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和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34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00
与绕线机的种类无关地适当桥接交叉线。定子具备:定子铁芯,具有十二个齿部;和绝缘件,具有将三个相的交叉线保持的交叉线保持部。各相的交叉线包括:第一交叉线;第二交叉线;以及第三交叉线,桥接于将其他两个相的四个齿部包夹的两个齿部之间。交叉线保持部包括:桥接第一交叉线的一对第一缺口槽;桥接第二交叉线的一对第二缺口槽;以及桥接第三交叉线的一对第三缺口槽。一对第一缺口槽皆为深槽,一对第二缺口槽皆为浅槽,两个相的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一对第三缺口槽包括深槽和浅槽,其他一个相的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一对第三缺口槽皆为深槽。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一对第三缺口槽皆为深槽。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一对第三缺口槽皆为深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和电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子和具备该定子的电动机,所述定子在定子铁芯的多个齿部缠绕有三相绕组。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产品,在将定子铁芯和绕组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件设有交叉线保持部,该交叉线保持部对将同相绕组彼此连接的交叉线进行保持。例如,已知有一种技术,在具有12个齿部的圆筒形状的定子中,与三相电源的各相对应地在交叉线保持部设置有在定子的中心轴方向上形成为三层的交叉线容纳槽,从而确保不同相的交叉线间的绝缘距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198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4]再有,作为在定子铁芯的各齿部卷绕绕组的绕线机,有能够将与三相分别对应的绕组互相同步地(通过三个喷嘴同时进行相同动作而将与各相对应的绕组同时地)卷起的三喷嘴绕线机以及用一个喷嘴来一个相一个相地将绕组依次卷起的单喷嘴绕线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定子利用三喷嘴绕线机来进行绕组的卷绕。此处,在三喷嘴绕线机中,由于能够在各相同时进行对称的卷绕(将与各相对应的绕组以相同卷起方式进行卷绕),因此能够以不同相的交叉线彼此不互相接触的方式卷起绕组。另一方面,在单喷嘴绕线机中,例如,依次卷起U相、V相、W相的绕组,因此,在各相对称的卷起方式中,例如,最后的W相的交叉线与先卷起的U相、V相的交叉线交叉,不能确保不同相的交叉线间的绝缘距离,且不能适当地桥接交叉线。因此,为了在用单喷嘴绕线机卷绕绕组的情况下不同相的交叉线彼此不交叉,需要使利用单喷嘴绕线机进行卷绕的情况下的交叉线保持部的形状成为与利用三喷嘴绕线机进行卷绕的情况不同的形状。因此,存在因绕线机的种类而不能使绝缘件的交叉线保持部的形状通用化这一问题。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定子和具备该定子的电动机,该定子能够与绕线机的种类无关地适当桥接交叉线。(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定子具备: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12个齿部;三相绕组,缠绕于所述齿部;以及绝缘件,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端部,且使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三相绕组之间绝缘,所述三相绕组包括:将缠绕于互不相同的所述齿部的同相的绕组彼此连接的交叉线;以及与各相对应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各相的所述交叉线包括第一交叉线、第二交叉线和第三交叉线,各相
的所述第一交叉线桥接于形成第一齿部对的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各相的第二交叉线桥接于形成第二齿部对的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各相的第三交叉线桥接于将其他两个相的四个所述齿部包夹的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在所述轴向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绝缘件具有交叉线保持部,所述交叉线保持部包括:桥接所述第一交叉线的一对第一缺口槽;桥接所述第二交叉线的一对第二缺口槽;以及桥接所述第三交叉线的一对第三缺口槽,所述一对第一缺口槽皆为深槽,所述一对第二缺口槽皆为深度比所述深槽浅的浅槽,三个相中的两个相的所述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所述一对第三缺口槽包括所述深槽和所述浅槽,所述三个相中的另一个相的所述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所述一对第三缺口槽皆为所述深槽。(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与绕线机的种类无关地适当桥接交叉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中A

