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36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该扣合包装盒机构包括载台、第一折盒组件、翻耳组件以及第二折盒组件,载台上设置有装载待扣合包装盒的装载组件,第一折盒组件、翻耳组件以及第二折盒组件均设置在载台上,第一折盒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长边进行折叠,翻耳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的长边上的折耳进行翻折,第二折盒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短边折叠至折耳伸入短边的卡扣内,并压合短边以及折耳。该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能够对待扣合包装盒进行自动化扣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待扣合包装盒的扣合工步占用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扣合后包装盒的一致性高,保证了包装盒的美观度。包装盒的美观度。包装盒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代产品在发货出售时,越来越注重产品包装的外观,各具特色的包装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需要折耳的包装产品也逐渐盛行,折耳包装因外观好看,拆除方便等优点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产品等采用折耳包装盒包装时,需要先将待扣合包装盒人工折叠,然后将相应的产品及配件先后放入待扣合包装盒内,最后再由人工将待扣合包装盒的折耳扣合完成包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流水线进行作业,相应地在流水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工位,即每个工位分配一人相应作业。采用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人力成本较高,而且包装盒的扣合工步占用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人工重复作业且涉及多个工位,在包装过程中则容易出现由于人工折叠或者折耳褶皱而导致包装产品不齐的现象。
[0004]因此,亟需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能够对待扣合包装盒进行自动化扣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待扣合包装盒的扣合工步占用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扣合后包装盒的一致性高,保证了包装盒的美观度。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包括:
[0008]载台,所述载台上设置有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被配置为装载待扣合包装盒;
[0009]第一折盒组件,所述第一折盒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一折盒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长边进行折叠;
[0010]翻耳组件,所述翻耳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翻耳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的所述长边上的折耳进行翻折;
[0011]第二折盒组件,所述第二折盒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二折盒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短边折叠至所述折耳伸入所述短边的卡扣内,并压合所述短边以及所述折耳。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载台上还设置有驱动支撑组件,所述驱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支撑部以及第二驱动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沿X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载组件的相对两侧;
[0013]所述第一折盒组件包括第一折盒部以及第二折盒部,所述第一折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折盒部沿Z方向移动,所述第二
折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上,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折盒部沿所述Z方向移动,所述X方向与所述Z方向垂直。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盒部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折盒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上,所述第一折盒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折盒件沿所述X方向移动;
[0015]所述第二折盒部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二折盒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折盒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折盒件沿所述X方向移动。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三驱动件以及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架沿所述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折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0017]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座、第四驱动件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架沿所述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折盒部以及所述翻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还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一连接板以及两个抵压件,所述第五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抵压件分别沿所述X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两个所述抵压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连接。
[0019]作为优选,所述翻耳组件包括两个翻折部,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还包括第六驱动件、第二连接板以及两个护耳轴,所述第六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六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沿Y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座,所述X方向、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翻折部沿所述X方向分别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滑座上,且两个所述翻折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护耳轴沿所述X方向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00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两侧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相对两侧沿所述X方向分别滑动设置有内折件,所述内折件能够与所述待扣合包装盒的扇形边抵接。
[00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盒组件包括两个沿Y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载组件的相对两侧的第三折盒部,所述第三折盒部包括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架、第三折盒件、第七驱动件以及第八驱动件,所述第三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三支撑架沿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第三折盒件沿所述Y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七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第七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所述第八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八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折盒件连接。
[0022]作为优选,所述装载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架、第九驱动件、装载槽以及真空装载板,所述第四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第九驱动件以及所述装载槽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架上,所述真空装载板沿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槽内,所述第九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装载板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扣合包装盒设备,能够对待扣合包装盒进行自动化扣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待扣合包装盒的扣合工步占用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扣合后包装盒的一致性高,保证了包装盒的美观度。
[002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5]一种扣合包装盒设备,包括包装盒上料机构、取放料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扣合包装盒机构,所述包装盒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待扣合包装盒输送至装载组件上,所述取放料机构被配置为将待包装产品输送至所述待扣合包装盒上以及将经过所述扣合包装盒机构扣合后的产品取下。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扣合包装盒机构,通过第一折盒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长边进行折叠,然后翻耳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长边上的折耳进行翻折,翻折后的折耳翘起,第二折盒组件将待扣合包装盒两侧的短边折叠至折耳伸入短边的卡扣内,最后第二折盒组件将短边以及折耳进行压合。该扣合包装盒机构及扣合包装盒设备能够对待扣合包装盒进行自动化扣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待扣合包装盒的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合包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台(100),所述载台(100)上设置有装载组件(101),所述装载组件(101)被配置为装载待扣合包装盒(1);第一折盒组件(200),所述第一折盒组件(200)设置在所述载台(100)上,所述第一折盒组件(200)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1)两侧的长边(11)进行折叠;翻耳组件(300),所述翻耳组件(300)设置在所述载台(100)上,所述翻耳组件(300)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1)的所述长边(11)上的折耳(12)进行翻折;第二折盒组件(400),所述第二折盒组件(400)设置在所述载台(100)上,所述第二折盒组件(400)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扣合包装盒(1)两侧的短边(13)折叠至所述折耳(12)伸入所述短边(13)的卡扣(14)内,并压合所述短边(13)以及所述折耳(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包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100)上还设置有驱动支撑组件(500),所述驱动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驱动支撑部(501)以及第二驱动支撑部(502),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501)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502)沿X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载组件(10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折盒组件(200)包括第一折盒部(201)以及第二折盒部(202),所述第一折盒部(201)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501)上,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501)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折盒部(201)沿Z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折盒部(202)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502)上,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50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折盒部(202)沿所述Z方向移动,所述X方向与所述Z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包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盒部(201)包括第一驱动件(2011)以及第一折盒件(2012),所述第一驱动件(2011)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501)上,所述第一折盒件(201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0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011)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折盒件(2012)沿所述X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折盒部(202)包括第二驱动件(2021)以及第二折盒件(2022),所述第二驱动件(2021)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502)上,所述第二折盒件(202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0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02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折盒件(2022)沿所述X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包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撑部(501)包括第一支撑座(5011)、第三驱动件(5012)以及第一支撑架(5013),所述第一支撑座(5011)设置在所述载台(100)上,所述第三驱动件(50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5011)上,所述第一支撑架(5013)沿所述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5011)上,所述第三驱动件(50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5013)连接,所述第一折盒部(2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5013)上;所述第二驱动支撑部(502)包括第二支撑座(5021)、第四驱动件(5022)以及第二支撑架(5023),所述第二支撑座(5021)设置在所述载台(100)上,所述第四驱动件(502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5021)上,所述第二支撑架(5023)沿所述Z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5021)上,所述第四驱动件(502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5023)连接,所述第二折盒部(202)以及所述翻耳组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5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山陈金华赵军军栗婷婷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