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13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梳理机包括传输喂入装置、梳理混合装置、转移分梳装置、凝聚成网装置、成条卷绕装置,生产方法包括棉纤维制卷,将棉纤维依次经往复抓棉、重物分离、轴流开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打手成卷制得棉纤维卷;制丛,将罗布麻纤维用油脂与水喷湿并闷麻预处理后依次经混开棉、握持开棉制得纤维丛;混合成条,将制得的棉纤维卷和罗布麻纤维丛喂入到混合梳理机,经混合后制得混合条;整条,将混合纤维生条而后经并条进行聚拢和牵伸得到纤维伸直平行度最后成纱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罗布麻纤维难以单独成条的困难,将混合纤维熟条经具有大牵伸的细纱机直接成纱,从而减少纺纱流程、大幅提高纺纱效率。纱效率。纱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属于纺织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好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0003]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的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棉纤维制卷,将选配好的棉纤维依次经往复抓棉、重物分离、轴流开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打手成卷制得棉纤维卷;步骤二:罗布麻纤维制丛,将罗布麻纤维采用2%油脂与10%水喷湿后闷麻预处理后依次经混开棉、握持开棉制得罗布麻纤维丛;步骤三:混合成条,将步骤一制得的棉纤维卷和步骤二制得的罗布麻纤维丛同时喂入到混合梳理机中,经梳理机的混合后制得混合条;步骤四:整条,将步骤三制得的混合纤维生条而后经并条进行聚拢和牵伸后得到纤维伸直平行度进一步改善的混合纤维熟条;步骤五:成纱,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纤维熟条直接经细纱进行大牵伸和加捻后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抗菌混纺纱。
[000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一中,往复抓棉中采用双组打手往复抓棉机,双组打手往复抓棉机包括抓棉装置和输纤管,抓棉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开放侧面上等间距的排布有纤维挡辊,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双组打手,双组打手包括水平平行排布的第一组打手和第二组打手,第一组打手包括水平平行排布的第一预开松打手和第一主抓棉打手,第
二组打手包括水平平行排布的第二预开松打手和第二主抓棉打手,第一预开松打手、第一主抓棉打手、第二预开松打手、第二主抓棉打手的结构相同,包括中间辊,第一预开松打手和第二预开松打手的中间辊的直径相同,第一主抓棉打手和第二主抓棉打手的中间辊的直径相同,第一预开松打手和第二预开松打手的中间辊的直径小于第一主抓棉打手和第二主抓棉打手的中间辊的直径,第一预开松打手、第一主抓棉打手的中间辊保持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预开松打手、第二主抓棉打手的中间辊保持顺时针方向转动,在中间辊上设置有针布,第一预开松打手和第二预开松打手的针布的针齿密度相同,第一主抓棉打手和第二主抓棉打手的针布的针齿密度相同,第一预开松打手和第二预开松打手的针布的针齿密度大于第一主抓棉打手和第二主抓棉打手的针布的针齿密度;输纤管的底部与外壳之间互通连接,输纤管的顶部输棉管路互通连接,输棉管路的另一侧与机台连接,使用时,将选配好的棉纤维排放在双组打手往复抓棉机的两侧,抓棉装置下压从而对棉包产生一定的压力,继而使得位于棉包上部的纤维通过纤维挡辊之间的间隙伸入到抓棉装置内,当抓棉装置沿着排放好的棉包由后往前运动时,第一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主要作用、第二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辅助作用,此时第一预开松打手上的针布对伸入的棉纤维产生相应预开松作用,在预开松作用下使得棉纤维被部分的开松松散,同时少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一预开松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经预开松的棉纤维随后在第一主抓棉打手上的针布的作用下产生相应主抓取作用,在主抓取作用下使得大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一主抓棉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