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7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包括:1),根据桩孔设计图纸在施工场地定位画圈以形成桩孔圈线,在桩孔圈线外定位画圈以形成护桩孔圈线,护桩孔圈线沿着桩孔圈线周向设置若干以包围桩孔圈线;2),根据护桩孔圈线钻挖若干护桩孔并在护桩孔内插入外径与护桩孔孔径一致的护桩管,护桩孔孔深大于桩孔孔深;3),护桩管内注入护桩混凝土拌和料;4),静置7天后,根据桩孔圈线钻挖桩孔;5),桩孔内沉入钢筋笼;6),桩孔内注入灌注桩混凝土拌和料,养护成桩;护桩混凝土拌和料包括:水、水泥、粉煤灰、砂、石、减水剂、早强剂、抗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塌孔发生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复杂地层是由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层由于发生地质构造运动,会受到压力、张力、剪力、扭力等的作用,使岩层出现褶皱和断裂等现象,会对地层产生破坏,使得地层不再均匀连续。
[0003]地基是建筑的基础,由于地层有岩石和土壤形成,土壤的承载力不足,因此通常需要在地层中施工桩体,以利用桩体来形成支撑构件,从而实现对建筑的支撑,而对于大体积建筑,桩体的所需的直径较大,通常直径为两米以上的桩体被称作大直径桩,而由于大直径桩的直径大,若采用静压桩的施工方式,会对土壤产生非常严重的挤土效果,容易影响周边的建筑地基,因此大体积灌注桩的施工方式更为合适。
[0004]灌注桩施工时,难点在于钻挖桩孔,由于桩孔孔壁两侧土壤压力存在差异,且钻孔时会产生震动等作用力,若桩孔孔壁无保护措施,则很容易引起塌孔,因此,一般采用泥浆护壁工艺,通过泥浆增加桩孔孔壁朝向桩孔一侧受到的压力,以抵抗土壤对桩孔孔壁带来的压力,从而保护桩孔,减少塌孔发生,但是,在复杂地层中,由于地层会出现不连续的现象,当钻孔时到底断裂处,泥浆会从裂缝流出,由于泥浆有一定的黏度,对于细微或少量的裂缝,由于泥浆流失速度较慢,可通过及时补充泥浆,以保持泥浆压力,从而保持护壁的效果,但复杂地层中存在裂缝的数量比普通地层要多,而且大直径桩孔的孔壁面积大,从而使得裂缝与桩孔连通的面积也大,导致泥浆容易出现瞬间快速流失,导致泥浆补充不及时,从而使得桩孔内的泥浆压力快速降低,而钻孔仍在进行,且由于桩孔孔径越大,桩孔孔壁两侧压力差就越大,在钻孔时所产生的震动作用下,将容易引发塌孔现象,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塌孔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根据桩孔设计图纸在施工场地定位画圈以形成桩孔圈线,在桩孔圈线外定位画圈以形成护桩孔圈线,所述护桩孔圈线沿着桩孔圈线周向设置若干以包围桩孔圈线;
[0009]步骤2),根据护桩孔圈线钻挖若干护桩孔并在护桩孔内插入外径与护桩孔孔径一致的护桩管,所述护桩孔孔深大于桩孔孔深;
[0010]步骤3),护桩管内注入护桩混凝土拌和料;
[0011]步骤4),静置7天后,根据桩孔圈线钻挖桩孔;
[0012]步骤5),桩孔内沉入钢筋笼;
[0013]步骤6),桩孔内注入灌注桩混凝土拌和料,养护成桩;
[0014]所述护桩混凝土拌和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5]水150

