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81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燃料喷射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阀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阀体中孔,所述阀体中孔的上端为座面,所述阀体的下端与所述阀体中孔的底部位置设有流通槽与阀体外部相通,所述阀体中孔的内部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上下方向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环形槽,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上下位置分别为上端圆柱面和下端圆柱面,所述上端圆柱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形成上连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电磁阀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驱动要求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耐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可靠,能够具有更可靠的使用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阀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燃料喷射阀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动力总成污染物排放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电控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压强逐步增高。为实现对超高压燃料的密封及精确控制,需要更高的电磁力,相应的磁性材料成本更高及安装空间需求更大。如今普遍使用的球阀、平面阀等阀组件结构均面临这种问题。这导致电控燃料喷射系统成本陡增,安装适应性变差。
[0003]现有技术中,钢球、阀针或阀杆等密封部件被弹簧力压在阀体上用以关闭阀组件,此时钢球、阀针或阀杆承受液压力,弹簧力需克服此液压力将钢球或阀针保持在阀体上。这导致阀组件弹簧力较大,同时也提高了开阀时电磁力的需求。这促使电磁阀成本提高、体积变大以及驱动要求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阀组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高压流体在下部面上产生的液压力与上部面的液压力方向相反,两液压力相互抵消,由此只需较小的弹簧力即可将阀杆上锥面维持在座面上,相应的电磁力需求降低,电磁阀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驱动要求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耐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可靠,能够具有更可靠的使用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阀体中孔,所述阀体中孔的上端为座面,所述阀体的下端与所述阀体中孔的底部位置设有流通槽与阀体外部相通,所述阀体中孔的内部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上下方向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环形槽,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上下位置分别为上端圆柱面和下端圆柱面,所述上端圆柱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形成上连接面,所述环形槽与所述下端圆柱面之间形成下连接面,所述下端圆柱面上设有上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均压槽,所述上连接面与所述座面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下端圆柱面与所述阀体中孔配合在一起,所述阀体上端位于所述座面的正上方位置设有圆柱形衔铁配合槽,所述衔铁配合槽的内部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阀体中孔配合在一起的衔铁中孔,所述衔铁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衔铁流通孔,所述衔铁配合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衔铁上下方向的厚度,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弹簧安装组合槽,所述弹簧安装组合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通过圆柱形弹簧座与所述衔铁的上端面配合在一起。所述阀体中孔中部靠近所述环形槽的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动的斜孔,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斜孔相通,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与衔铁配合槽相通的出油流通槽,所述出油流通槽的外侧与所述阀体的外侧相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面和所述上连接面为圆锥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面和所述上连接面为水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座面为圆锥形面,所述阀体中孔为通孔或盲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衔铁可能相对于所述阀杆进行完全固定。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高压流体在下部面上产生的液压力与上部面的液压力方向相反,两液压力相互抵消,由此只需较小的弹簧力即可将阀杆上锥面维持在座面上,相应的电磁力需求降低,电磁阀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驱动要求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耐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可靠,能够具有更可靠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10、弹簧,120、电磁铁,130、弹簧座,140、衔铁,150、阀杆,160、阀体,141、衔铁中孔,142、衔铁流通孔,151、上连接面,152、下连接面,153、均压槽,154、下端圆柱面,155、环形槽,156、上端圆柱面,161、出油流通槽,162、座面,163、阀体中孔,164、流通槽,165、斜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控制阀组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高压流体在下部面上产生的液压力与上部面的液压力方向相反,两液压力相互抵消,由此只需较小的弹簧力即可将阀杆上锥面维持在座面上,相应的电磁力需求降低,电磁阀成本降低、体积减小,驱动要求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耐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可靠,能够具有更可靠的使用稳定性。它包括阀体160,所述阀体160设有阀体中孔163,所述阀体中孔163的上端为座面162,所述阀体160的下端与所述阀体中孔163的底部位置设有流通槽164与阀体外部相通,所述阀体中孔163的内部安装有阀杆150,所述阀杆150的外侧位于上下方向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环形槽155,所述阀杆150位于所述环形槽155的上下位置分别为上端圆柱面156和下端圆柱面154,所述上端圆柱面156与所述环形槽155之间形成上连接面151,所述环形槽155与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之间形成下连接面152,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上设有上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均压槽153,所述上连接面151与所述座面162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与所述阀体中孔163配合在一起,所述阀体160上端位于所述座面162的正上方位置设有圆柱形衔铁配合槽,所述衔铁配合槽的内部设置有衔铁140,所述衔铁140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阀体中孔163配合在一起的衔铁中孔141,所述衔铁140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衔铁流通孔142,所述衔铁配合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衔铁140上下方向的厚度,所述阀体160的上端设有电磁铁120,所述电磁铁120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弹簧安装组合槽,所述弹簧安装组合槽的内部设有弹簧110,所述弹簧110的下端通过圆柱形弹簧座130与所述衔铁140的上端面配合在一起。所述阀体中孔163中部靠近所述环形槽155的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动的斜孔165,所述环形槽155与所述斜孔165相通,所述阀体160的上端设有
与衔铁配合槽相通的出油流通槽161,所述出油流通槽161的外侧与所述阀体160的外侧相通。电磁铁120未加电时,在弹簧力作用下,阀杆上锥面151与座面162保持贴合,阀组件关闭。电磁铁120加电时,对衔铁140及阀杆150产生电磁力,将阀杆上锥面151拉离座面162,阀组件开启。这种结构优点在于下锥面152上产生的液压力可抵消阀杆150向上的力,由此降低维持阀组件关闭的弹簧力,相应降低开阀所需电磁力,减小电磁铁体积和成本,使阀组件布置灵活。电磁铁120断电时,阀杆15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推向阀体,阀杆上锥面151与座面162贴合,斜孔165中的高压流体与出油流通槽161的联通被切断,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由于阀杆下锥面152上的液压力与阀杆上锥面上151的力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阀杆150只需很小的弹簧力即可被压紧在阀体160上并对高压流体产生密封作用;当电磁铁120加电时,衔铁140及阀杆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60),所述阀体(160)设有阀体中孔(163),所述阀体中孔(163)的上端为座面(162),所述阀体(160)的下端与所述阀体中孔(163)的底部位置设有流通槽(164)与阀体外部相通,所述阀体中孔(163)的内部安装有阀杆(150),所述阀杆(150)的外侧位于上下方向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流体流通的环形槽(155),所述阀杆(150)位于所述环形槽(155)的上下位置分别为上端圆柱面(156)和下端圆柱面(154),所述上端圆柱面(156)与所述环形槽(155)之间形成上连接面(151),所述环形槽(155)与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之间形成下连接面(152),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上设有上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均压槽(153),所述上连接面(151)与所述座面(162)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下端圆柱面(154)与所述阀体中孔(163)配合在一起,所述阀体(160)上端位于所述座面(162)的正上方位置设有圆柱形衔铁配合槽,所述衔铁配合槽的内部设置有衔铁(140),所述衔铁(140)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阀体中孔(163)配合在一起的衔铁中孔(141),所述衔铁(140)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锋王景致徐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钧风电控科技泰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