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11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包括直管和第一法兰,以及设于直管入口端的第一耐磨套和设于直管出口端的第二耐磨套,所述第一耐磨套上套设有第一法兰,直管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之间设有锥形套和锥形外管,锥形套入口端的管径与其出口端的管径相等且锥形套入口端的壁厚A1大于其出口端的壁厚A2,直管包括直管外管和直管内管,锥形套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连接,锥形套出口端与直管内管连接,锥形外管与直管外管一体成型,锥形外管贴合套于锥形套上且锥形外管的端部与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锥形外管与直管外管一体成型以避免焊接退火,同时在锥形外管内侧设置一个锥形套缓冲流体的冲击,从而有效延长直管的使用寿命。长直管的使用寿命。长直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

技术介绍

[0002]管道输送广泛应用在各种行业,如建筑、石油、矿山、煤炭等行业。直管部分是管道输送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直管输送管道一般可分为单层管和双层管,其材料一般有铸铁、合金钢、碳钢、有色金属和塑料等。现有的粉料输送管道系统一般由弯管、直管或弯直管组成,其输送的粉料,例如混凝土、尾矿、煤灰、粮食等在管道内流动时,当经过转弯位置时其流向会突然改变,此同时管道内一般都有较大压力存在,粉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会靠近管道内的一侧流动,所以整个管道系统存在严重偏磨情况,与弯管相连的第一根直管因粉料流动的方向还未稳定,所以在入口端也存在较严重的偏磨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做法通常在直管的入口端增加一个具有较高耐磨性的合金耐磨套,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但因合金耐磨套的长度一般较短(40~50mm),且没有特殊考虑偏磨的方向,故经常会出现合金套在某一方向过早磨穿或者在紧接合金耐磨套后的直管过早磨穿,从而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造成材料的浪费;另有一种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耐磨套加长,并将耐磨套的外管焊接在直管的外层上,但是由于直管的材质和壁厚,因焊接操作极易造成直管内管的退火现象,进而降低管道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第三种解决方法是在直管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将其调头安装,这个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但是却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常出现忘记调头或是调头过迟而使直管过早报废,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带来了使用的安全风险。
[0003]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因爆管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现在是一个行业内较难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其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包括直管,以及设于直管入口端的第一耐磨套和设于直管出口端的第二耐磨套,所述第一耐磨套上套设有第一法兰,直管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之间设有锥形套和锥形外管,锥形套入口端的管径与其出口端的管径相等且锥形套入口端的壁厚A1大于其出口端的壁厚A2,直管包括直管外管和直管内管,锥形套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连接,锥形套出口端与直管内管连接,锥形外管与直管外管一体成型,锥形外管贴合套于锥形套上且锥形外管的端部与第一法兰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的轴向长度相等。
[0007]优选地,所述锥形套的轴向长度L1大于第一耐磨套的轴向长度L2。
[0008]优选地,所述锥形套的轴向长度L1≥80mm。
[0009]优选地,所述锥形外管与第一法兰焊接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锥形套的材料为高铬铸铁、中铬铸铁、低铬铸铁、合金钢、陶瓷、硬质合金、高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合成。
[0011]优选地,所述直管外管的材料为低碳钢,直管内管的材料为合金钢、铸铁、陶瓷和高分子耐磨材料复合而成。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的材料为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中的一种或两种复合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在与弯管相接的第一耐磨套出口端设计了一个锥形套和锥形外管,并将锥形外管与直管外管设计为一体成型,锥形套能够有效对弯管后侧非平稳流体的冲击进行缓冲,而锥形外管与直管外管涉及为一体成型能够避免因焊接连接产生退火,因此有效延长了直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通过耐磨套和锥形套能够有效缓冲流体在流过弯管后对直管的冲击,根据流体对直管的磨损规律将锥形套入口端壁厚加厚,最大程度保证了易磨损区域的耐磨性,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直管使用寿命的目的,且易于实现大批量生产,其质量和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耐磨管,2.第二耐磨管,3.直管,31.直管外管,32.直管内管,4.锥形套,5.锥形外管,6.第一法兰、7.第二法兰,8.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仅表示不同部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以图1为例,直管3内的流体是从左向右流动。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包括直管3,以及设于直管3入口端的第一耐磨套1和设于直管3出口端的第二耐磨套2,所述第一耐磨套1上套设有第一法兰6,直管3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1之间设有锥形套4和锥形外管5,锥形套4入口端的管径与其出口端的管径相等且锥形套4入口端的壁厚A1大于其出口端的壁厚A2,直管3包括直管外管31和直管内管32,锥形套4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1连接,锥形套4出口端与直管内管32连接,锥形外管5与直管外管31一体成型,锥形外管5贴合套于锥形套4上且锥形外管5的端部与第一法兰6固定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磨套2上套设有第二法兰7,第二耐磨套2通过第二法兰7可与后侧管道连接,第一耐磨套1通过第一法兰6与弯管8连接。当流体从弯管8流向第一耐磨套1时,由于第一耐磨套1的轴向长度是固定的,因此流体流过第一耐磨套1后的流动状态依然是非平稳的,其对管道的冲击还是较大的,此时,通过壁厚A1的锥形套4对非平稳流动状态的流体进行缓冲后再进入直管3内,能够有效延长直管3的使用寿命,同时,锥形套4入口端的壁厚A1大于其出口端的壁厚A2,有效保证了锥形套4的耐磨性能,因此,也就保证了
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直管3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将锥形外管5与直管外管31设计为一体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形外管5与直管外管31因焊接退火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的缺陷,且一体成型的设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002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耐磨套1和第二耐磨套2的轴向长度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套1和第二耐磨套2的轴向长度相等,因此,在新加强型双层直管中,只需要一种规格的耐磨套,减少了采购或生产成本,为标准化和规格化生成提供了保障。
[0023]如图1、图2所示,所述锥形套4的轴向长度L1大于第一耐磨套1的轴向长度L2,且所述锥形套4的轴向长度L1≥80mm。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流体进入直管3的流动状态为平稳状态,将锥形套4的轴向长度L1设置为大于第一耐磨套1的轴向长度L2,根据实际流体的流动状态数据,所述锥形套4的轴向长度L1应该大于等于80mm,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套4的轴向长度L1等于120mm。
[0024]其中,所述锥形外管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3),以及设于直管(3)入口端的第一耐磨套(1)和设于直管(3)出口端的第二耐磨套(2),所述第一耐磨套(1)上套设有第一法兰(6),直管(3)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1)之间设有锥形套(4)和锥形外管(5),锥形套(4)入口端的管径与其出口端的管径相等且锥形套(4)入口端的壁厚A1大于其出口端的壁厚A2,直管(3)包括直管外管(31)和直管内管(32),锥形套(4)入口端与第一耐磨套(1)连接,锥形套(4)出口端与直管内管(32)连接,锥形外管(5)与直管外管(31)一体成型,锥形外管(5)贴合套于锥形套(4)上且锥形外管(5)的端部与第一法兰(6)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加强型双层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套(1)和第二耐磨套(2)的轴向长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再兴刘志丰彭柱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砼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