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68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与待检产品配套使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控制机构以及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充排气机构、氦检机构和钳封机构,且各检测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将产品从外部密封或打开,所述产品内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内腔。所述充排气机构包括主管路、抽真空管路、氮清洗管路和保护气体管路。所述氦检机构用于检测产品内腔是否有泄漏。所述钳封机构用于将产品内腔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把充排气和泄露检测功能集成到一台设备中,并自动实现充排气、产品内腔密封和泄露检测过程,实现全过程监测,降低了投资、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原理为通过线圈通电(或断电)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断开),来进行高电压的导通(或断开)。接触器内部密封一定压力的保护气体,可有效保证接触器的可靠性。现有对接触器内腔密封保护气体并检查内腔的密封性,一般使用两台设备分开执行,即先在一台设备上对产品进行充排气和钳封,然后在另外一台设备上进行泄露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设备占地面积大,且需要两台设备(充排气设备和泄露检测设备),测试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2)产品密封后,把多个产品同时放在真空腔内进行氦检,若出现检测出泄露,无法区分是哪个产品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与待检产品配套使用,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控制机构以及设在机架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充排气机构、氦检机构和钳封机构,且各检测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
[0005]所述机架中部横向设置隔板将机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密封机构设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密封罩和产品定位部,所述驱动气缸设在所述机架上,其与所述密封罩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密封罩上下移动,所述产品定位部固定在所述隔板上,且处于密封罩下方;所述充排气机构设在所述机架的下部,其包括主管路、与主管路相通的带有调节阀的抽真空管路、与主管路相通的带有氮气阀的氮清洗管路和与主管路相通的带有保护气阀的保护气体管路,所述主管路与产品内腔连通。
[0006]所述氦检机构设在所述机架的上部,其包括与主管路连通的氦检仪和带有氦气阀的氦气管路,所述氦气管路经与设置在密封罩上的氦气进口连接后与密封罩相通连接。
[0007]所述钳封机构包括液压驱动机构和液压钳封组件,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液压钳封组件对产品进行内腔密封,所述液压钳封组件设在所述隔板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中还包括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设在所述产品定位部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抽真空管路包括预抽管路和粗抽管路,所述预抽管路和粗抽管路上分别设有预抽阀和粗抽阀。
[0010]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的数目为2

10。
[0011]优选的,所述设备底部设有若干滚轮,便于设备整体移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密封机构、充排气机构、氦检机构、钳封机构和控制机构,把充排气和泄露检测功能集成到一台设备中,并自动实现充排气,产品内腔密封和泄露检测过程,并通过控制机构自动记录生产过程的数据,实现全过程监测,快速排出不良品,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设有一套检测机构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设有一套以上检测机构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9]图中:1机架;2隔板;3密封机构;31驱动气缸;32立板;33密封罩;34产品定位部;4充排气机构;41保护气体管路;411保护器阀;412保护器瓶,42氮清洗管路;421氮气阀;422氮气瓶;43预抽管路;431预抽阀;432预抽泵;44粗抽管路;441粗抽阀;442粗抽泵;45主管路;46真空管路;5氦检机构;51氦气管路;511氦气阀;512氦气瓶;52氦检仪;521测试阀;522核检管路;6钳封机构;61液压钳封组件;62液压驱动机构;621液压阀;7扫码机构;8滚轮;9显示屏;10产品;11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实施例1
[0022]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与待检产品10配套使用,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控制机构以及设在机架1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3、充排气机构4、氦检机构5和钳封机构6,且各检测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连接操作屏9。所述检测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套或以上,本实施例中设有1套。
[0023]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机架1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密封机构3设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驱动气缸31、密封罩33和产品定位部34。所述产品定位部34固定在所述隔板2上,所述密封罩33对应设在所述产品定位部34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31设在所述机架1上,具体可在隔板2上设置若干立板32,所述驱动气缸31固定在所述立板上,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密封罩33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密封罩33上下移动将产品10从外部密封或打开,所述产品10内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内腔。
[0024]所述充排气机构4设在所述机架1的下部,其包括主管路45、抽真空管路、氮清洗管路42和保护气体管路41,所述主管路45与产品10内腔连通,所述抽真空管路用于对产品10内腔进行抽真空,其与所述主管路45连通,且所述抽真空管路上设有调节阀。具体的,所述抽真空管路包括预抽管路43和粗抽管路44,所述预抽管路43和粗抽管路44上分别设有预抽
阀431和粗抽阀441。所述氮清洗管路42与所述主管路45连通,且所述氮清洗管路42上设有氮气阀421,所述保护气体管路41用于对产品10内腔充入保护气体,其与所述主管路45连通,且所述保护气体管路41上设有保护气阀411。
[0025]所述氦检机构5设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其包括氦检仪52和氦气管路51,所述密封罩33上设有氦气进口,所述氦气管路51与氦气进口连接,所述氦气管路上设有氦气阀511,所述氦检仪52与所述主管路45连通,其用于检测产品10内腔除待封口处是否有泄漏。
[0026]氮清洗管路42、保护气体管路41和氦气管路51分别与氮气瓶422、保护气瓶412和氦气瓶512连接;预抽管路43和粗抽管路44分别与预抽泵432和粗抽泵442连接。
[0027]所述钳封机构6用于将产品内腔进行密封,所述钳封机构6包括液压驱动机构62和液压钳封组件61,所述液压驱动机构62驱动液压钳封组件61对产品的内腔进行密封,所述液压钳封组件61设在所述隔板2的底部。
[0028]所述控制机构与上述各机构连接,并控制各机构正常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充排气及泄露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与待检产品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控制机构以及设在机架(1)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3)、充排气机构(4)、氦检机构(5)和钳封机构(6),且各检测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机架(1)中部横向设置隔板(2)将机架(1)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密封机构(3)设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驱动气缸(31)、密封罩(33)和产品定位部(34),所述驱动气缸(31)设在所述机架(1)上,其与所述密封罩(33)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密封罩(33)上下移动,所述产品定位部(34)固定在所述隔板(2)上,且处于所述密封罩(33)的下方;所述充排气机构(4)设在所述机架(1)的下部,其包括主管路(45)、与主管路(45)相通的带有调节阀的抽真空管路、与主管路(45)相通的带有氮气阀(421)的氮清洗管路(42)和与主管路(45)相通的带有保护气阀(411)的保护气体管路(41),所述主管路(45)与产品(10)内腔连通;所述氦检机构(5)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奋尤海飞徐益飞刘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维发电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