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60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该发热组件包括基座和发热体,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发热体的下端从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腔体且不超过基座的另一端,发热体位于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基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发热体与引脚连接的部分被绝缘物质包裹固定,使发热体通过耐高温的绝缘物质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避免了引脚从发热体上脱落的问题,加强了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溶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可释放气溶胶类产品,其产生气溶胶的温度从800℃降低至400℃左右,同时气溶胶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明显下降,顺应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
[0003]目前市场主流加热不燃烧装置的热源主要是通过在片式或针式陶瓷基体上印刷金、银、铂、镍等金属浆料,经烧结后形成一定阻值的金属导电轨迹,通电后导电轨迹产生热量传递到整个基体上,从而实现对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以产生供使用者吸食的气溶胶。
[0004]如图1所示,现有采用基体上印刷导电轨迹的发热体通常是穿设固定在一个基座上,穿出基体上端的部分印刷导电轨迹,且越靠近上端的位置发热量越大,穿出基体下端的部分通过连接引脚从而与装置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发热体的发热温度均匀性较难保证,会造成释放的气溶胶一致性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次,由于发热体的下端是从基座穿出后再固定引脚的,其引脚容易从发热体上脱落而导致装置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
[0007]基座,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
[0008]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腔体且不超过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所述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所述基座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绝缘物质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
[0010]优选地,所述发热体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均填充有所述绝缘物质。
[0012]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
[0013]优选地,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形状匹配,所述下收容腔为可容纳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的圆柱形。
[0014]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连接的所述引脚极性相反。
[0015]优选地,所述贯通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且所述贯通槽内填充的绝缘物质和所述腔体内填充的绝缘物质一体成型。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脚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挂接在所述发热体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0017]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引脚缠绕在所述连接缺口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00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如上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以及所述发热组件的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0019]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可知,具有如下优点:
[0020]根据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由于发热体与引脚连接的部分被绝缘物质包裹固定,使发热体通过耐高温的绝缘物质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避免了引脚从发热体上脱落的问题,加强了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现有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发热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25]图4为图2中基座的结构图;
[0026]图5为图4的剖视图;
[0027]图6为图2中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结构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体与引脚的另一示例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发热组件,控制电路板分别与供电电源和发热组件的发热体电连接;具体地,壳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开口,发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开口内底部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发热体,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发热体的工作;当气溶胶形成基质从开口插入并与发热体接触后,通过控制电路板可使供电电源为发热体供电,以使发热体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产生供使用者吸食的气溶胶。供电电源例如为电池,电池提供例如2.0

5.0V的输出电压。
[0032]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基座20和发热体10,基座20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21;发热体10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发热体10的下端从基座20的一端延伸进入腔体21且不超过基座20的另一端,发热体10位于腔体21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30,并通过填充进腔体21内的绝缘物质40实现与基座20固定,且绝缘物质40包裹发热体10的所述部分。其中,绝缘物质40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腔体且不超过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所述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所述基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物质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均填充有所述绝缘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昊胡练球汪泉张宁李青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