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8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8
一种印刷装置,对于易变形的印刷介质也能够抑制弯曲。该印刷装置具备:送出轴,保持印刷介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并列配置;第一驱动辊,挂绕第一输送带;第二驱动辊,挂绕第二输送带;第一驱动部,使第一驱动辊驱动;第二驱动部,使第二驱动辊驱动;挂绕辊,挂绕印刷介质;第一挂绕辊轴承;第二挂绕辊轴承;第一测压仪(1441),检测印刷介质对第一挂绕辊轴承施与的负荷(L1);第二测压仪(1442),检测印刷介质对第二挂绕辊轴承施与的负荷(L2);以及控制部(310),根据测压仪(144)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部(110)和第二驱动部(120)。(120)。(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通过带来抑制输送的介质弯曲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由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两条输送带输送金属制造的片材的输送装置中,通过对两条输送带中的每一条配置的检测器来检测片材的前端部,并通过使与先检测出的检测器对应的带输送减速来抑制弯曲。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328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当输送的介质为易变形的介质时会因弯曲而产生伸缩、扭曲等,因此有可能难以根据介质的端部对弯曲进行检测而无法抑制弯曲。
[0005]解决上述课题的一方式为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送出轴,保持卷绕成滚筒状的印刷介质;第一输送带,向输送方向输送从所述送出轴送出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二输送带,在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并列配置,并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从所述送出轴送出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挂绕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挂绕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驱动部,使所述第一驱动辊驱动;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辊驱动;挂绕辊,挂绕从所述送出轴向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一轴承,支承所述挂绕辊的轴的一个端部;第二轴承,支承所述挂绕辊的轴的另一个端部;第一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经由所述挂绕辊对所述第一轴承施与的负荷;第二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经由所述挂绕辊对所述第二轴承施与的负荷;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
[0006]附图标记说明:
[0007]1印刷装置;2印刷介质;3控制装置;10介质输送部;31喷出头; 33滑架移动部;70输入装置;80显示装置;90刷驱动电机;100检测器组;110第一驱动部;120第二驱动部;142第一辅助辊;143第二辅助辊;144测压仪;151第一输送带;152第二输送带;153第一驱动辊; 154第二从动辊;155第一从动辊;156第二驱动辊;157第一驱动电机; 158第二驱动电机;211送出轴;300接口部;310控制部;320驱动电路;330存储部;330A控制程序;330B设定数据;330C输送速度数据; 1411挂绕辊;1412第一挂绕辊轴承(第一轴承);1413第二挂绕辊轴承 (第二轴承);1441第一测压仪(第一检测部);1442第二测压仪(第二检测部);3100反馈控制部;L、L1、L2负荷;SG1第一测定信号;SG2 第二测定信号;SG3第一指示信号;SG4第二指示信号。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印刷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09]图2是示出挂绕辊部的结构的图。
[0010]图3是从上方观察输送带部而得到的俯视图。
[0011]图4是第一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的立体图。
[0012]图5是图3的IV

IV剖视图。
[0013]图6是示出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4]图7是示出反馈控制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0015]图8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0016]图9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输送带部而得到的俯视图。
[0017]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各图中,用与实物不同的尺寸来图示各部件。
[0019]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图5和图9~图10中,将X轴、Y轴和Z 轴图示为互相正交的三个轴。在设置印刷装置1的状态下,Z轴相当于铅垂方向,X轴和Y轴为沿水平面的方向。图示轴向的各箭头的前端侧为“+ 侧”,将其基端侧设为“-侧”。
[0020]第一实施方式
[0021]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图1是印刷装置1的简要结构图。
[0023]印刷装置1是通过对印刷介质2喷出墨来形成图像的喷墨式印刷装置。
[0024]关于在印刷装置1中使用的印刷介质2,可以使用纸、合成树脂制造的片材等各种材料,例如可以利用普通纸、优质纸以及光面纸等喷墨记录用专用纸。在下面的说明中,示出将棉、羊毛等天然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或者由通过将这些混纺而得到的纤维构成的织物用作印刷介质2的结构。印刷装置1作为使墨附着于印刷介质2的印刷表面以对印刷介质2 进行印染的印染印刷机发挥作用。
[0025]印刷装置1具备:介质输送部10、介质紧贴部20、印刷部30、干燥单元40和清洗单元50等,上述各部安装于框架部60。另外,印刷装置1 具备控制上述各部的控制装置3。
[0026]介质输送部10具备介质送出部11,输送辊12、13,弯曲检测部14,输送带部15,输送辊16、17以及介质卷取部18,并在沿输送方向输送印刷介质2。介质输送部10输送印刷介质2的输送方向为在图中用箭头F示出的方向,相当于+X轴方向。
[0027]介质送出部11将印刷介质2送出到印刷部30一侧。介质送出部11 具有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送出轴211和将送出轴21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212。介质送出部11具有按照控制装置3的控制使送出轴211运动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部。在送出轴211安装有由带状印刷介质2卷绕成滚筒状的滚筒体,通过送出轴211的旋转而沿输送方向送出印刷介质2。送出轴211可拆装地安装于轴承部212。
[0028]输送辊12、13将从送出轴211送出的印刷介质2转送到弯曲检测部 14。
[0029]弯曲检测部14具备:挂绕辊部141、第一辅助辊142、第二辅助辊143 以及两个测压
仪144。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的各部配置在输送带部15 的上方。上方相当于+Z轴方向。
[0030]第一辅助辊142是辅助印刷介质2挂绕到挂绕辊部141的挂绕辊1411 的辅助辊,并在输送方向上配置在输送辊13的下游且配置在挂绕辊1411 的上游。另外,第一辅助辊142相比挂绕辊1411配置在下方。第一辅助辊142在与印刷介质2的印刷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辅助印刷介质2进行挂绕。下方相当于-Z轴方向。
[0031]第二辅助辊143为辅助印刷介质2挂绕于挂绕辊部141的挂绕辊1411 的辅助辊,并在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挂绕辊1411的下游且配置在后述的按压辊21的上游。另外,第二辅助辊143相比挂绕辊1411配置在下方。第二辅助辊143在与印刷介质2的印刷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辅助印刷介质2进行挂绕。下方相当于-Z轴方向。
[0032]图2是示出挂绕辊部141的结构的图。
[0033]如图2所示,挂绕辊部141具备:挂绕辊1411、第一挂绕辊轴承1412 以及第二挂绕辊轴承1413。第一挂绕辊轴承1412对应第一轴承的一个例子,第二挂绕辊轴承1413对应第二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送出轴,保持卷绕成滚筒状的印刷介质;第一输送带,向输送方向输送从所述送出轴送出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二输送带,在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并列配置,并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从所述送出轴送出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挂绕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挂绕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驱动部,使所述第一驱动辊驱动;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辊驱动;挂绕辊,挂绕从所述送出轴向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的所述印刷介质;第一轴承,支承所述挂绕辊的轴的一个端部;第二轴承,支承所述挂绕辊的轴的另一个端部;第一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经由所述挂绕辊对所述第一轴承施与的负荷;第二检测部,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经由所述挂绕辊对所述第二轴承施与的负荷;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使所述第一驱动辊驱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轴向的一端连结于第一驱动电机,另一端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第二从动辊组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辊,并被所述第一驱动辊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使所述第二驱动辊驱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轴向的一端连结于第二驱动电机,另一端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第一从动辊组装于所述第二驱动辊,并被所述第二驱动辊支承为旋转自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使所述第一驱动辊驱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将史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