A线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上述电动机中的定子的立体图、侧视图。图4是上述定子的侧视图。图5是说明绕组对于上述定子的各齿部的缠绕例的俯视图,分别地,A表示第一绕组的缠绕例,B表示第二绕组的缠绕例,C表示第三绕组的缠绕例。图6是上述定子中的第一绝缘件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第一绝缘件的交叉线保持部的展开图。图8是表示使用单喷嘴绕线机而在上述交叉线保持部桥接的各相的交叉线和定子铁芯的各齿部之间的关系的展开图。图9是表示使用三喷嘴绕线机而在上述交叉线保持部桥接的各相的交叉线和定子铁芯的各齿部之间的关系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10](电动机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中A

A线方向的剖视图。电动机1是无刷直流电机,例如,作为在空调的室外机搭载的送风扇的旋转驱动源使用。
[0011]该电动机1是内转子式的永磁电动机,该电动机在产生旋转磁场的圆筒形状的定子(stator)2的内周侧能够旋转地配置具有永磁铁的转子(rotor)3。
[0012]定子2具备: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定子芯)21,具有圆筒形状的轭部211和从轭部21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部212;以及三相的绕组23,通过绝缘件22缠绕于齿部212。除了定子铁芯21的内周面之外,定子2被由树脂形成的电机外壳6覆盖。
[0013]转子3在定子铁芯21的内周侧具有预定的空隙(间隙)且旋转自如地配置。转子3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在与定子铁芯21对置的外周面环状地配置10个永磁铁21的10极表面磁铁型。永磁铁31固定于外周侧铁芯32的外周面。再有,在图示的例子
中,采用了外周侧铁芯32和内周侧铁芯34的分体结构来作为转子铁芯,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不具备绝缘构件33的单一转子铁芯。
[0014]轴35由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支承。分别地,第一轴承41由第一支架51支承,第二轴承42由第二支架52支承,从而使转子3旋转自如地被支承。
[0015]第一轴承41支承转子3的轴35的一端侧(输出侧)。第二轴承42支承转子3的轴35的另一端侧(输出相反侧)。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例如使用滚珠轴承。
[0016]第一支架51为金属制(钢板、铝等),且配置于电机外壳6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即轴35的输出侧。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意指定子的中心轴O(轴心)方向。此外,电动机1、定子2、绝缘件22、转子3和轴35的各自的中心轴与中心轴O一致。
[0017]第一支架51具有用于容纳第一轴承41的第一轴承容纳部511和从第一轴承容纳部511的开口端向周围延伸的凸缘部512。第一轴承容纳部511形成为具有使轴35通过的贯通孔的有底部圆筒形状,第一支架51的凸缘部512在电机外壳6的成形时被插入成形,并与电机外壳6成为一体。第一轴承41的外环压入第一轴承容纳部511的内表面,由该第一轴承41的内环支承的轴35的输出侧从在第一轴承容纳部511的底部中央形成的贯通孔向外部突出。
[0018]第二支架52为金属制(钢板、铝等),固定于电机外壳6的另一端侧、即轴35的输出相反侧。第二支架52具有圆板形状的支架主体521、与电机外壳6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部(外缘部)抵接的外缘部520以及用于容纳第二轴承42的第二轴承容纳部522。支架主体521的外缘部520与电机外壳6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部(外缘部)螺纹连接。第二轴承容纳部522形成为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子,具备: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12个齿部;三相绕组,缠绕于所述齿部;以及绝缘件,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端部,且使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三相绕组之间绝缘,所述三相绕组包括:将缠绕于互不相同的所述齿部的同相的绕组彼此连接的交叉线;以及与各相对应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各相的所述交叉线包括第一交叉线、第二交叉线和第三交叉线,各相的所述第一交叉线桥接于形成第一齿部对的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各相的所述第二交叉线桥接于形成第二齿部对的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各相的所述第三交叉线桥接于将其他两个相的四个所述齿部包夹的两个所述齿部之间,在所述轴向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绝缘件具有交叉线保持部,所述交叉线保持部包括:桥接所述第一交叉线的一对第一缺口槽;桥接所述第二交叉线的一对第二缺口槽;以及桥接所述第三交叉线的一对第三缺口槽,所述一对第一缺口槽皆为深槽,所述一对第二缺口槽皆为深度比所述深槽浅的浅槽,三个相中的两个相的所述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所述一对第三缺口槽包括所述深槽和所述浅槽,所述三个相中的另一个相的所述第三交叉线所桥接的所述一对第三缺口槽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洋一松冈忠雄小岛智则山田雅树守屋飒马松井庸佑法布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