度等。
[0007]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完全或部分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中,配合有聚丙烯、填料、脂肪酸酰胺等的表皮构件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另外,在该文献中,没有记载由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的硬度、机械强度等。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38440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000485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

176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然而,就以往的滑动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体而言,各个特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表层材料中,如果油性软化剂多,则难以提高硬度。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老化性优异、硬度和机械物性(拉伸弹性模量、拉伸断裂强度)也优异、并且成型性也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型体等。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7][1][0018]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其包含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其中,α

烯烃的碳原子数为3~20。)的利用酚醛树脂系交联剂(E)得到的交联体,并且,
[0019]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包含:
[0020]结晶性聚烯烃(B)360~460质量份、
[0021]软化剂(C)70~140质量份、以及
[0022]润滑剂(D)2~6质量份(其中,将上述共聚物(A)的量设为100质量份。)。
[0023][2][0024]根据上述[1]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满足下述要件(a1)。
[0025]要件(a1):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e)相对于来源于α

烯烃的结构单元(o)的摩尔比[(e)/(o)]为50/50~85/15。
[0026][3][0027]根据上述[1]或[2]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结晶性聚烯烃(B)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定得到的熔点为150~170℃。
[0028][4][0029]根据上述[1]~[3]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结晶性聚烯烃(B)为丙烯系聚合物。
[0030][5][0031]根据上述[1]~[4]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软化剂(C)为石蜡油。
[0032][6][0033]根据上述[1]~[5]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润滑剂(D)为芥酸酰胺。
[0034][7][0035]根据上述[1]~[6]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其为在上述酚醛树脂系交联剂(E)的存在下对上述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与上述结晶性聚烯烃(B)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动态热处理而得的。
[0036][8][0037]根据上述[1]~[7]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上述酚醛树脂系交联剂(E)的量相对于上述共聚物(A)100质量份为2~9质量份。
[0038][9][0039]一种成型体,其包含上述[1]~[8]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
[0040][10][0041]一种层叠体,其为包含上述[1]~[8]中任一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的层与包含软质材料的层层叠而成的。
[0042][11][0043]根据上述[10]的层叠体,上述软质材料的硬度(A硬度)为65~95。
[0044][12][0045]根据上述[11]的层叠体,上述软质材料包含热塑性弹性体。
[0046][13][0047]根据上述[12]的层叠体,上述软质材料包含含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上述组合物(II)包含软化剂,上述软化剂在上述组合物(II)中所占的质量分率(W
2c
)为30~50质量%。
[0048][14][0049]根据上述[13]的层叠体,上述软化剂(C)在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中所占的质量分率(W
1c
)相对于上述软化剂在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中所占的质量分率(W
2c
)之比(W
1c
/W
2c
)为0.60以下。
[0050][15][0051]一种物品,其包含上述[10]~[14]中的任一层叠体。
[0052][16][0053]根据上述[15]的物品,其为窗框密封件、玻璃导槽或建材用垫片。
[005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55]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优异,硬度和机械物性(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其包含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的利用酚醛树脂系交联剂(E)得到的交联体,所述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中,α

烯烃的碳原子数为3~20,并且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包含:结晶性聚烯烃(B)360~460质量份、软化剂(C)70~140质量份、以及润滑剂(D)2~6质量份,其中,将所述共聚物(A)的量设为100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所述乙烯

α

烯烃

非共轭多烯共聚物(A)满足下述要件(a1),要件(a1):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e)相对于来源于α

烯烃的结构单元(o)的摩尔比、即(e)/(o)为50/50~85/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所述结晶性聚烯烃(B)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定得到的熔点为150~17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所述结晶性聚烯烃(B)为丙烯系聚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所述软化剂(C)为石蜡油。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所述润滑剂(D)为芥酸酰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泰裕依田勇佑千蒲翔山本昭广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