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30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包括底板(101),其上固定有侧板(102),上料机构(300),其安装在侧板(102)上,其通过电机(201)驱动料斗(416)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实现上料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电机(201)通过其输出轴(202)转动,从而带动了所述料斗(416)实现摆动,其摆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砖块、石块、砂灰等物料的转移,从而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上料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过程中上料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城镇化程度正在慢慢壮大,城镇居民逐年上涨,因此城镇住房需求也在连年上升,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拉动了社会的就业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目前的建筑水平存在些许缺陷,很多施工现场还存在大量的人力劳动现象,因此促进机械化程度取代不必要的人力劳动势在必行,本专利技术就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的上料设备,用于砂石混合、砖块转移输送等多个作业环境,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包括
[0005]底板,其上固定有侧板;
[0006]上料机构,其安装在侧板上,其通过电机驱动料斗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完成了上料动作。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0008]所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二销轴、第一长条孔、第一长条杆、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三销轴、第一支撑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销轴、转移架、第一导轨;
[0009]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配置在所述第一长条孔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长条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第一长条杆上,所述第一长条杆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条杆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销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三销轴的中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四销轴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所述转移架与所述料斗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0011]所述所述电机还驱动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五销轴、第二齿轮、第一齿圈、第六销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三支撑杆、料斗;
[001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带传动,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五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五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
底板上,所述第五销轴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六销轴同轴设置,所述第六销轴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
[0013]所述第一齿圈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料斗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料斗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0015]所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七销轴;
[0016]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七销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七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移架上;
[0017]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料斗组成的结构关于所述转移架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的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0019]所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棘轮齿、卡勾、第一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
[0020]所述第一齿圈内圆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棘轮齿,所述棘轮齿能够与所述卡勾的一端搭接,所述卡勾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销轴的外圆周面铰链连接,所述第六销轴外圆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勾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销轴外圆周面还固定有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0022]所述所述电机通过间歇机构驱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间歇机构包括第一圆盘、第一齿牙、第一驱动块、第一拨杆、第一间歇轮、第二齿牙、第一槽口、第九销轴;
[0023]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牙,所述第一圆盘表面非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驱动块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块能够与所述第一拨杆搭接,所述第一拨杆固定在所述第九销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九销轴中部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间歇轮,所述第一间歇轮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牙啮合,所述第一间歇轮外圆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圆周面搭接,所述第九销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九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弯折杆。
[0025]一种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6]底板,其上固定有侧板;
[0027]驱动部,其安装在侧板上,其通过电机驱动料斗左右摆动,并且所述料斗自身能够旋转,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充分混合,并且能够将混合之后的物料和混合之前的物料分堆。
[0028]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能够实现所述建筑材料的自动上料动作,节省人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主视图;
[0031]图2是图1所示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侧视图;
[0032]图3是图1所示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轴测图;
[0033]图4是图3局部放大轴测图;
[0034]图5是图3的局部透视图;
[0035]图6是图1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0036]图7是图1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变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包括
[0038]底板101,其上固定有侧板102;
[0039]上料机构300,其安装在侧板102上,其通过电机201驱动料斗416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完成了上料动作。
[0040]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机201通过其输出轴202转动,从而带动了所述料斗416实现摆动,其摆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砖块、石块、砂灰等物料的转移,从而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其上固定有侧板(102);上料机构(300),其安装在侧板(102)上,其通过电机(201)驱动料斗(416)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完成了上料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00)包括第一曲柄(309)、第二销轴(310)、第一长条孔(311)、第一长条杆(312)、第一齿条(313)、第一齿轮(314)、第三销轴(315)、第一支撑板(316)、第一锥齿轮(317)、第二锥齿轮(318)、第四销轴(319)、转移架(320)、第一导轨(321);所述底板(101)上固定有所述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曲柄(309)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销轴(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10)配置在所述第一长条孔(311)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长条孔(31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第一长条杆(312)上,所述第一长条杆(312)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21)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21)与所述侧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条杆(312)与所述第一齿条(3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14)与所述第三销轴(315)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销轴(31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102)上,所述第三销轴(315)的中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撑板(316)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3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17)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317)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18)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18)与所述第四销轴(319)同轴固定,所述第四销轴(319)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6)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销轴(319)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所述转移架(320)与所述料斗(41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还驱动有夹持机构(400),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第一皮带轮(401)、第二皮带轮(406)、第五销轴(407)、第二齿轮(408)、第一齿圈(409)、第六销轴(410)、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3)、第三连杆(414)、第三支撑杆(415)、料斗(416);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01)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40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406)带传动,所述第二皮带轮(406)与所述第五销轴(407)同轴固定,所述第五销轴(407)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五销轴(407)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408),所述第二齿轮(408)与所述第一齿圈(409)啮合,所述第一齿圈(409)与所述第六销轴(410)同轴设置,所述第六销轴(410)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409)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杆(4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13)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13)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41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15)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15)的中部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13)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毅
申请(专利权)人:骆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