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及森林消防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6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及森林消防车,涉及消防车领域,包括具有车轮的车体和搅拌筒,搅拌筒设置在车体上;搅拌筒的旋转动力来源于车轮的转动;车轮上环形阵列有若干取泥槽,取泥槽倾斜布置;取泥槽的顶部开口宽度小于取泥槽底部的宽度;车体的前端设有引料板,引料板上开设有引料槽,引料槽的进料端位于取泥槽的正下方,引料槽的出料端朝向搅拌筒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喷射出泥浆灭火的前提下,又能够就地获取泥土材料并制作成泥浆,并且本申请能够保证在车运动时获取泥土,减少破碎泥土工序,降低操作复杂度;应用在草原灭火上时,能够在消防车行走获取泥土的同时,轮子能割开草皮形成防火隔离带。带。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及森林消防车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及森林消防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森林火灾救援,一是动用人力,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二是空中支援,飞机灭火,该方式成本较大并且小面积不宜使用;三是使用消防车救援,消防车使用的长效阻火剂具有较高的灭火能力,但需要专门的搅拌站提供支援,因此受到局限性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采用消防车喷射泥浆覆盖在起火物质和易燃物质上,通过泥浆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的功效,如申请号为200620158544.1公开的森林泥浆消防车,但是该消防车并没有阐述如何就地取材。
[0003]针对就地取土的方式,专利CN109731256A公开了一种实现抛土灭火就地取材的森林灭火机,该灭火机单独设置了挖土机构,然后再对获取的土进行破碎,破碎后才能使用获取的土,操作过程繁琐;并且该灭火机在获取土时车轮不能运动,不方便大面积的灭火且灭火效率低,再次,由于该灭火机在挖土时车轮不能运动,挖隔离带速度缓慢,需要大量人工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及森林消防车,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在有效喷射出泥浆灭火的前提下,又能够就地获取泥土材料并制作成泥浆,并且本申请能够保证在车运动时获取泥土,减少破碎泥土工序,降低操作复杂度;应用在草原灭火上时,能够在消防车行走获取泥土的同时,轮子能割开草皮形成防火隔离带。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包括具有车轮的车体和搅拌筒,所述搅拌筒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搅拌筒的旋转动力来源于车轮的转动;所述车轮上环形阵列有若干取泥槽,所述取泥槽倾斜布置;所述取泥槽的顶部开口宽度小于取泥槽底部的宽度;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引料板,所述引料板上开设有引料槽,所述引料槽的进料端位于取泥槽的正下方,所述引料槽的出料端朝向搅拌筒的进料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取泥槽的横向长度方向与车轮的端面之间存在10
°‑
18
°
的夹角,并且该取泥槽靠近车轮内端的一端在高度上低于取泥槽靠近车轮外端的一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料板的几何形状为“T”形或“Y”形;所述引料板包括横臂和纵臂,横臂上设有所述引料槽的横向料槽,纵臂上设有引料槽的纵向料槽,所述纵向料槽的进料端与横向料槽的出料端连通,横向料槽的进料端位于取泥槽的正下方,纵向料槽的出料端朝向搅拌筒。
[0008]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料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
°‑8°
,并且横向料槽的进料口在高度上高于横向料槽的出料口;所述纵向料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为50
°‑
85
°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的放置槽,所述横臂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车轮上的放置槽内,并且该横臂的两端的形状为与放置槽内壁相匹配的弧形段。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引料槽上方,所述高压水管的出水口置于车轮的外端面并靠近取泥槽底部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搅拌筒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与车轮之间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与搅拌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车体上设有与搅拌筒外形尺寸相匹配的筒下槽,所述筒下槽内并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搅拌筒外壁上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3]一种森林消防车,运用所述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还包括车壳,所述车壳的底部设有与搅拌筒外形尺寸相匹配的筒上槽,所述车壳扣罩在搅拌筒上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车壳顶部设有高压喷射装置,所述高压喷射装置的进料口与搅拌筒的出料口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可360
°
旋转的转盘、喷射管和气动伸缩杆,所述转盘与车壳可转动连接,所述喷射管底部与转盘铰接,所述气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喷射管和转盘;所述高压喷射装置的进料口设置在喷射管内。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将搅拌筒设置在车体上,有效的保证了随时可以获得泥浆的供应,不需要外部辅助;
[0017]2、本技术通过在车轮上设置取泥槽,能够有效的在车行驶的同时获取泥土,达到就地取材的目的;
[0018]3、本技术通过将取泥槽设置成特殊的形状,能够有效的防止大块泥土进入取泥槽,从而需要后续破碎工作,降低操作步骤;并且获取的泥土较小,更容易经过搅拌形成泥浆;
[0019]4、本技术通过引料板上开设引料槽,并且引料板的特殊安装,能够有效的接住来自取泥槽的泥土并送至搅拌筒,整个取泥到制作成泥浆的过程,全是机械配合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辅助;
[0020]5、本技术通过高压喷射装置能够有效的将泥浆喷射出覆盖在着火处,迅速隔绝可燃物与助燃物接触和降低温度(泥浆中的水受热蒸发向环境吸热),从而达到森林消防效果;部分泥浆落在树叶上,可以防止火情扩散;
[0021]6、本技术公开的森林消防车不仅适用于森林火灾,还能适用于草原灭火,在应用于草原灭火时,该消防车一方面能将泥浆喷射出覆盖在着火处的同时又划分出防火隔离带,另一方面消防车在行走的同时,车轮上的取泥槽能有效的将草皮割开形成防火隔离带,挖取隔离带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森林消防车斜二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森林消防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森林消防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引料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车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车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搅拌筒与轮轴连接示意图;
[0031]图标:1

车轮;2

取泥槽;3

引料板;301

横臂;302

纵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车轮(1)的车体(12)和搅拌筒(15),所述搅拌筒(15)设置在车体(12)上;所述搅拌筒(15)的旋转动力来源于车轮(1)的转动;所述车轮(1)上环形阵列有若干取泥槽(2),所述取泥槽(2)倾斜布置;所述取泥槽(2)的顶部开口宽度小于取泥槽(2)底部的宽度;所述车体(12)的前端设有引料板(3),所述引料板(3)上开设有引料槽(6),所述引料槽(6)的进料端位于取泥槽(2)的正下方,所述引料槽(6)的出料端朝向搅拌筒(15)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泥槽(2)的横向长度方向与车轮(1)的端面之间存在10
°‑
18
°
的夹角,并且该取泥槽(2)靠近车轮(1)内端的一端在高度上低于取泥槽(2)靠近车轮(1)外端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料板(3)的几何形状为“T”形或“Y”形;所述引料板(3)包括横臂(301)和纵臂(302),横臂(301)上设有所述引料槽(6)的横向料槽(601),纵臂(302)上设有引料槽(6)的纵向料槽(602),所述纵向料槽(602)的进料端与横向料槽(601)的出料端连通,横向料槽(601)的进料端位于取泥槽(2)的正下方,纵向料槽(602)的出料端朝向搅拌筒(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料槽(60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
°‑8°
,并且横向料槽(601)的进料口在高度上高于横向料槽(601)的出料口;所述纵向料槽(60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50
°‑
85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就地取土制作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超巩勇张梦滢黎俊车启鑫李玉龙颜冰娴周敏蒋海涛李卓容文世新吴笑益闫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