同时在主抓取作用下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少部分的没有被第一组打手抓取的棉纤维随后依次在第二组打手的第二主抓棉打手、第二预开松打手的作用下实现开松和抓取作用,当抓棉装置沿着排放好的棉包由前往后运动时,第二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主要作用、第一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辅助作用,此时第二预开松打手上的针布对伸入的棉纤维产生相应预开松作用,在预开松作用下使得棉纤维被部分的开松松散,同时少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二预开松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经预开松的棉纤维随后在第二主抓棉打手上的针布的作用下产生相应主抓取作用,在主抓取作用下使得大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二主抓棉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同时在主抓取作用下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少部分的没有被第二组打手抓取的棉纤维随后依次在第一组打手的第一主抓棉打手、第一预开松打手的作用下实现开松和抓取作用,进入到输纤管内的棉纤维在负压作用下经输棉管路输送至前方机台内;重物分离中,将抓取的棉纤维流在具有弯转的管路内在气流带动下高速运动,管路的弯转角度大于90度,从而使得棉纤维内的重物杂质在弯转处由于离心力作用在自身的大运动惯量下被甩出,继而实现重物与棉纤维的分离;轴流开棉中,将棉纤维流在负压作用下沿着转动的梳理辊进行沿着梳理辊的轴向的向前运动、沿着圆周方向的轴向转动,通过在梳理辊上设置梳理针布,且设置梳理辊的转动速度的方向与棉纤维流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棉纤维流受到梳理辊上的针布的打击作用,继而实现对棉纤维流的多次开松作用;多仓混棉中,将棉纤维流经输送管路随机的同时送入到6

8个高棉仓中,从而实现在棉仓中的储棉过程,完成初始化储棉的棉仓内的棉纤维随后在给棉罗拉的带动下输出,输出后的棉纤维随后经长度不同的弯管输送后在输送帘上汇合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纤维层,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所经的路径长度的不同实现随机的混合作用,纤维层经输送帘带动后以一定的压力与抓棉帘接触,从而使得抓棉帘沿着纤维层厚度方向对棉纤维进行同时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的纤维层沿着纵向的同时
抓取中的混合,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握持开棉中,将棉纤维经高棉箱均匀整理后经由导棉罗拉聚拢,然后再由给棉罗拉握持输出,输出过程中棉纤维在握持状态下接受逆时针转动的表面设置有锯齿针布梳理辊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握持开松作用,握持开松后的棉纤维转移至梳理辊上,在由梳理辊带动输送的过程中经由梳理辊下方的等间距排布的尘棒的作用后实现对棉纤维内的杂质的清除,同时通过尘棒实现对转动的纤维的托持作用,继而实现开松后的棉纤维的顺利输出;打手成卷中,将棉纤维流首先经天平罗拉的控制调节后实现均匀一致的喂入,均匀喂入的棉纤维流经综合打手的打击作用后开松,经表面分布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小孔、内部具有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梳理机,其特征在于:从前往后依次包括传输喂入装置、梳理混合装置、转移分梳装置、凝聚成网装置、成条卷绕装置;传输喂入装置包括上握持喂入装置和下传送喂入装置;上握持喂入装置包括给棉罗拉(1)和给棉板(3),给棉罗拉(1)位于给棉板(3)的下部,给棉板(3)为弧形结构,给棉罗拉(1)和给棉板(3)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且由于给棉板(3)的弧形结构设置,从而使得给棉罗拉(1)和给棉板(3)之间的按压作用力逐渐增加,下传送喂入装置包括输送帘(2),输送帘(2)包括等间距排列的传送辊,在传送辊上环绕有传送帘,传送帘为履带结构,在传送帘上设置有一定的凸起,从而使得传送帘与其上的纤维之间保持一定的摩擦作用力,传送辊由电机带动转动,继而带动传送帘转动;梳理混合装置包括上梳理装置、下梳理装置、混合剥取装置,上梳理装置包括相邻的第一梳理辊(4)和第二梳理辊(8),下梳理装置包括相邻的第三梳理辊(7)和第四梳理辊(18),混合剥取装置包括第五梳理辊(19),第一梳理辊(4)、第二梳理辊(8)、第三梳理辊(7)、第四梳理辊(18)、第五梳理辊(19)的结构相同,包括中间辊,在中间辊上设置有梳理针布,第一梳理辊(4)和第二梳理辊(8)上的梳理针布保持平行结构配置,第三梳理辊(7)和