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23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包括直排烟囱、蝶阀、填料漏斗和导流板,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的烟道中,导流板设置在蝶阀上方,导流板、直排烟囱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填料腔沿着直排烟囱的周向设置,填料漏斗安装在直排烟囱上,且填料漏斗设置在填料腔上方,填料漏斗的下料口与填料腔连通,且填料漏斗下料口的上端边缘与导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填料漏斗向填料腔内填充炉渣料,通过炉渣料将蝶阀与直排烟囱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在正常运行时,让直排烟囱内进空气。让直排烟囱内进空气。让直排烟囱内进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石炉相关设备改进技术,涉及电石炉直排烟道技术,具体为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炉的事故直排烟囱是在发生事故时的备用烟囱,在其它烟囱损坏需要维修时才启动事故直排烟囱,电石炉在正常工作时不能进空气,要保证其密封,否则若空气进入电石炉内,会产生闪爆事故。现有的事故直排烟囱的密封方法是在事故直排烟囱的烟道中设置封闭阀门,通过封闭阀门将事故直排烟囱沿径向封闭,不让空气进入烟道中,但是封闭阀门与烟囱的内壁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间隙一般为8

左右,无法将事故直排烟囱的烟道完全封闭,一般的做法是通过人工在封闭阀门与烟囱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炉渣进行密封,但是人工在放置炉渣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3]1、若电石炉内为正压状态时,电石炉内的煤气会沿着事故直排烟囱排出,导致煤气泄露,导致操作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0004]2、人为进行密封时,必须打开人孔,从人孔处添加炉渣,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人工在事故直排烟囱的封闭阀门与烟囱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炉渣料时容易导致操作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增加了灰料漏斗,通过灰料漏斗直接向封闭阀门与烟囱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密封料,避免了人员烫伤,通知将事故直排烟囱的烟道进行了很好的封闭。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包括直排烟囱、蝶阀、填料漏斗和导流板,所述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的烟道中,所述导流板设置在蝶阀上方,所述导流板、直排烟囱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所述填料腔沿着直排烟囱的周向设置,所述填料漏斗安装在直排烟囱上,且所述填料漏斗设置在填料腔上方,所述填料漏斗的下料口与填料腔连通,且填料漏斗下料口的上端边缘与导流板连接。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填料漏斗有多个,且多个填料漏斗并排设置在直排烟囱上。
[0008]进一步限定,多个填料漏斗沿着直排烟囱的壁周向均匀布置。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填料腔的宽度为12~20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填料漏斗上设置有下料阀。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直排烟囱的壁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填料腔相对设置。。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观察孔沿着直排烟囱的壁周向均匀布置。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还包括与直排烟囱连接的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设置在蝶阀下方。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蝶阀为水冷蝶阀。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包括直排烟囱、蝶阀、填料漏斗和导流板,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的烟道中,导流板设置在蝶阀上方,导流板、直排烟囱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填料腔沿着直排烟囱的周向设置,填料漏斗安装在直排烟囱上,且填料漏斗设置在调料腔上方,调料漏斗的下料口与填料腔连通。在密封时,通过填料漏斗向填料腔内填充炉渣料,通过炉渣料将蝶阀与直排烟囱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正常工作时,不让直排烟囱进空气,保证电石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出现事故需要使用直排烟囱排烟时,打开蝶阀,炉渣料在重力作用下可直接掉落进炉膛,直排烟囱进行排烟。通过填料漏斗代替人工填充密封,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17]2、填料漏斗有多个,多个填料漏斗并排设置在直排烟囱上,通过多个填料漏斗可以提高炉渣的填充效率。
[0018]3、在填料漏斗上设置有下料阀,通过下料阀可以更好地控制向填料腔内填充的炉渣的量。
[0019]4、在直排烟囱的内壁与填料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观察孔,通过观察孔可以观察调料腔内炉渣料的填充情况。
[0020]5、在蝶阀的下方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可以方便人工对直排烟囱、蝶阀以及填料漏斗进行维修,同时也方便向漏斗内填充炉渣料以及方便人工通过观察孔观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电石炉备用直排烟道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电石炉备用直排烟道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其中,1

直排烟囱,2

检修平台,3

水冷蝶阀,4

灰料漏斗,5

导流板,6

观察孔,7

填料腔,8

下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0025]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包括直排烟囱1、蝶阀、填料漏斗4和导流板5,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1的烟道中,导流板5设置在蝶阀上方,导流板5、直排烟囱1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7,填料腔沿着直排烟囱的周向设置,填料漏斗4安装在直排烟囱1上,且填料漏斗4设置在填料腔7上方,填料漏斗4的下料口与填料腔7连通,且填料漏斗4下料口的上端边缘与导流板5连接。填料漏斗4有多个,且多个填料漏斗4并排设置在直排烟囱1上。填料漏斗4上设置有下料阀8。多个填料漏斗4沿着直排烟囱1的壁周向均匀布置。填料腔7的宽度为12~20

。直排烟囱1的壁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孔6,观察孔6与填料腔7相对设置。观察孔6沿着直排烟囱1的壁周向均匀布置。
[0026]上述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还包括与直排烟囱1连接的检修平台2,检修平台2设置在蝶阀下方。蝶阀为水冷蝶阀3。
[0027]实施例1
[0028]参见图1,本实施例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包括直排烟囱1、蝶阀、填料漏斗4和导流板5,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1的烟道中,导流板5设置在蝶阀上方,导流板5、直排烟囱1的内壁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7,填料腔7沿着直排烟囱1的周向一周设置,填料腔7的宽度,即直排烟囱1的内壁与导流板5之间的距离为20

;填料漏斗4固定安装在直排烟囱1的外壁上,且填料漏斗4设置在填料腔7的上方并与填料腔7连通,填料漏斗4有3个,3个填料漏斗4并排且沿着直排烟囱1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且3个填料漏斗4的下料口的上端边缘与导流板5连接,3个填料漏斗4的下料口的下端边缘与导流板5之间设置有下料间隙;在直排烟囱1上与填料腔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3个观察孔,3个观察孔沿着并排且沿着直排烟囱1的外壁周向均匀布置;在蝶阀的下方设置有检修平台2,检修平台2与直排烟囱1连接,且检修平台2绕着直排烟囱1一周。
[0029]本实施例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对直排烟囱1进行密封时,通过填料漏斗4向填料腔7内填充炉渣料,通过炉渣料将蝶阀与直排烟囱1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在正常工作时,让直排烟囱不排烟。通过填料漏斗代替人工填充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排烟囱(1)、蝶阀、填料漏斗(4)和导流板(5),所述蝶阀设置在直排烟囱(1)的烟道中,所述导流板(5)设置在蝶阀上方,所述导流板(5)、直排烟囱(1)以及蝶阀之间形成环形的填料腔(7),所述填料腔(7)沿着直排烟囱(1)的周向设置,所述填料漏斗(4)安装在直排烟囱(1)上,且所述填料漏斗(4)设置在填料腔(7)上方,所述填料漏斗(4)的下料口与填料腔(7)连通,且所述填料漏斗(4)下料口的上端边缘与导流板(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漏斗(4)有多个,且多个填料漏斗(4)并排设置在直排烟囱(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填料漏斗(4)沿着直排烟囱(1)的壁周向均匀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石炉事故直排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平姜益品李廷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市电石集团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