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90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种植装置,包括种植桶体、插槽架、水肥存储腔以及水肥浇灌管道;水肥存储腔位于种植桶体内的底部;插槽架设置于种植桶体内,并与种植桶体的内壁固定;插槽架上设有一组纵向插槽,用于插入陶土板和/或陶土管,插入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底部插入水肥存储腔内,顶部位于种植桶体内的种植介质中;水肥浇灌管道架设于插槽架的顶部,其排水口与对应于各插槽设置,将水肥浇灌至下方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上,通过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的渗透作用将水肥均匀分散于种植介质中,多余的水肥可以下渗到桶体底部的存储腔。当种植介质中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存储腔中的水肥可以通过空心陶土管渗入到上面的种植介质,供给根系吸收。根系吸收。根系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园艺装备、水肥一体化装置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施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设施蔬菜如番茄、黄瓜等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主要生产来源。其市场经济利润较高,市场稳定。水肥是限制设施蔬菜增产的两大因子,合理的水肥管理是设施蔬菜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种植介质中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当前蔬菜生产中过量水肥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氮肥过量、施肥方式粗放等问题,不仅造成水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也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土传病害加重等连作障碍。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实现了水肥的精准控制,满足作物需肥规律,具有良好的节肥节水、提质增效等特性。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蔬菜、果树、花生和小麦等作物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选择和技术集成创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等对比试验,探索相关技术参数,形成当地主要园艺作物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为有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打下基础。因此,如何优化设施蔬菜水氮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在设施种植中,水肥调控装置样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设施蔬菜种植装备研发及应用在快速发展,呈现设施规模大、产业作用大、装备需求大、装备技术进步明显、新趋势影响大等特点。其中高效水肥灌溉设备研发投入相当大。而小型规模的种植方法在设施农业上广泛应用,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现阶段的设施园艺中最简单的是种植盆钵,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种植盆眼花缭乱,功能不一,但多数实现了精准灌水控制。但是很少考虑到水肥资源的回收或循环利用,以及怎样提高水肥资源的利用。对于种植土壤本身的吸水排水功能以及蔬菜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所需种植介质的不同,对肥料的需求不同。所以需要研发建议的能够控制并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的装置进行设施蔬菜等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施种植装置,实现更好的节约水肥资源、提高设施种植产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设施种植装置,包括种植桶体、插槽架、水肥存储腔以及水肥浇灌管道;
[0007]所述水肥存储腔位于种植桶体内的底部;
[0008]所述插槽架设置于种植桶体内,并与种植桶体的内壁相互固定;插槽架上设有一组纵向插槽,用于插入陶土板和/或陶土管,插入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底部插入水肥存储腔内,顶部位于种植桶体内的种植介质中;
[0009]所述水肥浇灌管道架设于插槽架的顶部,其排水口与对应于各插槽设置,将水肥浇灌至下方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上,通过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的渗透作用将水肥均匀分散
于种植介质中。
[0010]通过水肥浇灌管道将水肥等液体流到具有渗漏作用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缓慢渗入到种植介质中。多余的水肥可以下渗到桶体底部的存储腔。当种植介质中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存储腔中的水肥可以通过空心陶土管渗入到上面的种植介质,供给根系吸收。
[0011]具体地,所述的插槽架包括外围骨架,位于外围骨架中心的中心插槽,以及均布在外围骨架内侧并交于外围骨架中心的第一插槽;
[0012]所述中心插槽为纵向设置的圆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陶土管;
