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8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筒体由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并排平行卷绕而成,第一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二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一螺旋通道,第二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一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二螺旋通道,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实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的上下密封,在第一螺旋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呈水平状态分布的第一螺旋定距管,在第二螺旋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呈水平状态分布的第二螺旋定距管。本换热器采用螺旋定距管实现相应的螺旋通道定距,使得本换热器加工制造工艺便利;同时,螺旋定距管内可通入气体,从而可适用于液体与气体等流量相差巨大的流体的热交换。巨大的流体的热交换。巨大的流体的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板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道换热器,例如公告号为CN100523701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在普通两通道螺旋板换热器的基础上增加螺旋金属板数量,即由三张及以上同心螺旋形金属板围成的多个相互平行的螺旋通道,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定距柱或定距泡或定距板,以保证螺旋通道的宽度,多股流体在螺旋板的两侧流动,通过螺旋板进行换热。这种螺旋板换热器解决了流道数目问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解决流体密度、流量相差巨大的问题,例如液体同时与液体、气体换热;2、定距结构数量多、焊接复杂、易脱落及变形,且强度小,不适合流体压差大的场合。
[0003]公告号为CN20400725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流道螺旋板换热器。该换热器中设置一条长流道和两条短流道,且长流道长度是另外两条短流道长度之和,适用于大流量比的两种介质,也可用于三种介质换热。此技术只有用于两种介质换热时才能解决大流量比的问题,当采用三种介质换热时,此问题仍无法解决。同时仍采用定距柱定距,为了满足长流道长度是两条短流道长度之和,定距柱数量增加,焊接难度及故障率增加。
[0004]公告号为CN10244509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螺旋波纹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采用波纹状基板代替传统平基板,提高了换热效率且降低成本造价;采用粘结焊或浇筑焊的封条焊接工艺代替传统定距柱。此技术采用封条代替定距柱,无法适用于工作压力(或压差)大、工作温度高的场合,且无法适用于液体同时与液体、气体换热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螺旋定距管代替定距柱或定距泡或定距板,加工制造便利,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换热器刚度和承压能力并降低故障率;螺纹管为空心管,内部可流通介质,实现多介质换热;可根据流通介质特性、负荷量调整螺旋通道间距,从而满足不同流量、不同水质的液体换热;螺旋定距管内流通气体,可适用于液体与气体等流量相差巨大的介质换热。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所述筒体由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并排平行卷绕而成,第一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二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一螺旋通道,第二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一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二螺旋通道,所述上密封板实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上部的密封,所述下密封板实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下部的密封,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一接头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一竖管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二接头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二竖管与外界贯通,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两根呈上下分布的
第一螺旋定距管,每一根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均呈水平状态在第一螺旋通道内呈螺旋状分布,每一根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外端均通过一第三接头与外界相贯通,若干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内端均通过一第三竖管与外界相贯通,在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两根呈上下分布的第二螺旋定距管,每一根所述第二螺旋定距管均呈水平状态在第二螺旋通道内呈螺旋状分布,每一根所述第二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外端均通过一第四接头与外界相贯通,若干所述第二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内端均通过一第四竖管与外界相贯通,第一螺旋定距管的侧壁均与相邻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螺旋定距管的侧壁均与相邻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旋定距管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和第二螺旋定距管均为圆形管,且第二螺旋定距管和第一螺旋定距管的外径差为ΔΦ,5mm≤ΔΦ≤50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螺旋定距管代替现有换热器中的定距柱或定距泡或定距板进行金属板的实现定距连接,不仅使得本换热器加工制造便利,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也利于提高换热器刚度和承压能力及降低故障率;螺纹管为空心管,内内部可流通介质,继而增加了本技术的多介质换热功能;不同螺旋通道内的螺纹管可根据流通介质特性、负荷量进行规格调整,继而使螺旋通道不等间距,从而用于不同流量、不同水质的液体换热;螺旋定距管内流通气体,可适用于液体与气体等流量相差巨大的介质换热。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第一螺旋定距管和第二螺旋定距管在相应的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内的分布俯视图;
[0014]图3为第一螺旋定距管和第二螺旋定距管在相应的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内上下分布局部剖视图;
[0015]图中:1筒体、11第一金属板、12第二金属板、2上密封板、3下密封板、4第一螺旋定距管、41第三接头、42第三竖管、5第二螺旋定距管、51第四接头、52第四竖管、101第一螺旋通道、1011第一接头、1012第一竖管、102第二螺旋通道、1021第二接头、1022第二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上密封板2和下密封板3,所述筒体1由第一金属板11和第二金属板12并排平行卷绕而成,第一金属板11的内侧与第二金属板12的外侧构成一第一螺旋通道101,第二金属板12的内侧与第一金属板11的外侧构成一第二螺旋通道102,所述上密封板2实现第一螺旋通道101和第二螺旋通道102上部的密封,所述下密封板3实现第一螺旋通道101和第二螺旋通道102下部的密封,所述第一螺旋通道101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一接头1011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一螺旋通道101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一竖管1012与外界贯通,即在实际应用中,换热介质可从第一接头1011内进入到第一螺旋通道101内,然后,最终从第一竖管1012内流出;所述第二螺旋通道102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二接头1021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二螺旋通道102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二竖管1022与外界贯通,即在实际应用中,换热介质可从第二接头1021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所述筒体由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并排平行卷绕而成,第一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二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一螺旋通道,第二金属板的内侧与第一金属板的外侧构成一第二螺旋通道,所述上密封板实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上部的密封,所述下密封板实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下部的密封,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一接头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一竖管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外端通过一第二接头与外界贯通,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内端通过一第二竖管与外界贯通,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两根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螺旋定距管,每一根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均呈水平状态在第一螺旋通道内呈螺旋状分布,每一根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外端均通过一第三接头与外界相贯通,若干所述第一螺旋定距管的螺旋内端均通过一第三竖管与外界相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宪辉吴玉麒李彤赵增玉李策朱孔珏王辉李守涛李刚峰
申请(专利权)人:冰轮智慧新能源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