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12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柱、一号辅助杆、中部辅助板和二号辅助杆,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拉伸槽,所述拉伸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拉伸槽的内侧与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内侧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该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通过设置有转动轴、支撑垫与拉伸弹簧,减小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的受力程度,提高两者的韧度,防止其受力较大变形损坏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有缓冲螺栓与缓冲弹簧,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提高结构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滑动安装块,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主要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来划分,即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可将建筑物分为4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同,其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采取也不相同。
[0003]如现有公开专利CN108589800B的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虽然当受到外界震动时,冲击力的能量通过压缩气体做功、液压油克服重力做功和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地面发生晃动过程中,辅助杆没有减压装置,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现象,降低其使用寿命,其次,地震过程中,支撑柱没有缓冲装置,降低结构的抗震性,最后,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尺寸不可调节,降低其安装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通过设置有转动轴、支撑垫与拉伸弹簧,减小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的受力程度,提高两者的韧度,防止其受力较大变形损坏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有缓冲螺栓与缓冲弹簧,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提高结构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滑动安装块,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具备通过设置有转动轴、支撑垫与拉伸弹簧,减小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的受力程度,提高两者的韧度;通过设置有缓冲螺栓与缓冲弹簧,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有滑动安装块,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柱、一号辅助杆、中部辅助板和二号辅助杆,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拉伸槽,所述拉伸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拉伸槽的内侧与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内侧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缓冲螺栓,所述缓冲螺栓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螺栓的下段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安装块。
[0010]优选的,所述二号辅助杆与连接板的表面均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二号辅助杆与连接板通过固定轴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中部辅助板、二号辅助杆、顶板和支撑板均设置有四组。
[0011]优选的,所述拉伸槽嵌于支撑柱的两端外表面,且拉伸槽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板
的横截面积,所述拉伸槽的厚度小于支撑柱的厚度,所述拉伸槽的数量为支撑柱数量的二倍,所述拉伸槽为矩形结构,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且转动轴为圆柱转动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宽度大于拉伸槽的宽度。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拉伸槽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支撑垫呈对称排布,所述支撑垫为扁状圆柱结构,所述支撑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的数量为支撑垫数量的二分之一,所述拉伸弹簧为弹性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剖面为几字结构,所述支撑板与缓冲螺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螺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缓冲螺栓与固定螺母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缓冲螺栓与缓冲块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块的侧剖面为工字结构,所述缓冲块为塑胶耐压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块卡接于支撑板的上端中部。
[0014]优选的,所述缓冲螺栓与固定盖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盖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固定盖为耐压材料制成,所述固定盖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盖的横截面积大于缓冲弹簧的横截面积,所述缓冲弹簧为弹性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贯穿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边缘为弧状结构,所述滑动孔的数量为支撑板数量的四倍,所述滑动孔呈对称排布,所述滑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安装块,所述滑动安装块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滑动安装块的厚度与支撑板的厚度相等。
[0016]优选的,所述滑动安装块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滑动安装块的横截面积,所述滑动安装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圈,且限位圈为扁状圆环结构,所述限位圈的厚度小于滑动安装块的厚度,所述滑动孔的内侧外表面嵌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滑动孔的横截面积,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圈之间相匹配。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通过设置有拉伸槽、转动轴、支撑垫与拉伸弹簧,在地面发生晃动过程中,抗震结构受到影响,使得支撑柱进行晃动,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进行连接,在转动轴作为支撑作用下,使得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带动连接板,在支撑垫作为支撑作用下,拉伸弹簧进行伸长,减小一号辅助杆与二号辅助杆的受力程度,提高两者的韧度,防止受力较大变形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其使用寿命。
[0020]2、该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通过设置有缓冲螺栓、固定螺母、缓冲块、固定盖与缓冲弹簧,在发生地震过程中,支撑柱受力,在固定螺母进行固定下,使得缓冲螺栓向下移动,同时在固定盖作为连接于支撑作用下,缓冲弹簧进行压缩,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提高结构的实用性。
[0021]3、该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通过设置有滑动孔、滑动安装块、安装孔、限位圈与限位槽,在支撑板安装过程中,使用者将通过移动滑动安装块,使得滑动安装块沿着滑动孔内侧外表面进行移动,同时滑动安装块带动限位圈沿着限位槽内侧外表面进行移动,直至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安装孔进行安装固定,将支撑板进行安装固定,提高抗震结构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A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支撑柱的局部侧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支撑板与缓冲弹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支撑板与缓冲弹簧的局部侧剖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4中B的放大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支撑板的局部横剖视图。
[0029]图中:1、支撑柱;2、一号辅助杆;3、中部辅助板;4、二号辅助杆;5、连接板;6、固定轴;7、固定孔;8、拉伸槽;9、转动轴;10、支撑垫;11、拉伸弹簧;12、顶板;13、支撑板;14、缓冲螺栓;15、固定螺母;16、缓冲块;17、固定盖;18、缓冲弹簧;19、滑动孔;20、滑动安装块;21、安装孔;22、限位圈;2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柱(1)、一号辅助杆(2)、中部辅助板(3)和二号辅助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设置有拉伸槽(8),所述拉伸槽(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拉伸槽(8)的内侧与连接板(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10),所述支撑垫(10)的内侧设置有拉伸弹簧(11),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端设置有缓冲螺栓(14),所述缓冲螺栓(14)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块(16),所述缓冲螺栓(14)的下段设置有固定盖(17),所述固定盖(17)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8),所述支撑板(13)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孔(19),所述滑动孔(19)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安装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辅助杆(4)与连接板(5)的表面均贯穿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6),所述二号辅助杆(4)与连接板(5)通过固定轴(6)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支撑柱(1)与支撑板(1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中部辅助板(3)、二号辅助杆(4)、顶板(12)和支撑板(13)均设置有四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槽(8)嵌于支撑柱(1)的两端外表面,且拉伸槽(8)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板(5)的横截面积,所述拉伸槽(8)的厚度小于支撑柱(1)的厚度,所述拉伸槽(8)的数量为支撑柱(1)数量的二倍,所述拉伸槽(8)为矩形结构,所述转动轴(9)贯穿于连接板(5)的一侧外表面,且转动轴(9)为圆柱转动结构,所述转动轴(9)的宽度大于拉伸槽(8)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与拉伸槽(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0),所述支撑垫(1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支撑垫(10)呈对称排布,所述支撑垫(10)为扁状圆柱结构,所述支撑垫(10)的内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周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构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