152份;
[0016]水泥510

515份;
[0017]粉煤灰38

40份;
[0018]砂680

690份;
[0019]石990

1000份;
[0020]减水剂2.4

2.6份;
[0021]早强剂19

21份;
[0022]抗裂剂9

11份。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施工深度大于桩孔深度的护桩,由于护桩插入地层中,使得护桩不易移动或倾倒,通过护桩包围桩孔以在钻挖桩孔时通过护桩抵抗桩孔孔壁外侧土壤传来的压力,使得桩孔中泥浆减少时,由于桩孔外围被护桩保护,桩孔孔壁两侧压力差不会突然变得非常大,因此不易出现塌孔现象,给予充足的时间补充泥浆,使得施工效果较好。
[0024]通过护桩管与护桩混凝土拌和料制成的护桩,结构强度高,护桩不易断裂,配合在护桩混凝土拌和料中加入早强剂,使得护桩前期强度较高,无需长时间养护即可具有很强的结构强度,从而稳定地保护桩孔,并且通过在护桩混凝土拌和料中加入抗裂剂,使得混凝土自身的抗裂强度提升,与护桩管相互配合,使得护桩抗断裂的效果较佳,以保障保护桩孔的效果,使得桩孔不易出现塌孔现象,施工安全且质量较佳。
[0025]优选的,所述护桩孔圈线与桩孔圈线之间最小距离为8

10mm。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护桩与桩孔的距离,使得护桩抵抗了地层土壤的压力,而钻挖桩孔时不易伤及护桩,同时也不易因护桩与桩孔距离太远导致桩孔孔壁未必护桩抵抗压力的土壤较多而导致桩孔孔壁受到的土壤压力较大的情况,使得护桩保护桩孔的效果较佳。
[0027]优选的,相邻所述护桩孔圈线之间最小距离为8

10mm。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相邻护桩的间距,避免钻挖护桩孔时因为孔壁处土壤太少而因钻孔的震动出现坍塌,同时又能保证对外围土壤压力的抵抗,保证对桩孔的保护效果,使得桩孔不易出现塌孔现象,质量较佳。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每钻挖形成一个护桩孔后,先在该护桩孔中插入护桩管后,再施工下一护桩孔。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插入护桩管在钻下一护桩孔,利用护桩管对现有的护桩孔孔壁进行加固,使得钻挖下一护桩孔时不易出现塌孔现象,保证护桩孔的施工质量。
[0031]优选的,所述护桩孔孔径为80

120mm。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护桩孔的孔径,使得护桩孔孔径较小,使得护桩孔不易出现塌孔现象,易于施工,而且还能使得护桩用材较少,减少成本。
[0033]优选的,所述抗裂剂为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的复配。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的配合,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产氢氧化镁晶体,通过氢氧化镁晶体替代氢氧化钙晶体,增加了水泥石与骨料
的连接稳定性,使得骨料与水泥石不易剥离,从而增加了抗裂的性能,具体的,由于氢氧化钙富集于水泥石与骨料界面处,而氢氧化钙晶体强度较低,容易破坏,使得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处容易形成薄弱点,而当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同时存在时,易于与氢氧化钙反应并生成结晶状的氢氧化镁,通过氢氧化镁连接水泥石与骨料,使得水泥石与骨料界面连接十分稳定,减少薄弱点,使得混凝土材料从宏观上体现出更强的抗开裂性能,从而不易断裂,更好地配合护桩管,以实现稳定抵抗桩孔外围土壤的压力,保护桩孔,不易出现塌孔现象。
[0035]优选的,所述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的质量比例为1:0.3:0.5。
[00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以特定比例配合,生成的结晶体占比更多,从而使得水泥石与骨料的连接更为稳定,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更强。
[0037]优选的,所述护桩混凝土拌和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8]钢纤维3.8

4.2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桩孔设计图纸在施工场地定位画圈以形成桩孔圈线,在桩孔圈线外定位画圈以形成护桩孔圈线,所述护桩孔圈线沿着桩孔圈线周向设置若干以包围桩孔圈线;步骤2),根据护桩孔圈线钻挖若干护桩孔并在护桩孔内插入外径与护桩孔孔径一致的护桩管,所述护桩孔孔深大于桩孔孔深;步骤3),护桩管内注入护桩混凝土拌和料;步骤4),静置7天后,根据桩孔圈线钻挖桩孔;步骤5),桩孔内沉入钢筋笼;步骤6),桩孔内注入灌注桩混凝土拌和料,养护成桩;所述护桩混凝土拌和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50

152份;水泥510

515份;粉煤灰38

40份;砂680

690份;石990

1000份;减水剂2.4

2.6份;早强剂19

21份;抗裂剂9

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地层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锋郑永槟曾永杰钟兆巍戚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廉江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