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活动插装有充电宝的机体,充电宝以斜插的方式插装至机体内,充电宝一侧面设置有用来将手机夹持住的弹性夹板结构与固定夹板,固定夹板的外表面开设镂空口,机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锁扣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简化了电路设计、简化了识别后控制逻辑,降低系统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便于与手机共同携带。同携带。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商场、小店等地方,共享充电器被广泛使用,也称之为共享充电宝,通过对扫码的移动端手机用户进行识别,从而解锁内侧的充电宝,供使用者拔出使用,但现有技术中的锁死充电宝的内置机构设计复杂,通过弹簧、卡扣等结构进行锁死,生产与后期组装过程中颇为不便,而且,每一个充电宝锁死的位置处会单独设置一个电控开关,来对充电宝进行锁死或者结果,增大布线难度与维修难度,也提高了生产成本,还有,充电宝在使用时通常人手握持住手机与充电宝,较为不便,手机或者充电宝易发生滑落现象。
[000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原有共享充电宝中沉的识别后解锁系统、复杂的锁死机构设计、充电宝功能不全面。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活动插装有充电宝的机体,充电宝以斜插的方式插装至机体内,充电宝一侧面设置有用来将手机夹持住的弹性夹板结构与固定夹板,固定夹板的外表面开设镂空口,机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锁扣件;
[0007]所述电磁锁扣件受重力作用下滑插入镂空口的内侧,电磁锁扣件在通电时上移滑出镂空口的内侧;
[0008]每个所述电磁锁扣件、固定夹板上共同布设连接电路,若干个连接电路相互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在电磁锁扣件插入镂空口内侧时连接电路构成通路、滑出镂空口内侧时连接电路构成断路。
[0009]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外壳的前端面掏空设置,外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前板与固定后板,固定前板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供充电宝插入的对应口,固定前板与固定后板之间对应充电宝插入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
[0010]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前板与固定后板之间的竖板、固定连接在竖板一侧外表面的限位弧板与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位于限位弧板的上方,所述充电宝滑出插装在限位弧板与限位挡板之间,竖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在充电宝后端的压板。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锁扣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挡板一侧边沿上的罩壳、固定安装在罩壳内侧的电磁铁、滑动插装在罩壳下端面的锁块,锁块插入镂空口的内侧,锁块的外表面靠近罩壳的内侧与外侧处分别凸设有防脱凸块与限制凸块。
[0012]优选的,所述罩壳靠近所述充电宝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活动贴在充电宝的外表面,罩壳远离充电宝的一侧外表面活动相贴有固定壳,且固定壳固
定连接限位挡板的一侧边沿。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电路包括分别连接电磁铁两个电性端口的第一接线、第二接线,所述锁块的外表面固定嵌入有第一电芯,第二接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电芯,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靠近后端处固定嵌入有第二电芯,所述压板的前端面嵌入有与第二电芯相活动接触的第三电芯,第三电芯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线,第一接线与第三接线连接在供电线路上。
[0014]优选的,所述供电线路包括构成完整回路的电源与电控开关,电控开关与若干个相互并联的连接电路相串联。
[0015]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板结构包括滑动插装在充电宝外表面的插板、固定连接在插板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夹板,所述插板外表面开设有通口,通口的内侧沿着滑动夹板滑动方向上设置有弹簧柱。
[0016]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供电线路在接收到识别信号通过时进行供电;
[0018]S2、向连接电路供电,电磁锁扣件滑出镂空口的内侧,使得固定夹板不再处于锁死状态,充电宝解锁;
[0019]S3、向机体内插回充电宝,电磁锁扣件受重力作用插入镂空口内,达到锁死充电宝的作用,防止没有经过识别直接拔出充电宝。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其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有效简化了电路、简化了控制逻辑,采用一个总的电控开关进行每个充电宝处电磁锁扣件的通断电控制,在识别后统一控制解锁即可,对应的进行充电宝使用个数与时间进行收费即可,有效简化了电路设计、简化了识别后控制逻辑,降低系统负担、降低生产成本。
[0023]2、在锁死充电宝的过程中,供电线路为不供电状态,节约用电,在插回充电宝过程中,固定夹板下端推挤锁块使其上移,之后在重力作用下,推挤锁块插入镂空口的作用下完成锁死,整个归还过程无需通电控制,有效省电,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4]3、在被拿出充电宝的位置处,由于连接电路中缺少固定夹板上的第二电芯,形成断路,因此即使供电线路为该处连接电路通电,电磁铁处也无法获得电流,锁块也不会抽动,因此不会发生无充电宝位置处的电磁锁扣件工作的问题,提高结构工作的有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0025]4、手机夹在滑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时,弹簧柱被推挤,插板同时平移,灵活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进行夹持,手机与充电宝单手握持即可,较为便利,适合商场闲逛时使用,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内部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9]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充电宝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电磁锁扣件拆解示意图;
[0031]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图4中A处放大图;
[0032]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罩壳拆开时示意图;
[0033]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充电宝局部剖视图;
[0034]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35]1、外壳;2、固定前板;3、固定后板;4、对应口;5、充电宝;6、弹性夹板结构;61、滑动夹板;62、弹簧柱;63、插板;7、基座;71、竖板;72、限位弧板;73、限位挡板;74、压板;8、固定夹板;81、镂空口;9、电磁锁扣件;91、罩壳;92、电磁铁;93、锁块;94、限制凸块;95、防脱凸块;96、连接块;97、固定壳;10、连接电路;101、第一接线;102、第二接线;103、第一电芯;104、第二电芯;105、第三电芯;106、第三接线;11、电源;12、电控开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活动插装有充电宝(5)的机体,其特征在于:充电宝(5)以斜插的方式插装至机体内,充电宝(5)一侧面设置有用来将手机夹持住的弹性夹板结构(6)与固定夹板(8),固定夹板(8)的外表面开设镂空口(81),机体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锁扣件(9);所述电磁锁扣件(9)受重力作用下滑插入镂空口(81)的内侧,电磁锁扣件(9)在通电时上移滑出镂空口(81)的内侧;每个所述电磁锁扣件(9)、固定夹板(8)上共同布设连接电路(10),若干个连接电路(10)相互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在电磁锁扣件(9)插入镂空口(81)内侧时连接电路(10)构成通路、滑出镂空口(81)内侧时连接电路(10)构成断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端面掏空设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前板(2)与固定后板(3),固定前板(2)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供充电宝(5)插入的对应口(4),固定前板(2)与固定后板(3)之间对应充电宝(5)插入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前板(2)与固定后板(3)之间的竖板(71)、固定连接在竖板(71)一侧外表面的限位弧板(72)与限位挡板(73),限位挡板(73)位于限位弧板(72)的上方,所述充电宝(5)滑出插装在限位弧板(72)与限位挡板(73)之间,竖板(7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在充电宝(5)后端的压板(7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扣件(9)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挡板(73)一侧边沿上的罩壳(91)、固定安装在罩壳(91)内侧的电磁铁(92)、滑动插装在罩壳(91)下端面的锁块(93),锁块(93)插入镂空口(81)的内侧,锁块(93)的外表面靠近罩壳(91)的内侧与外侧处分别凸设有防脱凸块(95)与限制凸块(9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器识别移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锰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树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