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载装置和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88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装载装置和盘装置,所述盘装载装置具有旋转的驱动辊子(6);和在与该驱动辊子(6)之间夹持光盘(3)的盘导引部(8)。盘导引部(8)具有:与驱动辊子(6)对置配置的按压部(8a、8b、8c、8d);由轴支承部(11a、11b)支撑的摆动轴(8e、8f);以及对盘导引部(8)向驱动辊子(6)侧施力的弹簧(10a、10b)。轴支承部(11a、11b)以盘导引部(8)相对于驱动辊子(6)的旋转轴的倾斜度能够变化的方式支撑摆动轴(8e、8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接装载CD (CompactDisk:压縮盘)和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化视频光盘)等盘介质的吸入(7口y卜OO式的 盘装置及设置在盘装置中的盘装载装置。io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直接(不使用盘托等)收纳和排出盘介质的吸入式的盘 装置。在此种盘装置中,用驱动辊子和盘导引部夹持从插入口插入的盘 介质,并通过驱动辊子的旋转来搬送到预定位置。驱动辊子具有轴向中 心比轴向两端细的形状,用驱动辊子和盘导引部来夹持盘介质的两端缘 15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77198号公报(第3—4页、图6) 但是,在现有的盘装置中,由于盘导引部相对于驱动辊子大致平行 地固定,因此,当在制造阶段产生了盘导引部的变形(扭曲、翘曲等) 的情况下,或者在盘导引部没有被均等地按压在驱动辊子上的情况下, 20驱动辊子和盘导引部所产生的夹持力在盘介质的两端缘不同,其结果为, 存在盘介质被斜着搬送而碰撞到其它构成部件、或者驱动辊子的搬送负 载变大而停止搬送的问题。此外,在盘介质插入到了偏离驱动辊子的中心的位置的情况下,由 于驱动辊子和盘导引部所产生的夹持力在盘介质的两端缘依然不平衡, 25所以存在盘介质被斜着搬送、或者驱动辊子的搬送负载变大而停止搬送 的问题。再有,在作为家庭用DVD播放器的用途中,存在盘表面配置于与地 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情况(所谓的竖放)。在向这样的竖放的盘装置中插入 小直径的盘介质(例如直径为8cm的盘介质)的情况下,容易偏离驱动辊子的中心地插入。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盘装置中,驱动辊子的轴向中 心部的外径比两端的外径要细。因此,在盘介质偏离驱动辊子的中心地 插入的情况下,驱动辊子和盘导引部所产生的夹持力不均等,还存在无 法将盘介质搬送到预定的收纳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能够通过盘导引部 和驱动辊子以均等的力来夹持盘介质的两端缘,能够提高盘介质的搬送 的可靠性。10 本专利技术的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装载装置具有驱动辊子,其通过旋转来搬送盘介质;盘导引部,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子对置 配置的按压部、和摆动轴,该摆动轴用于使所述按压部摆动以使其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接近和离开;摆动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盘导引部的所 述摆动轴;以及施力单元,其以将所述盘导引部的所述按压部按压向所 15述驱动辊子侧的方式对所述盘导引部施力,所述摆动支撑单元以所述盘导引部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的轴向的倾斜度能够变化的方式支撑所述摆动轴。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在制造阶段驱动辊子被倾斜地安装的情况下,和盘 介质被插入到了偏离驱动辊子的中心的位置的情况下,盘导引部的倾斜20度发生变化,以使在盘导引部和驱动辊子之间以均等的力来夹持盘介质的两端缘。其结果为,能够通过盘导引部和驱动辊子以均等的力夹持盘 介质的两端缘,并沿预定的搬送路径正确地搬送盘介质。由此,可防止 盘介质和其它构成部件的碰撞、和伴随驱动辊子的搬送负载的增大所产 生的搬送停止。即,能够获得可靠性高的盘装载装置。2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的盘装置的分解立 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支撑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支撑结 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支撑结 5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摆动轴.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io 图8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的盘装置的基本构成的图。图9是表示没有插入光盘时的盘装载装置的图。图IO是表示插入了大直径的光盘时的盘装载装置的图。图11是表示在驱动辊子倾斜安装的状态下插入了大直径的光盘时的15盘装载装置的图。图12是表示将小直径的光盘插入到偏离了驱动辊子中心的位置时 的盘装载装置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支撑结 构的分解立体图。20 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盘装载装置中的盘导引部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15是将图13所示的盘导引部的摆动轴和孔部放大进行表示的示 意图。