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32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及方法,其中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安装于一六自由度的机械臂上,所述线圈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线圈内部的磁场分布的磁场传感器,所述磁场传感器与接收其检测信号得到磁场大小及向量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线圈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电流源,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方向控制转动调整线圈位置的机械臂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大小控制驱动线圈的电流源电性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弱磁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灵敏度弱磁探测技术主要有基于光学技术的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光泵浦(Optical Pumping)、非线性磁光旋转(NMOR)等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来测量极化原子在磁场中的振荡信号或自旋演化信号,进而得到磁场的大小。
[0003]基于这些弱磁探测技术的磁力仪在某个给定方向上的磁场中,其灵敏度可以达到最优值,然而随着磁力仪敏感方向与待测对象的磁场角度发生偏差,在敏感方向上的磁场分布均匀性显著下降,导致磁力仪灵敏度会逐渐下降,甚至到某些特定角度灵敏度下降为接近零(即存在一定“死区”)。
[0004]前人针对磁力仪本身做了许多改进的研究来减少或消除“死区”效应。例如采用相干布居囚禁(CPT)(文献:Phys.Rev.Lett.105,193601(2010))、多气室或探头(文献:Eur.Phys.J.Appl.Phys.13,143(2001)、Phys.Rev.A 82,013837(2010)等,此方案极易受磁场梯度干扰)、正交偏振态调制法(文献:Phys.Rev.A89,062507(2014))、椭圆偏振探测光技术(文献Phys.Rev.A 101,063408(2020))、光强度调制法(文献:Rev.Sci.Instrum.86,103105(2015))、基于双谐振的单光束探测法(文献:Phys.Rev.Appl.15,024033(2021))等。
[0005]当磁力仪应用到具体场景中,特别是将装置放入地磁场中时,由于外磁场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需要采用上述改进的磁力仪,或需要考虑对外磁场的补偿从而减少其对待测对象磁场的干扰。
[0006]然而,磁场补偿的主要途径,包括上述文献中涉及的无死区磁力仪研究,都是基于利用导磁材料制作的磁屏蔽,将磁力仪和待测对象(或模拟磁场)放入磁屏蔽当中。此方法虽然能实现较高灵敏度,但依赖于体积庞大、笨重的磁屏蔽,成本较高且在移动的场景应用极其不便。
[0007]还有一种补偿方法是采用三维线圈,通过调整三个方向上的不同电流,使得中心均匀区的磁场稳定在某个范围。此种方法简便,但存在的明显问题是,由于外磁场方向的不确定性,要达到均匀的补偿效果,对三个方向上的线圈设计要求非常高。这是因为三个方向线圈的地位是相等的,需要每个方向上的线圈都能产生均匀区较一致的补偿磁场。常用的三维Helmholtz线圈,每个方向具有较一致的均匀区,但每个均匀区较小,不适合需要较大均匀区的场合。
[0008]高灵敏度弱磁探测技术在空间探测、地球物理、生物医学、海洋探测等具有重要应用,而目前能移动并用在户外的磁力仪仍会受到“死区”效应的影响(文献:Phys.Rev.Appl.14,011002(2020).)。
[0009]因此,需要一种能减少“死区”的影响、减少补偿线圈的复杂性、实现较大的磁场补偿均匀区范围、有效地减少体积与质量、能方便在户外应用的磁场补偿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减少“死区”的影响、减少补偿线圈的复杂性、实现较大的磁场补偿均匀区范围、有效地减少体积与质量、能方便在户外应用的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及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包括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安装于一六自由度的机械臂上,所述线圈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线圈内部的磁场分布的磁场传感器,所述磁场传感器与接收其检测信号得到磁场大小及向量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线圈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电流源,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方向控制转动调整线圈位置的机械臂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大小控制驱动线圈的电流源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机械臂包括安装于固定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以及线圈之间均设有支撑臂,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三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四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五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六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之间均通过传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均与控制其转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第四电机、第六电机为水平转动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五电机为垂直转动设置。
[0015]进一步,与线圈连接的所述支撑臂采用无磁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是一定长度的无磁材料,减少磁场干扰。
[0016]进一步,所述线圈是一维线圈。在机械臂控制精度足够的情况下,采用一维线圈以有效控制线圈体积与质量,并降低结构复杂性。
[0017]或者,所述线圈为三维线圈,包括主线圈和两个次线圈,所述主线圈与连个次线圈分别设置于三个正交方向上。
[0018]进一步,所述主线圈采用无矩线圈、组合线圈或螺线管,提高由其流过的电流所产生磁场的均匀区。
[0019]进一步,两个次线圈采用亥姆霍兹线圈形式、正弦线圈、或余弦线圈,能产生更大均匀区。
[0020]进一步,所述线圈采用无磁材料制成。
[0021]上述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2](1)初始时刻,线圈的方位处于已知位置;
[0023](2)线圈内的磁场传感器检测背景磁场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分析背景磁场各个分量大小,并得到总合成磁场的大小B0及向量B0;
[0024](3)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磁场方向,控制机械臂的六个电机转动,使得线圈的位置与背景磁场向量B0的方向一致;
[0025](4)控制器根据得到的总合成磁场的大小B0,控制用来驱动线圈的电流源,使得线圈产生一个与总合成磁场B0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磁场B1,即B1=

B0,补偿背景磁场;
[0026](5)通过磁场传感器对线圈内部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自动调节电流源,形成闭环控制,使得线圈内部磁场接近于零。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8]1、利用多轴机械臂随时灵活地调整线圈方向,使得主线圈磁场方向与背景磁场方向重合,方便根据需要来对背景磁场补偿,或利用背景磁场避开检测死区,提高磁力仪的探测灵敏度。
[0029]2、在达到同样补偿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简化线圈结构形式,甚至可以只采用一维线圈补偿,在达到较大补偿均匀区的同时,减少体积与质量、降低结构复杂性。即使采用三维线圈补偿,对其他两个方向的线圈均匀区要求更低,也有利于减少体积和质量。
[0030]3、无需使用磁屏蔽筒等笨重的屏蔽材料,可以工作在地磁场环境下,可以采用移动电源例如蓄电池等供电,可移动性高并可应用在户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包括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安装于一六自由度的机械臂上,所述线圈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线圈内部的磁场分布的磁场传感器,所述磁场传感器与接收其检测信号得到磁场大小及向量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线圈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电流源,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方向控制转动调整线圈位置的机械臂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由其根据磁场大小控制驱动线圈的电流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安装于固定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以及线圈之间均设有支撑臂,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三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四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五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第六电机与相应的支撑臂之间均通过传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均与控制其转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四电机、第六电机为水平转动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五电机为垂直转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线圈连接的所述支撑臂采用无磁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控制的磁场主动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曙光金铭刘金生王凯杰泰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