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转动连接设有混合框,所述装置外壳顶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漏斗,所述混合框设置在投料漏斗的下方,且所述混合框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破碎横杆,底端开设有漏料孔,所述混合框底端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装置外壳内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顶端设为倾斜面的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螺旋杆,所述横板底端设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防止物料中含有大颗粒状物料,通过设置凸轮,使搅拌轴带动搅拌杆上下移动,与破碎横杆抵接,将大颗粒的物料压碎,且上下移动会带动物料上下晃动,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材料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用于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以及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分隔结构要防止给排水的渗翻,保温材料一般是指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对防水与保温材料进行混合,便于后期进行使用。
[0003]目前的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混合效果较低,混合后的大多数物料中存在大块颗粒,导致混合起来效果较低,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转动连接设有混合框,所述装置外壳顶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漏斗,所述混合框设置在投料漏斗的下方,且所述混合框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破碎横杆,底端开设有漏料孔,所述混合框底端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装置外壳内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顶端设为倾斜面的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螺旋杆,所述横板底端设有过滤板,且所述过滤板底端连接有导料板,所述装置外壳底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框内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外壁安装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一端与搅拌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混合框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齿轮圈。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外壳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连接有防滑垫块。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装置外壳一端外壁焊接有三角安装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设置在三角安装架的顶端,且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固定套接有与齿轮圈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盘,所述装置外壳位于混合框的四角处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与混合框外壁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混合框以及装置外壳的顶壁且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外侧套接有传动轮一,所述传动轮一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轮二,所述传动轮二套接在转动杆的顶端,所述搅拌轴位于混合框内部的轴身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破碎横杆交错设
置,所述装置外壳内顶壁与搅拌轴之间设有移动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端与装置外壳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底端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下方抵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搅拌轴一端外壁连接,且底端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与混合框顶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螺旋杆一端穿过装置外壳且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主动齿轮盘左端啮合有从动齿轮盘,所述从动齿轮盘内腔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套接有锥齿轮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与搅拌组件,利用驱动机构为搅拌组件提供驱动搅拌力,使防水保温材料通过投料漏斗流入混合框内,在混合框内被搅拌组件混合均匀,且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动杆、主动齿轮盘以及齿轮圈,使混合框可以带动破碎横杆转动,配合搅拌组件共同对混合框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为防止物料中含有大颗粒状物料,通过设置凸轮,使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向下移动,与破碎横杆抵接,将大颗粒的物料压碎,且上下移动会带动物料上下晃动,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的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
装置外壳,2
‑
混合框,3
‑
投料漏斗,4
‑
破碎横杆,5
‑
漏料孔,6
‑
过滤网,7
‑
横板,8
‑
搅拌螺旋杆,9
‑
过滤板,10
‑
导料板,11
‑
出料口,12
‑
搅拌组件,120
‑
搅拌轴,121
‑
伸缩杆,122
‑
传动轮一,123
‑
传动轮二,124
‑
搅拌杆,13
‑
支撑柱,14
‑
防滑垫块,15
‑
齿轮圈,16
‑
驱动电机,17
‑
转动杆,18
‑
主动齿轮盘,19
‑
凸轮,20
‑
固定板,21
‑
伸缩弹簧,22
‑
从动齿轮盘,23
‑
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转动连接设有混合框2,所述装置外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漏斗3,所述混合框2设置在投料漏斗3的下方,便于防水保温材料经过投料漏斗3进入混合框2内,且所述混合框2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破碎横杆4,底端开设有漏料孔5,所述混合框2底端连接有过滤网6,所述装置外壳1内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顶端设为倾斜面的横板7,两个所述横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螺旋杆8,所述横板7底端设有过滤板9,且所述过滤板9底端连接有导料板10,所述装置外壳1底壁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混合
框2内部设有搅拌组件12,所述装置外壳1外壁安装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一端与搅拌组件12一端连接,所述混合框2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齿轮圈15,装置外壳1上开设有与齿轮圈15位置一致的转动槽,使混合框2能顺利在装置外壳1内旋转,物料经过搅拌组件12的混合搅拌后,从漏料孔5排出混合框2,利用过滤网6初步过滤掉混合物料中没有破碎的小颗粒物料,再经过倾斜面的横板7流向搅拌螺旋杆8,转动搅拌螺旋杆8,使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转动连接设有混合框(2),所述装置外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漏斗(3),所述混合框(2)设置在投料漏斗(3)的下方,且所述混合框(2)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破碎横杆(4),底端开设有漏料孔(5),所述混合框(2)底端连接有过滤网(6),所述装置外壳(1)内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顶端设为倾斜面的横板(7),两个所述横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螺旋杆(8),所述横板(7)底端设有过滤板(9),且所述过滤板(9)底端连接有导料板(10),所述装置外壳(1)底壁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混合框(2)内部设有搅拌组件(12),所述装置外壳(1)外壁安装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一端与搅拌组件(12)一端连接,所述混合框(2)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齿轮圈(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底端连接有防滑垫块(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所述装置外壳(1)一端外壁焊接有三角安装架,所述驱动电机(16)安装设置在三角安装架的顶端,且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外壁固定套接有与齿轮圈(15)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盘(18),所述装置外壳(1)位于混合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萌,沙金鹏,王鹏,梁立东,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李萌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