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12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水刀头、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座和旋转座,第一控制机构可控制第二控制机构在X轴方向上移动,第二控制机构可控制安装座在Z轴方向上移动,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在安装座上,摆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可控制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旋转座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与X轴方向平行设置,水刀头安装在旋转座上,水刀头的轴心开设有高压水通道,水刀机头的一端周壁开设有与高压水通道相连通的喷嘴。水刀装置能够彻底去除工件毛刺,加工品质好,而且水刀装置的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节省人工成本。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毛刺去除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产品各个装配工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不仅直接影响零件本身的精度和外观质量,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需要将工件毛刺除去,尤其是精度和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各个装配工件。
[0003]现有主要采用刮刀、油石、砂布、钢丝、刷轮、滚磨、振动、喷沙和撞击等手工或机械方式去除毛刺,以及高温、磨粒挤压、电化学、脉冲电等非机械方式去除毛刺。现有工件去毛刺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0004]一、加工过程会产生热量,造成工件变形;
[0005]二、刚性加工工艺存在磨损,会损伤工件需要去毛刺的部位,造成该部位的表面粗糙,降低工件表面质量;
[0006]三、去毛刺工序完成后还需进行后续清洁工作,费时费力;
[0007]四、工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尘埃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0008]五、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大量的手工作业,自动化性能较差,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0009]六、对工件的孔、内腔或其他孔相交位置的相贯线毛刺无法完全去除,影响该工件的正常装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彻底去除工件毛刺、加工品质好、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且节省人工成本的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
[0011]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水刀头、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座和旋转座,第一控制机构可控制第二控制机构在X轴方向上移动,第二控制机构可控制安装座在Z轴方向上移动,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在安装座上,摆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可控制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旋转座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与X轴方向平行设置,水刀头安装在旋转座上,水刀头的轴心开设有高压水通道,高压水通道的轴线与旋转轴线垂直设置,水刀机头的一端周壁开设有与高压水通道相连通的喷嘴。
[0012]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水刀装置在对工件进行毛刺去除加工过程中,第一控制机构控制第二控制机构在X轴方向上移动,第二控制机构控制摆动控制机构在Z轴方向上移动,摆动控制机构控制水刀头绕旋转轴线旋转,水刀头接收外部提供的高压水,水刀头的喷嘴向外喷出高压水进行毛刺去除。伴随着水刀头在X轴方向上移动、Z轴方向上移动以
及绕旋转轴线旋转摆动,使得水刀头多角度变化,并且水刀头的喷嘴侧向喷出高压水,对工件的孔、内腔或其他孔相交位置的相贯线毛刺进行有效清洗去除,从而能够彻底去除工件毛刺,工件毛刺去除加工品质好。同时,摆动控制机构的第一电机可控制第一齿轮旋转,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设置,且旋转座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旋转座带动水刀头绕旋转轴线旋转,传动控制性能可靠,且精度高。而且,本技术水刀装置的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
[0013]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安装座呈U型设置,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座的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地位于安装座的第一侧壁的内侧,第一电机的驱动轴贯穿安装座的第一侧壁并与第一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还包括两个摆动转轴和两个保持端盖,两个保持端盖分别安装在安装座的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外侧,第二齿轮套接在一个摆动转轴上,且该摆动转轴的第一端与旋转座的第一端壁固定连接,该摆动转轴的第二端贯穿安装座的第一侧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保持端盖上,另一个摆动转轴的第一端与旋转座的第二端壁固定连接,该摆动转轴的第二端贯穿安装座的第二侧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另一个保持端盖上,两个摆动转轴与旋转轴线共轴设置。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齿轮的轴孔内周壁开设有第一键槽,每一个摆动转轴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二键槽,一个键销分别嵌入第一键槽和一个第二键槽内。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摆动转轴的第一端径向凸出设置有轴肩,轴肩在摆动转轴的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绕摆动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一个摆动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旋转座的第一端壁设置,且该摆动转轴的轴肩位于旋转座的第一端壁的内侧,旋转座的第一端壁开设有多个与该轴肩的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一个通孔与一个第一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另一个摆动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旋转座的第二端壁设置,且该摆动转轴的轴肩位于旋转座的第二端壁的内侧,旋转座的第二端壁开设有多个与该轴肩的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一个通孔与一个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立板、第一滑座、第一丝杆和第二电机,第一控制机构可控制立板在X轴方向上移动,立板在Z轴方向上延伸,且第一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设置在立板的侧面上,第二电机安装在立板的上端并可控制第一丝杆旋转,第一滑座上设置有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设在第一丝杆上,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座上。
[00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滑座邻接安装座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安装座邻接第一滑座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一个定位销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风琴罩和第二风琴罩,第一风琴罩在Z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立板的上端和第一滑座的第一端,且第一风琴罩盖合在立板的侧面上,第一丝杆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风琴罩内,第二风琴罩在Z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立板的下端和第一滑座的第二端,且第二风琴罩盖合在立板的侧面上,第一丝杆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风琴罩内。
[00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横梁、第二滑座、第二丝杆和第三电机,横梁在X轴方向上延伸,且第二丝杆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位于横梁上,第三电机安装在横梁的一端并可控制第二丝杆旋转,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可移动地套
设在第二丝杆上,立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座上。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控制机构还包括分割片和两个光电感应器,分割片设置在第二滑座上,两个光电感应器在X轴方向上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每一个光电感应器开设过槽,分割片在X轴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过槽内。
[002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水刀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刀头在旋转轴线上并排安装在旋转座上。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压水去毛刺设备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压水去毛刺设备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压水去毛刺设备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压水去毛刺设备实施例中机架外框的结构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压水去毛刺设备实施例中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的安装局部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多轴联动智能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水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还包括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座和旋转座,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在X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可控制所述安装座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摆动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摆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可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与X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水刀头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水刀头的轴心开设有高压水通道,所述高压水通道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水刀机头的一端周壁开设有与所述高压水通道相连通的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地位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还包括两个摆动转轴和两个保持端盖,两个所述保持端盖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套接在一个所述摆动转轴上,且该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壁固定连接,该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所述保持端盖上;另一个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座的第二端壁固定连接,该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第二侧壁并可旋转地支撑在另一个所述保持端盖上;两个所述摆动转轴与所述旋转轴线共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孔内周壁开设有第一键槽,每一个所述摆动转轴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二键槽,一个键销分别嵌入所述第一键槽和一个所述第二键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变化水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一端径向凸出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在所述摆动转轴的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绕所述摆动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一个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壁设置,且该所述摆动转轴的所述轴肩位于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壁的内侧,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壁开设有多个与该所述轴肩的所述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一个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摆动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旋转座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彤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