标号说明25 1:壳体;la、 2a:插入口; 2:盖架;3:光盘;4:辊子支撑部件;4a、 4b:斜度面;4C、 4d:辊子轴支承部;5:辊子轴;6:驱动辊子;7: 齿轮;8:盘导引部;8a、 8b、 8c、 8d:按压部;8e、 8f:摆动轴;8g、 8h:突起部;8k:回避部;8m:开闭部(shutter); 8n、 8p:槽部;9a、9b:螺钉;10a、 10b:弹簧;lla、 lib:轴支承部;lie:孔部;12:夹持器(Clamper); 13:转盘;14:主轴电动机;15:光头;16:驱动架; 17:光盘(大直径);18:光盘(小直径);19:轴支承部。具体实施方式 5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盘装载装置的盘装置的分解立 体图。盘装置作为例如家庭用DVD播放器使用,对光盘(盘介质)3进 行信号的记录、再现或该两者。如图l所示,将光盘3的旋转轴的方向设为Z方向。沿着该Z方向,10将从光头15 (图8)朝向光盘3的方向设为+Z方向(上方),将其相反 方向设为一Z方向(下方)。此外,将光盘3在盘装置内的收纳和排出方 向设为Y方向。沿着该Y方向,将收纳光盘3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 排出方向设为一Y方向。再有,将在与光盘3的记录面平行的面内与Y 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左右方向)。15 盘装置具有由上表面敞开的箱形状的壳体1和覆盖该壳体1的上表面的盖架2所构成的主体。在该主体(壳体1和盖架2)的前表面,形成 有用于插入光盘3的插入口 la、 2a。插入口 la、 2a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长 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在壳体1的上侧,与光盘3的插入口 la、 2a相邻地固定有辊子支撑20部件4 。该辊子支撑部件4利用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注射模塑成形而成。 在辊子支撑部件4的上表面形成有中央部最低、随着靠近左右两端部而 逐渐增高(即向+Z方向突出)的左右对称的斜度面4a、 4b。由于该斜 度面4a、 4b,即使光盘3与辊子支撑部件4抵接,辊子支撑部件4也是 与光盘3的两端缘抵接,而不会与记录面抵接。25 辊子支撑部件4在X方向(左右)的两侧具有侧壁,在这些侧壁上形成有作为凹部的辊子轴支承部4c、 4d。在该辊子轴支承部4c、 4d上, 通过辊子轴5可旋转地安装有驱动辊子6。此外,驱动辊子6具有这样的 形状在轴向中央部外径最小、随着靠近两端部外径逐渐增大(即具有 左右对称的圆锥状的外周面)。驱动辊子6由合成橡胶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形成,并且构成为与在X方向上延伸的金属制的辊子轴5 —体地旋转。此外,在辊子轴5的一端固定有齿轮7。来自在壳体1内配置的电动机(未图示)的驱动力通过齿轮系(未图示)而传递到齿轮7,从而以X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来旋转驱动驱动辊子6。 5 在驱动辊子6的上侧(+Z)烦l」,盘导引部8可摆动地安装在盖架2上。该盘导引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装载装置具有:    驱动辊子,其通过旋转来搬送盘介质;    盘导引部,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子对置配置的按压部、和摆动轴,该摆动轴用于使所述按压部摆动以使其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接近和离开;    摆动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盘导引部的所述摆动轴;以及    施力单元,其以将所述盘导引部的所述按压部按压向所述驱动辊子侧的方式对所述盘导引部施力,    所述摆动支撑单元以所述盘导引部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的轴向的倾斜度能够变化的方式支撑所述摆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9-8 260377/20051.一种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装载装置具有驱动辊子,其通过旋转来搬送盘介质;盘导引部,其具有与所述驱动辊子对置配置的按压部、和摆动轴,该摆动轴用于使所述按压部摆动以使其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接近和离开;摆动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盘导引部的所述摆动轴;以及施力单元,其以将所述盘导引部的所述按压部按压向所述驱动辊子侧的方式对所述盘导引部施力,所述摆动支撑单元以所述盘导引部相对于所述驱动辊子的轴向的倾斜度能够变化的方式支撑所述摆动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盘导弓i部上彼此同轴地设有一对所述摆动轴, 所述摆动支撑单元具有分别支撑所述一对摆动轴的一对轴支承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辊子与所述盘导引部对置的方向上,所述轴支承部的长度比所述摆动轴的外径要长,所述摆动轴以能够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内侧 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装载装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沢昭浩大伴雅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