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12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锅体,锅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内上下升降有料盘;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可拆装设置在底座上、且其内部设置有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底座或锅体内还设置有风机;锅体装配在底座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相互连通、且分别通过风机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使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外部空气形成对流的同时,又能对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部进行主动散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锅具内部的构件在工作时一直处理高温环境,影响锅具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锅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提高锅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提高锅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火锅作为一种即煮即食的餐饮美食方式,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喜爱。传统的火锅用餐中,存在着菜品煮在锅里而人们都看不到菜品的具体位置,只能用筷子或者勺子在锅内捞来捞去从汤中捞出菜品的现象,不但操作不便,用餐时间长,有些食物长时间没有被捞出、或者被勺子打碎而捞不起,造成其营养的流失,还会导致食客在捞菜品时经常错捞出菜品或底料。
[0003]为此相关技术人员作出改进,如公开号:CN101904684B、名称:一种磁控式蒸煮可变电热锅中,它采用丝杆、磁铁等主要结构驱动锅体实现升降,但是整台电热锅中没有配备通风散热机构,导致锅体内部的发热装置、动力装置、升降装置在工作时一直处理高温环境,影响电热锅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锅具内没有通风散热功能,导致锅具内部构件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的不足之处。
[000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内上下升降有料盘;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散热通道;所述的锅体可拆装设置在底座上、且其内部设置有锅体通风散热通道;所述的底座或锅体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锅体装配在底座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相互连通、且分别通过风机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0006]所述风机设置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内、且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连通时分别将二者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
[0007]所述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上分别设置有底座通风部和底座连通部,其中,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通过底座通风部与外部空气连通、且通过底座连通部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连通。
[0008]所述锅体通风散热通道上分别设置有锅体通风部和锅体连通部,其中,锅体通风散热通道通过锅体通风部与外部空气连通,并通过锅体连通部与底座连通部连通。
[0009]所述底座通风部为通风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或侧部;所述的底座连通部为连通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侧向式均匀设置在底座顶部。
[0010]所述锅体通风部为通风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均匀设置在锅体底部或侧部;所述的锅体连通部为连通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侧向式均匀设置在锅体底部;所述的锅体在装配时通过锅体连通部与底座的底座连通部连通。
[0011]所述底座通风散热通道内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的风机固定设置在风机支架上;所述的底座对应风机还设置有风机通风部。
[0012]所述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上还设置有电路板、动力装置、下耦合器;所述的锅体通风散热通道上还设置有发热装置、上耦合器、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并可驱动料盘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
[0013]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分别在底座、锅体的内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当锅体装配在底座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会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连通,再利用风机的转动,将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同时又将外部的常温空气分别抽入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部,从而使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外部空气形成对流的同时,又能对底座通风散热通道、锅体通风散热通道内部进行主动散热,以对锅具内部的构件进行工作时的主动通风散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锅具内部的构件在工作时一直处理高温环境,影响锅具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锅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0014]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通风散热效果好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寿命长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剖视)。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剖视)。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锅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剖视)。
[0020]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参见图1

图7,本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20、锅体1,锅体1内设置有内胆33,内胆33内上下升降有料盘2;所述的底座20内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所述的锅体1可拆装设置在底座20上、且其内部设置有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所述的底座20或锅体1内还设置有风机(图中未显示);所述的锅体1装配在底座20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相互连通、且分别通过风机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
[0024]当锅体1装配在底座20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会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连通,再利用风机的转动,将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同时又将外部的常温空气分别抽入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内部,从而使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内外部空气形成对流的同时,又能对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内部进行主动散热,以对锅具内部的构件进行工作时的主动通风散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锅具内部的构件在工作时一直处理高温环境,影响锅具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锅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0025]具体地讲,风机设置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内、且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与锅体
通风散热通道71连通时分别将二者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
[0026]进一步地讲,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内设置有风机支架76;所述的风机固定设置在风机支架76上,以实现风机的装配使用;所述的底座20对应风机还设置有风机通风部77。风机在工作时,既能从风机通风部77进行自主散热,还可以通过风机通风部77对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进行空气对流式通风散热。
[0027]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上分别设置有底座通风部72和底座连通部73,其中,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通过底座通风部72与外部空气连通、且通过底座连通部73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连通。
[0028]其中,底座通风部72为通风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均匀设置在底座20底部或侧部,底座20能够通过底座通风部72与外部的空气连通;所述的底座连通部73为连通孔或口、且设置有若干个,并侧向式均匀设置在底座20顶部。
[0029]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上分别设置有锅体通风部74和锅体连通部75,其中,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通过锅体通风部74与外部空气连通,并通过锅体连通部75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20)、锅体(1),其特征在于:锅体(1)内设置有内胆(33),内胆(33)内上下升降有料盘(2);所述的底座(20)内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所述的锅体(1)可拆装设置在底座(20)上、且其内部设置有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所述的底座(20)或锅体(1)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锅体(1)装配在底座(20)时,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相互连通、且分别通过风机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内、且在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连通时分别将二者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将外部的常温空气抽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上分别设置有底座通风部(72)和底座连通部(73),其中,底座通风散热通道(70)通过底座通风部(72)与外部空气连通、且通过底座连通部(73)与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升降锅具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通风散热通道(71)上分别设置有锅体通风部(74)和锅体连通部(75),其中,锅体通风散热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斌莫奕田简炳根黎伟文陈土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小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