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光盘及可对应多层光盘的光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69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层光盘及可对应该多层光盘的光盘装置。上述目的能够通过使多层光盘的层数具有冗余性来实现。并且,能够通过使光盘装置具有该多层光盘的再现记录模块来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光盘及可对应多层光盘的光盘装置。技术背景作为多层光盘,已知DVD、 Blu-ray、 HD-DVD等。就现行的产品 而言,虽然这些多层光盘是遵照标准规定的2层盘,但例如非专利文 献1那样,在进行对4层、6层光盘的研究。并且,作为本

技术介绍
,例如具有日本特开 2006-244658号公报所述的内容。在本公报中记载有在具有3层以上 记录层的光盘上以稳定的记录品质进行记录。现有技术中,在形成多层光盘时,形成与该光盘的规格层数相同 层数的光盘,在光盘形成后评价各层的品质,在满足规定规格的层数 比该光盘的规格层数少时,不得不废弃该光盘。具有多层构造的光盘通常是交替地一层层地堆叠形成记录层和位 于记录层间的隔板层(7^—廿層)。虽然是将各个记录层、隔板层设 计、形成为具有所期望的特性,但因制造上的误差等,也存在全部的 层不能够都满足遵照标准规定的规格的情况。通常,多在盘形成后测量盘特性,这时,若不是盘形成结束后, 则不能判明该盘整体是否满足目标规格。因此,即便在假如因最初层 形成时的问题、该层不能满足目标规格的情况下,也因不能检测出该 层不合规格,而不得不继续其以后层的形成作业。而且,在全部层的 形成结束之后,测量盘特性,这时才判明存在不合规格的层。这种情 况下,该盘不得不被废弃处理,盘形成后,第二层以后的形成作业为 无用的作业。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1中,对该方面未进行任何考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465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 Optical Data Storage Topical Meeting 2006预稿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层光盘及可对应该多层 光盘的光盘装置。上述目的可通过使多层光盘的层数具有冗余性来实现。并且,也 可通过使光盘装置具有该多层光盘的再现记录模块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层光盘及可对应该多层 光盘的光盘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光盘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的光盘装置的框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光盘的层信息记录区域和可使用层信息的配 置示意图。图4是表示记录层信息的存储方法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盘性能评价区域的配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h光盘2:光拾取器3:前端(front end)电路7:再现系统信号处理电路10:接口电路11:缓冲存储器13:外部装置14:驱动电路15:马达16:微计算机20: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 100:记录层信息记录用存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实施例1)图1是实施例1,是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是关于多个信息 记录层及层信息记录区域的部分的示意图。下面,将该光盘参照遵照的标准,满足标准的记录层称为有效的 记录层。另外,现有技术中,物理上存在的记录层的数量=逻辑的信息 记录层数=遵照标准规定的信息记录层数的关系成立,但在本说明书 中,也包含物理上存在的记录层的数量^逻辑的信息记录层数、遵照 标准规定的记录层数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以形成遵照标准规定的层数为4的光盘的情况为例来说明。这里, 以为了形成具有4层逻辑记录层的光盘、而形成物理上具有5层记录 层的光盘的情况为例。另外,物理的记录层数只要比逻辑的记录层数 多即可,不必是5层,例如是6层以上也无妨。首先,形成具有5层物理记录层的光盘。在该光盘形成时,虽然 使用各种制造工序,但由于多层盘形成工序本身与本实施例无直接关 系,所以省略说明。在形成具有5层记录层的光盘之后,测定各记录层是否满足遵照 标准规定的规定性能。测定结束后,对每层比较各层应满足的标准值 和测定值,比较测定值相对标准值的余裕(7 — -y)的大小。该作 业是为了对每层鉴定质量情况的好坏,从余裕大、质量好的层起依次 进行层的排序。