[0013]所述第一插槽为纵向设置的方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L型陶土板;
[0014]第一插槽的骨架一端焊接在外围骨架内侧,另一端焊接在中心插槽的骨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围骨架内侧,还均匀焊接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为纵向设置的方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陶土竖板;所述的第二插槽长度小于外围骨架内经,一端焊接在外围骨架内侧,另一端与中心插槽间隔一定距离。
[0016]具体地,所述水肥存储腔的顶部具有一带插槽顶盖,用于陶土管、L型陶土板、陶土竖板的底部插接进入水肥存储腔内;水肥存储腔底部侧面,设有用于水肥存储腔内水肥排出的排液口。
[0017]具体地,所述的水肥浇灌管道包括架设在插槽架的顶部的水平环行管道和水肥补液管;所述水肥补液管纵向地设置在水平环行管道的一侧;所述水平环行管道的底部通过一组纵向的出水管连接至插槽架顶部对应的插槽处,补充的水肥通过水平环行管道均匀分流至各出水管,浇灌至各插槽内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上,利用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的渗透作用将水肥均匀分散于种植介质中。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肥浇灌管道好包括一纵向设置于种植桶体外的垂直流管道;所述垂直流管道的顶部与水平环行管道一侧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水肥补液管连接,垂直流管道的底部连接至水肥存储腔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水肥补液管位于垂直流管道和水平环行管道并联处的前端,设有补液总阀;水平环行管道靠近并联处设有水平流阀门;垂直流管道靠近并联处设有垂直流阀门。通过补液总阀控制进水情况,水平流阀门控制水流进入水平环行管道后进入桶体,垂直流阀门控制水流进入桶底部的水肥存储腔。水肥浇灌管道首先通过水平环行管道将水肥等液体浇灌至陶土板和/或陶土管,通过水平流阀门控制液体流速,缓慢渗入到种植介质中。另外还能打开垂直流阀门,让液体通过垂直流管道进入到水肥存储腔,多余的水肥通过排液口排走。
[0020]优选地,水肥补液管管道直径大于其余管道直径。
[0021]优选地,所述的陶土管为一体无釉空心管,顶部封闭,包括底部具有圆孔的透水段以及上部的带有渗漏微孔的渗水段,透水段插入水肥存储腔内,水肥通过圆孔进入空心的陶土管内。透水段采用常规陶土管制作,过程中表面留出圆孔。渗水段在制作时加入一定比常规使用大的1

2mm石英砂,以及加入质量占比1%的细沙,形成表面带有渗漏微孔的管壁。当种植介质中含水量很少时,空心的陶土管中的液体根据水吸力被渗入种植介质。
[0022]优选地,所述的L型陶土板的底部大于顶部,底部插入水肥存储腔内,顶部留空,根据作物根系预留种植基质填充空间。
[0023]优选地,所述陶土管、L型陶土板、陶土竖板的高度为种植桶体内壁高度的2/3;陶
土竖板的宽度为L型陶土板宽度的一半。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种植装置可以控制水肥等液体从水平或者垂直方向进入种植桶体。水肥等液体通过管道系统流到具有渗漏作用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缓慢渗入到种植介质中。多余的水肥可以下渗到桶体底部的存储腔。当种植介质中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存储腔中的水肥可以通过空心陶土管渗入到下面的种植介质,供给根系吸收。本技术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施用水或者液体肥,或者水肥一体化施入。且可以回收利用多余的水肥,实现了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本技术也可根据作物根系发达程度选择不同的L型陶土板插入来调整种植根际区大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桶体(1)、插槽架(2)、水肥存储腔(3)以及水肥浇灌管道(4);所述水肥存储腔(3)位于种植桶体(1)内的底部;所述插槽架(2)设置于种植桶体(1)内,并与种植桶体(1)的内壁相互固定;插槽架(2)上设有一组纵向插槽,用于插入陶土板和/或陶土管,插入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底部插入水肥存储腔(3)内,顶部位于种植桶体(1)内的种植介质中;所述水肥浇灌管道(4)架设于插槽架(2)的顶部,其排水口对应于各插槽设置,将水肥浇灌至下方的陶土板和/或陶土管上,通过陶土板和/或陶土管的渗透作用将水肥均匀分散于种植介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架(2)包括外围骨架(21),位于外围骨架(21)中心的中心插槽(22),以及均布在外围骨架(21)内侧并交于外围骨架(21)中心的第一插槽(23);所述中心插槽(22)为纵向设置的圆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陶土管(5);所述第一插槽(23)为纵向设置的方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L型陶土板(6);第一插槽(23)的骨架一端焊接在外围骨架(21)内侧,另一端焊接在中心插槽(22)的骨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围骨架(21)内侧,还均匀焊接有第二插槽(24),所述第二插槽(24)为纵向设置的方形骨架槽,用于纵向插入陶土竖板(7);所述的第二插槽(24)长度小于外围骨架(21)内经,一端焊接在外围骨架(21)内侧,另一端与中心插槽(22)间隔一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存储腔(3)的顶部具有一带插槽顶盖(31),用于陶土管(5)、L型陶土板(6)、陶土竖板(7)的底部插接进入水肥存储腔(3)内;水肥存储腔(3)底部侧面,设有用于水肥存储腔(3)内水肥排出的排液口(32)。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龙陈丹艳张燕黄舒蕾黄鑫严冬曹秀标沈昕晨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