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拆装结构及腕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2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腕带拆装结构,用于连接腕带与主体,包括壳体与设于壳体上的按压组件及一对连接组件;壳体设有控制腔,一对连接组件分别设于控制腔的相对两侧;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轴与驱动轴,固定轴与驱动轴远离控制腔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驱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并且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远离连接轴的一端伸入到控制腔内,进而使固定轴插入到腕带内;当按压组件在控制腔内按压时,迫使一对驱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沿相互远离方向移动,进而使一对固定轴脱离于腕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相较于生耳连接方式安全性较高,相较于按键扣连接方式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带拆装结构及腕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及腕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腕带拆装结构及腕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手环、智能手表类腕带的连接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腕带连接方式有生耳连接与按键扣连接两种。然而,采用生耳连接方式,存在着使用过程复杂、拆卸过程困难且保养不便的问题,同时生耳两端的尖锐结构对于为成年人尤其是儿童在使用此类产品时候会有潜在危险。而采用按键扣连接方式,则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因精度要求高导致成本较高、且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表带与表壳脱离现象的问题。
[000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腕带拆装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拆装结构及腕带设备,旨在改善现有腕带连接方式结构较为复杂、拆装困难的问题,提高腕带拆装结构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腕带拆装结构,用于连接腕带与主体,包括壳体与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压组件及一对连接组件;所述壳体设有控制腔,所述一对连接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控制腔的相对两侧;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轴与驱动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控制腔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并且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控制腔内,进而使所述固定轴插入到所述腕带内;当所述按压组件在所述控制腔内按压时,迫使一对驱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沿相互远离方向移动,进而使一对固定轴脱离于所述腕带。
[000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在所述控制腔的两侧均设有收容腔,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收容腔伸入到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复位弹簧被收容在对应的所述收容腔内。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上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收容腔远离所述控制腔的一端相抵接,从而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键轴,所述按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腔内并设有锥头;所述锥头距离所述一对驱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距离相同;当所述锥头向预定的按压方向移动时,迫使所述一对驱动轴相互远离。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按压槽连通的回位槽;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键轴远离所述锥头一端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设于所述按压槽内,所述回位槽内设有套设于所述按键轴在所述按键帽与所述锥头之间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迫使所述锥头抵接在所述控制腔靠近所述回位槽一侧的侧壁上。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槽与所述回位槽均呈圆柱状并同轴设置。
[001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锥头抵接在所述控制腔的侧壁时,所述按键帽远离所述锥头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按压槽的顶部齐平。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头靠近所述按键轴的一侧为平面并与所述按键轴垂直连接。
[001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腔呈长方体状。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腕带设备,包括腕带与主体,还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腕带拆装结构;所述壳体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腕带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一对固定轴配合的固定管;所述腕带通过所述腕带拆装结构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5]本技术提供的腕带拆装结构,通过按压组件来控制连接组件。当按压组件按压时,使得一对驱动轴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一对固定轴相互远离,进而使固定轴脱离与腕带的连接;当按压组件未按压时,一对驱动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一对固定轴相互靠近,进而使固定轴插入到腕带内,实现主体与腕带的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相较于生耳连接方式安全性较高,相较于按键扣连接方式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腕带拆装结构中腕带固定时的横剖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腕带拆装结构中腕带固定时的纵剖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腕带拆装结构中腕带装取时的横剖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腕带拆装结构中腕带装取时的平剖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供腕带拆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中标号:100、腕带拆装结构;200、腕带设备;201、腕带;202、主体;2011、固定管;10、壳体;11、连接槽;12、控制腔;13、按压槽;14、回位槽;15、收容腔;20、按压组件;21、按键轴;22、锥头;23、按键帽;24、回位弹簧;30、连接组件;31、固定轴;32、驱动轴;33、连接轴;34、复位弹簧;3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
[0024]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5]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
合。
[002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首先提供一种腕带拆装结构100,用于连接腕带201与主体202,使得腕带201与主体202能够便捷拆装。其中,主体202的两端均设有腕带拆装结构100,用于与腕带20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以下针对其中的一个腕带拆装结构100进行描述。主体202包括但不限于手表、智能手表、手环等腕部穿戴类设备。
[0027]如图1

图4所示,腕带拆装结构100包括壳体10与设于壳体10上的按压组件20及一对连接组件30。其中,壳体10设于主体202上,在靠近腕带201的一端设有连接槽11,当需要将腕带201固定时,将腕带201的一端伸入到连接槽11内。相应的,腕带201伸入到连接槽11内的一端设有一个两端与外界连通的固定管2011。
[0028]具体的,壳体10设有控制腔12,控制腔12由侧壁进行围设,呈长方体状。同时,壳体10上还开设有按压槽13,按压槽13的底部开设有与按压槽13连通的回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带拆装结构,用于连接腕带与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压组件及一对连接组件;所述壳体设有控制腔,所述一对连接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控制腔的相对两侧;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轴与驱动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控制腔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并且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控制腔内,进而使所述固定轴插入到所述腕带内;当所述按压组件在所述控制腔内按压时,迫使一对驱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沿相互远离方向移动,进而使一对固定轴脱离于所述腕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控制腔的两侧均设有收容腔,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收容腔伸入到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复位弹簧被收容在对应的所述收容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收容腔远离所述控制腔的一端相抵接,从而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键轴,所述按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腔内并设有锥头;所述锥头距离所述一对驱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荣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