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行人交通行为的交通安全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27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行人交通行为的交通安全研究方法,其中,步骤1:信息采集单元对驾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进行采集并发送到决策单元,决策单元对信息进行筛选,去除无用的信息,保留可靠且参考价值较大的信息;步骤2:在决策单元中,利用已经收集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以及调研得到的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利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和优势比模型研究行人面对交通流相比于背对交通流对行人安全性的影响;另外,基于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行人在城市道路和公路的交叉口、路段斑马线和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时的安全性,最后根据行人在不同交通行为下安全性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的建议。议。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行人交通行为的交通安全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是行人交通安全的一种基于行人交通行为的交通安全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行人作为道路使用者的主要群体,极大程度上参与到道路交通系统中。在我国,大多数道路上存在着车辆与行人混行的交通模式,且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交通出行需求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的风险。道路上的行人最容易与行驶中的车辆相撞而受伤,因此,涉及车辆碰撞行人的交通事故是一个重大问题。2019年全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行人的交通事故共发生53558起,死亡17473人,受伤45495人,分别占2019年事故总起数、总死亡人数和总受伤人数的21.6%、27.8%和17.8%。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弱势群体,死亡和受伤在总人数中占比较大,因此行人交通安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行人交通事故发生在城市道路上,主要是因为较高的行人流量和交通流量。然而,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过快等原因,发生在公路和乡村道路上的事故,对行人安全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不同道路服务水平下,车辆与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具有差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人交通行为为行人交通安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对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的调研和筛选,通过分析行人不同交通行为下的事故率,研究行人以不同行进方向和不同过街方式过街的安全性,即行人面对交通流行进相比于背对交通流行进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以及行人在城市道路或公路交叉口、路段斑马线和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方法共有以下技术模块:信息采集单元和决策单元。其中信息采集单元是通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获得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通过调研得到的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决策单元是对调研来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进行筛选和分析,从而判断行人在路段上不同行进方向下的事故率大小以及行人在不同地点过街时的事故率大小,研究行人不同行进方向下的安全性以及行人在不同过街方式下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的措施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步骤1:信息采集单元对驾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进行采集并发送到决策单元,决策单元对信息进行筛选,去除无用的信息,保留可靠且参考价值较大的信息。
[0007]步骤2:在决策单元中,利用已经收集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以及调研得到的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利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和优势比模型研究行人面对交通流相比于背对交通流对行人安全性的影响;另外,基于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行人在城市道路和公路的交叉口、路段斑马线和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时的安
全性,最后根据行人在不同交通行为下安全性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的建议。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行人交通安全研究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本方法具体工作原理具体介绍如下。
[0010]步骤一:该方法是基于对行人交通事故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对行人交通流量的调研。首先,收集了交警大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筛选出涉及车辆碰撞行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对行人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筛选,筛选要求为:(1)仅记录导致行人受伤或死亡的交通事故,行人未伤亡且仅财产损失的事故不记录在内;(2)仅驾驶员伤亡的事故及人数不记录在内;(3)记录在行车道和交叉口发生的行人交通事故;(4)小区内的行人交通事故、菜市场及驾校等封闭区域的行人交通事故不在研究范围内;(5)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无法确定发生地点的事故不在研究范围内。将事故数据根据行人交通行为和道路类型,分为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中沿道路纵向行进的行人事故数据和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不同地点过街的行人事故数据。
[0011]步骤二:根据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分类结果,对行人交通流量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1)在不同道路类型中沿道路纵向行进时面对交通流的行人流量;(2)在不同道路类型中沿道路纵向行进时面对交通流的行人流量;(3)在不同道路类型中横向过街时在交叉口过街的行人流量;(4)在不同道路类型中横向过街时在路段斑马线处过街的行人流量;(5)在不同道路类型中横向过街时在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的行人流量。
[0012]步骤三:基于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数据,分别计算行人沿道路面对交通流和背对交通流行进的事故比例和行人流量比例,运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的方法比较事故比例和行人流量比例是否一致,首先将行人面对交通流的伤亡人数与背对交通流的伤亡人数数据表导入SPSS中,选择分析——非参数检验——旧对话框——卡方,将行人面对交通流和背对交通流的行人流量比例输入到期望值中,输出结果;分别计算行人在主干路、次干里和支路中行人面对交通流和背对交通流的行人交通事故率,以及在干线公路、支线公路和村道中行人面对交通流和背对交通流的行人交通事故率,建立优势比模型,将行人事故率带入优势比模型中,计算在不同道路类型中行人面对交通流相比于背对交通流对行人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0013]步骤四:基于事故数据和行人流量数据,分别计算城市道路和公路中行人在交叉口、路段斑马线和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的行人事故率,选取道路类型和过街方式作为两因素方差分析的两个因素,对行人过街方式对行人交通事故率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将数据输入到SPSS中,对行人事故率样本数据进行样本质量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对样本数据进行转换;然后判断道路类型和过街方式的交互作用是否对行人在不同地点过街时的交通事故率存在交互作用,根据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判断道路类型和过街方式对行人交通事故率的影响分析是选择主效应分析还是单独效应分析;根据判断结果,得到不同道路类型中行人在交叉口、路段斑马线和路段无斑马线处过街的安全性。
[0014]步骤五:根据对行人行进方向的研究结果和对行人过街方式的研究结果,提出提
高行人交通安全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行人交通安全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行人交通行为的交通安全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和决策单元,其中,步骤1:信息采集单元对驾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和行人交通流量进行采集并发送到决策单元,决策单元对信息进行筛选,去除无用的信息,保留可靠且参考价值较大的信息;步骤2:在决策单元中,利用已经收集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以及调研得到的行人交通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梦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