第四梳理辊(18)上的梳理针布保持平行结构配置,第一梳理辊(4)和第三梳理辊(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在第一梳理辊(4)的下部设置有纤维托持除杂装置(11),纤维托持除杂装置(11)包括除尘刀(5)和分梳板(6),除尘刀(5)位于分梳板(6)的后侧,除尘刀(5)为三角形结构且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在第一梳理辊(4)的下部,分梳板(6)为弧形结构,分梳板(6)与第一梳理辊(4)之间的间距沿着纤维在分梳板(6)上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小,在分梳板(6)上设置有分梳针布,分梳板(6)上的分梳针布与第一梳理辊(4)上的梳理针布保持交叉结构配置,在第三梳理辊(7)的下部设置有纤维托持除短装置(20),纤维托持除短装置(20)包括小漏底,小漏底为弧形结构,小漏底包括弧形结构的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在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之间不等弧度间隔的设置分梳条,在分梳条上设置有分梳针布,分梳条上的分梳针布与第二梳理辊(8)上的梳理针布保持交叉结构配置,相邻分梳条之间的间距沿着纤维在小漏底上的运动方向先减小后增加,小漏底与第二梳理辊(8)之间的间距沿着纤维在小漏底上的运动方向先增加后减小,第五梳理辊(19)与第二梳理辊(8)和第四梳理辊(18)均保持具有交叉弧面的状态设置,第五梳理辊(19)的梳理针布与第二梳理辊(8)和第四梳理辊(18)的梳理针布均保持平行结构配置,在第五梳理辊(19)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托持除杂装置(11);转移分梳装置包括第六梳理辊(9),第六梳理辊(9)与第五梳理辊(19)之间保持紧靠状态设置,第五梳理辊(19)的梳理针布与第六梳理辊(9)的梳理针布之间保持平行结构配置,在第六梳理辊(9)的上部设置有活动盖板(10),活动盖板(10)包括前环形链条和后环形链条,在前环形链条和后环形链条之间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分梳片,在分梳片上设置有分梳针布,各分梳片与第六梳理辊(9)之间的间距保持完全的一致,前环形链条和后环形链条环绕在带动辊上且由带动辊带动进行循环转动,分梳片上的分梳针布与第六梳理辊(9)上的梳理针布之间保持交叉结构配置;凝聚成网装置包括第七梳理辊(12),第七梳理辊(12)与第六梳理辊(9)之间保持紧靠状态设置,第七梳理辊(12)的梳理针布与第六梳理辊(9)的梳理针布之间保持平行结构配置,第七梳理辊(12)的直径小于第六梳理辊(9)的直径,在第七梳理辊(12)的前侧靠上的弧面半部分设置有剥取装置(13),剥取装置(13)包括剥取罗拉和紧压罗拉对;
成条卷绕装置包括汇聚喇叭口(14)、压紧罗拉对(15)、卷绕条筒(16),在卷绕条筒(16)上设置有卷绕轴(17),卷绕条筒(16)的底部设置在转动片上,且由转动片带动进行转动,在卷绕条筒(16)内设置有弹簧件,在弹簧件上支撑连接有封闭盖,封闭盖为圆形片。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梳理机的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棉纤维制卷,将选配好的棉纤维依次经往复抓棉、重物分离、轴流开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打手成卷制得棉纤维卷;步骤二:罗布麻纤维制丛,将罗布麻纤维采用2%油脂与10%水喷湿后闷麻预处理后依次经混开棉、握持开棉制得罗布麻纤维丛;步骤三:混合成条,将步骤一制得的棉纤维卷和步骤二制得的罗布麻纤维丛同时喂入到混合梳理机中,经梳理机的混合后制得混合条;步骤四:整条,将步骤三制得的混合纤维生条而后经并条进行聚拢和牵伸后得到纤维伸直平行度进一步改善的混合纤维熟条;步骤五:成纱,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纤维熟条直接经细纱进行大牵伸和加捻后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抗菌混纺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选配好的棉纤维排放在双组打手往复抓棉机的两侧,抓棉装置下压从而对棉包产生一定的压力,继而使得位于棉包上部的纤维通过纤维挡辊之间的间隙伸入到抓棉装置内,当抓棉装置沿着排放好的棉包由后往前运动时,第一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主要作用、第二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辅助作用,此时第一预开松打手上的针布对伸入的棉纤维产生相应预开松作用,在预开松作用下使得棉纤维被部分的开松松散,同时少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一预开松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