另外,根据其目的,也能够明白,测定、评价各层应满足的性能 的光盘的性能评价区域存在于全部的物理记录层上。并且,性能评价 区域所在的半径方向的位置为光盘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至少一方,期 望为内周侧和外周侧两方。其理由是因为在光盘中特性因半径方向的 位置不同而不同,为了提高各层性能评价的可靠性,期望对内周侧和 外周侧两方进行评价。图5表示上述情况的性能评价区域的配置例。并且,该性能评价区域不必一定设置在光盘装置可读出或写入的 区域,也可以就是光盘装置可读出或写入的区域。例如,在Blu-my盘 标准中,为了将设置成Optimum Power Control (OPC)(最佳功率控制)用的区域的一部分、或设置为Drive Calibration Zone (DCZ)(驱动校 准区域)的区域的一部分挪用于本性能评价,也可按标准进行规定。并且,该性能评价区域中的性能评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例如在l 个或2个以上记录条件下将规定信号记录于该性能评价区域内的规定 区域,接着,在1个或2个以上的规定条件下再现先前记录的信号, 再现时测定抖动、误差率、信号振幅、不均、分辨率等,根据按照规 定方法从这些测定值求出的评价值来进行评价。记录时规定的条件例如是记录功率、记录波形、记录策略(strategy) 等。并且,再现时规定的条件例如是再现功率、高频叠加调制度、伺 服条件等。如上所述,在层的排序结束、5个记录层中5个层全部满足标准时, 将从所述余裕大小顺序的上位起的4个层设定为推荐使用或允许使用 的层(下面称为可使用层)。并且,在5个记录层中4个层满足标准时,将满足该标准的4个 层设定为可使用层。另外,通常按照使得层序号顺序相同的方式使光盘的物理记录层 结构(层配置)和逻辑记录层结构(层配置)对应,但不必限于此。 例如,也可对逻辑记录层的最初序号分配上述余裕最大的物理记录层, 之后对逻辑记录层的下一序号分配余裕第二大的物理记录层,按余裕 从大到小的顺序分配逻辑记录层的层序号。这时,由于按逻辑记录层 的层序号的顺序分配记录余裕大的层序号,所以通常可期待层序号与 记录品质相关联。因此,从必要的记录品质、可靠性等观点出发,还 可期待可分开使用层的效果。接着,将用于识别设定为逻辑信息存储层的物理信息存储层、和 未设定为逻辑信息存储层的物理信息存储层的记录层信息记录在该光 盘的层信息记录区域。另外,该记录层信息只要是表示物理信息记录层和逻辑信息记录 层的对应的对应信息即可。例如,作为该记录信息,①如果从逻辑信息记录层序号建立与其 对应的物理信息记录层的关联,则由于逻辑信息记录层序号无缺号地 连续,所以可使用的记录层数与逻辑信息记录层一致,具有光盘驱动器装置中的处理容易执行的优点。并且,②如果从物理信息记录层序 号建立与其对应的逻辑信息记录层的关联,则具有与光盘的物理层位 置的对应容易取得的优点。并且,③也可是仅设可使用的物理信息记 录层序号为记录层信息,与逻辑信息记录层的对应,按逻辑信息记录 层序号的顺序与可使用的物理信息记录层序号相关联。并且,④也可 仅设不可使用的物理信息记录层序号为记录层信息,与逻辑信息记录 层的对应,按逻辑信息记录层的序号的顺序,与根据物理信息记录层 数和不可使用的物理信息记录层序号所求出的、可使用的物理信息记 录层序号相关联。并且,若因某种原因未正常地读出该记录层信息,则光盘装置有 可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具有比遵照标准规定的信息记录层数还多的信息记录层,    所述光盘能够在遵照标准规定的信息记录层数中记录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2-22 2007-041671;JP 2008-1-22 2008-0110601、一种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具有比遵照标准规定的信息记录层数还多的信息记录层,所述光盘能够在遵照标准规定的信息记录层数中记录信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哪一层能够使用,哪一层不能够使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存在判断哪一层能够使用、哪一层不能够使用的区域, 在将信号记录在所述区域后,根据再现该信号的结果,判断各层能否使用,记录有所述判断结果。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记录有所述光盘具有的物理的信息记录层、与遵照标准规定的信 息记录层的对应关系。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记录在将该盘装填于装置时距光束射入面最近的信 息记录层中。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记录在将该盘装填于装置时距光束射入面最远的信 息记录层中。7、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秋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