经预开松的棉纤维随后在第一主抓棉打手上的针布的作用下产生相应主抓取作用,在主抓取作用下使得大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一主抓棉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同时在主抓取作用下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少部分的没有被第一组打手抓取的棉纤维随后依次在第二组打手的第二主抓棉打手、第二预开松打手的作用下实现开松和抓取作用,当抓棉装置沿着排放好的棉包由前往后运动时,第二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主要作用、第一组打手对棉纤维产生辅助作用,此时第二预开松打手上的针布对伸入的棉纤维产生相应预开松作用,在预开松作用下使得棉纤维被部分的开松松散,同时少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二预开松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经预开松的棉纤维随后在第二主抓棉打手上的针布的作用下产生相应主抓取作用,在主抓取作用下使得大部分的棉纤维被第二主抓棉打手抓取后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输纤管内,同时在主抓取作用下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少部分的没有被第二组打手抓取的棉纤维随后依次在第一组打手的第一主抓棉打手、第一预开松打手的作用下实现开松和抓取作用,进入到输纤管内的棉纤维在负压作用下经输棉管路输送至前方机台内;重物分离中,将抓取的棉纤维流在具有弯转的管路内在气流带动下高速运动,管路的弯转角度大于90度,从而使得棉纤维内的重物杂质在弯转处由于离心力作用在自身的大运动惯量下被甩出,继而实现重物与棉纤维的分离;轴流开棉中,将棉纤维流在负压作用下沿着转动的梳理辊进行沿着梳理辊的轴向的向前运动、沿着圆周方向的轴向转动,通过在梳理辊上设置梳理针布,且设置梳理辊的转动速度的方向与棉纤维流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棉纤维流受到梳理
辊上的针布的打击作用,继而实现对棉纤维流的多次开松作用;多仓混棉中,将棉纤维流经输送管路随机的同时送入到6

8个高棉仓中,从而实现在棉仓中的储棉过程,完成初始化储棉的棉仓内的棉纤维随后在给棉罗拉(1)的带动下输出,输出后的棉纤维随后经长度不同的弯管输送后在输送帘(2)上汇合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纤维层,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所经的路径长度的不同实现随机的混合作用,纤维层经输送帘(2)带动后以一定的压力与抓棉帘接触,从而使得抓棉帘沿着纤维层厚度方向对棉纤维进行同时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的纤维层沿着纵向的同时抓取中的混合,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实现对棉纤维的开松作用;握持开棉中,将棉纤维经高棉箱均匀整理后经由导棉罗拉聚拢,然后再由给棉罗拉(1)握持输出,输出过程中棉纤维在握持状态下接受逆时针转动的表面设置有锯齿针布梳理辊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握持开松作用,握持开松后的棉纤维转移至梳理辊上,在由梳理辊带动输送的过程中经由梳理辊下方的等间距排布的尘棒的作用后实现对棉纤维内的杂质的清除,同时通过尘棒实现对转动的纤维的托持作用,继而实现开松后的棉纤维的顺利输出;打手成卷中,将棉纤维流首先经天平罗拉的控制调节后实现均匀一致的喂入,均匀喂入的棉纤维流经综合打手的打击作用后开松,经表面分布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小孔、内部具有负压的一对上吸附凝聚辊、下吸附凝聚辊的负压吸附作用后凝聚成卷状,而后上卷、下卷并合后进入到呈上下状态排布的四个按压辊组成的压卷装置内实现按压成卷,此过程中上卷、下卷并合后沿着压卷装置进行S型路线输送,从而实现三次的压卷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混开棉中,将预处理后的罗布麻纤维送入到棉箱中,经纤维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的棉箱后由棉箱的底部的摆斗摆动输出,摆动输出的罗布麻纤维均匀的铺在输送帘(2)上,从而在输送帘(2)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铺层结构得到罗布麻纤维层,罗布麻纤维层被输送帘(2)带动后以一定的压力与转动的且具有一定倾斜方向设置的抓棉帘接触,抓棉帘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宜军杨洋崔益怀刘新金苏旭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